蒋昭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德育工作的地位日益凸显。初中是塑造良好品行的关键阶段,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理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从结果上来看,德育效果并不理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德育工作的价值,继而采取错误方法。为此,本文结合自身学习及经验,谈谈如何进一步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新生代的初中生,个性较为鲜明,叛逆情绪也重,这无疑增加了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学生做出不良行为后,班主任大多晓之以理。面对这些大道理,学生往往是左耳进右耳出。此时,班主任的选择不一。部分班主任会对其放任自流,以至于学生越陷越深,部分班主任言辞犀利,希望将学生唤醒,非但没有取得效果,还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要想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创新德育工作。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意义
(一)促进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中反复强调一件事,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文件精神已下达,但并未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有所体现。知其然还不够,还要知其所以然。导致素质教育不给力的原因是,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班主任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太重视学生的品德培养。倘若不及时做出应对,学生空有一身的知识,却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德育工作,助学生补齐素质短板,更好更快地成长。
(二)满足时代需要
二十一世纪最稀缺的是什么?答案呼之欲出,是人才。人才的判定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知识储备量,另一个是道德品质[1]。目前,班主任主抓知识教育,忽视对学生品行的塑造。不管如何努力,学生始终无法成为人才。当然,并非有所人都这样,有些班主任会对学生的不当言行进行纠正,但效果并不显著。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教育方法选取错误。如果班主任继续讲道理,学生在错误道路上会越走越远。真做了违法亂纪的事,后悔都来不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需要班主任积极创新德育工作。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爱心感化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理解班主任,并给予最大支持。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举措
(一)树立全新的德育理念
理念决定行动,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因此,班主任应摒弃传统思想,建立全新的德育观。科学认知形成后,行动更加有效,德育效果自然而然有保证。
首先,看清教育内涵。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是服务,而服务质量是好还是坏,取决于班主任是否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2]。当学生触犯校规班规后,班主任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是指责批评。但是,在不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必然招致失败。班主任不妨换个思路,实施针对性教育。举例来说,学生私带手机入校,被班主任发现,随即扣留了手机,并让学生下课到办公室一趟。学生怀着忐忑的心理来到班主任面前,本想着要面对劈头盖脸的批评。但事实并非如此,班主任用温柔的口吻说道,办公室里没有其他人,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带手机。听完学生的陈述,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即父母常年不在家,带手机是为了取得联系。这个解释说得过去,班主任先将手机归还,再对学生说,如果要联系父母,可以用老师的手机,但不能再带手机进校。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用心,自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其次,懂得换位思考。站的角度不同,看待事情也有所不同。班主任要懂得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并把这一思想传递给学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举例来说,两位同学发生冲突,被叫到办公室。班主任先不谈这件事,而是做一个实验。让两位学生分别站在桌子的两侧,从桌下拿出一个照着布的物体。揭开布后,分别让学生描述一下皮球的颜色。一侧学生认为是白色,另一侧学生认为是黑色。两位学生都坚持自己的看法,班主任对此不做评判,而是让双方互换位置,看到皮球的另一面,此时学生才知晓答案。皮球本来就有两个颜色,所以两位学生都没有说错,但为何无法劝说对方,是因为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有了这个认识后,两位学生都会主动承认错误。
(二)创新德育内容及方法
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口号,而要切实落在实处。德育效果是否显著,关键要看内容是否丰富、方法是否得当。因此,班主任要竭尽所能创新德育内容及方法。
首先,融入全面教育。何为全面教育?其是指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在推进德育工作时,班主任要逐一进行培养。譬如,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纠正学生错误看法的同时促进其智力发育[3]。利用早晚自习的时间,带领学生锻炼体魄。在此期间,部分学生会生出放弃的念头,班主任要其他同学,为其打气。长此以往,不仅身体素质提升,吃苦耐劳的品质还会养成。借助班会契机,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剖析,一来让学生认清真善美,二来让学生揭露假丑恶。在重大节日前夕,师生走进社区和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房间。
其次,引入理想信念。理念就像灯塔,为学生这艘船指明前进的方向。在航行过程中,会遇到大风大浪,这时就需要学生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念。在班会上,班主任赋予学生发言的机会,大胆说出自己的理想。有的学生想成为白衣天使,有的学生想成为飞行员,还有的学生想成为一名园丁。不同的职业,要求各不相同。班主任在黑板上一一列出,让学生清楚今后的努力方向。部分学生面露难色,究其原因,离目标相距甚远,这时班主任要宽慰他们,并利用真实案例传递一个观念,即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成功。
三、总结
老言古语说的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这件事上,班主任要按部就班的推进。首要任务就是,对德育工作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掌握内涵及意义。科学认知形成后,就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并不断丰富内容、创新方法。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一定能被培养成德才兼备之人。
参考文献
[1]梁康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3):145-146.
[2]田湘丽.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20):87-88.
[3]王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文学教育(下),2020(08):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