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 蓝莹
摘 要:《金融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培养我国金融类人才的主要课程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意义重大。笔者基于多年的教學经验在本文中探讨了如何在金融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并给出了典型的教学设计案例,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意义。
关键词:金融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了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2017年到2020年,教育部先后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教师将“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将“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金融学是研究经济细分领域里关于信用、货币、银行、投融资市场的一门学科,它起源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在高等本科人才培养体系里《金融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培养我国培养金融类人才的主要课程载体。如何在《金融学》的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是一个值得研究与实践的命题。
2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
2.1 传统金融学教学目标
传统课程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了解货币、信用和利息、银行及其它金融市场、金融与经济发展等金融领域的最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通过研究货币及资金的流动及其运动规律,系统地了解整个经济体的运行。通过对经济运营规律的研究,帮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为其今后的学习及职业发展垫定扎实的基础。总之,传统的金融学教学目标重视金融知识“术”的传授,重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引入课程思政后的教学目标
在保留传统金融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入课程思政后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专业课知识与政教内容的相关性为契合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为着力点的双维度教育。具体而言,金融行业服务于实体企业,只有培育出具有良好品质的、专业素养过硬的毕业生,才能使整个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守信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使命。
2.3 金融学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意义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以往思政课程不再局限于某个限制范围内,而是逐渐向课程思政转变,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思政知识,为更多的学员建立完整的思政意识和体系。在课程思政的不断渗透下,让学生在金融课程中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分析金融问题、辨别金融案例中的黑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金融观。思政课程的改革之下,可以整合、优化教育教学资源,还能促进课程评价机制的完善。在以学生成长为基础的条件下,合理控制思政路径,建立社会金融实践的科学意识和体系。
金融学课程下的思政课改革,还应该不断完善、加强学省的责任心和道德价值观念,让学生在金融行业知识的学习下,了解当下社会、国家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现状。通过金融课程的改革,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构建可持续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思政课程的信心,在育人的方法和路径上逐渐向新台阶上升。科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文化让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受到了冲撞,只有把思政和金融的内涵融会贯通,落实到时间中,并且理性看待金融背后的本质,才能塑造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金融才干。
当代社会文明不仅考思想、文化的丰富,也需要靠更多实践加以落实。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把握思政课程的内涵和精神,才能将其渗透到金融课程的教学中。一方面,不仅能加强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推动教学的改革步伐;另一方面,在两者的有机结合下,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会更加完善,为国家和社会发挥出更多优势作用。
3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挑战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里指出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一纲领性文件给高校里人事课程思政教学教师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3.1 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有待提高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教师既是金融专业课领域里的专家,也需要教师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内容。首先,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本人需要有坚定的国家信仰、政治信仰、文化信仰。相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产主义。其次,课程思政要求教师本人要“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有良好的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有教师自己的内心干净正值,积极乐观,才能培养出能力出众、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后,教师需要快速转变观念,改变是专业课不涉及政治的专业教育的错误观念,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都是很好的思政学习材料。
3.2 金融学教材与思政元素关联程度不高
金融行业一个最典型特征就是投融资受政策影响大,科技更新速度快,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不断博弈。而作为传统授课用的教材往往缺少更新,观点也相对陈旧。并且,目前绝大部分的专业课教材中都缺少相应的思政教育内容,例如有关国家最新的一些金融会议精神、货币政策、住房信贷政策等,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可以作为有时效性的思政教育载体的素材。因此,教材改革应该成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步,而教材改革里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材之中。例如,经济学界杰出教育家高鸿业在其编著的教材《西方经济学》里明确提出“我认为对西方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应持有的态度是:在整个理论体系上,对它加以否定;在个别概念、论点和方法上,要看到它的可资借鉴之处[2]”这种批判性的学习方法,正是一种学术自信的表现,也增强了我国在学术体系的话语权。
3.3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足
专业课知识的传授是一种显性知识的讲述,而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则适宜于以隐性方式渗入专业学习中,因此,专业课程中如何体现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又不显露出其灌输和教化意图,是对教师教学艺术和能力的考验。这就好比银行信贷经理对企业做投资调查,一方面他的目的是调查这家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值得投资,一方面又需要照顾企业家的情绪体验,聊天的问题又不能过于敏感,理想的结果是双方在愉快的交流气氛里银行客户经理既了解了核心问题,又没有让企业家产生抵触心理。同样地,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找准合适的切入点,以自然而然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而不至于让学生产生排斥的心理是非常需要技巧的。此外,如何把握思政教育在课程中的比重,过多比重的思政教育可能占用太多课程时间,挤压专业知识的授课时间,过少比重往往又不能达到教师设计的育人目的,这些都对教师教学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3]。
3.4 实践体验稀缺,学生参与度低
金融课程在其复杂的内涵下会出现很多实践执行力度的缺失,学生在分析、研究应用的能力上受到限制。金融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大都以教学规则为承载基础,教学概念是主要的深化内容,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成果会让大部分学生在认识到“观模”之后丧失“建模”能力。很多学生学校很少有接触到证券、银行等金融机构、单位的 实践操作业务,在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对课程的安排也多多流于表面,学生会因为书面化的枯燥乏味和单一性丧失参与度。这样的教学情境显然和当下社会的发展相悖,不仅消耗了学生们内在能源,还对教学目标点完成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不断滋生繁衍又开始新一轮的课程。
3.5 评价方式单一,成果展现不全面
学习的最终评价是对学生金融课程质量检验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以教学为主,还应该加强对教学实践理论的结合。但是,在这种导向现象下,让实践检验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实践能力几乎成为金融人员能力考察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妄想”。在一些挑战比赛、GMC大赛等竞赛中,很多学生也因为后期的帮扶和资源不到位,导致最后不能继续深造发展、落实扎根,也没有机会和更多有经验、有水平的长者交流学习。在长期的资源流失下,让很多“参赛”成为了“加分”的代名词。
4 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路径
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金融学课程应当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进行全面的变革,从而适应高校课程思政时代的发展,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4.1 教学设计中明确思政要素切入点
从大的方向来讲,凡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都是课程思政的内涵,也是人才培养的德育内容。从小的方面来讲,思政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宪法法治教育、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确定了思政元素,如何把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合进专业知识的讲授当中去,需要老师的精准把握与精准设计,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不牵强附会,也不矫揉造作。例如教师在讲授金融学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这一知识点时,要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专业和行业领域的最新国家战略,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4.2 打造金融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库
俗语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厨师再好,如果没有做饭的米,也很难煮出可口的饭菜。同样地道理,金融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库就是教师教学的“米”。如何打造金融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库,笔者认为可以把握几个原则:(1)案例选择的时效性原则,指的是尽可能选择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作为案例,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刚刚召开的2020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关于国家宏观基本面的定调,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表述,就具备了案例选择的时效性特征。(2)案例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是指案例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案例,也可以是视频案例,也可以是课堂学生讨论的会议录音等。(3)案例的思政元素承载性,是指案例里既承载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承载了各种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例如,以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为例,结合金融监管机构的专业知识,学生分组展开分析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反馈,对学生开展法治教育、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教育[4]。
4.3 注意与职业操守相结合
课程思政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德育内容,更应该与学生的今后的职业发展及行业特点相结合,赋予其更多实际内容。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发展息息相关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职业教育之所以被部分教师忽视了,原因是部分教师也是从学校毕业,然后又回到学校教书,自身缺少职业及行业的经验,无法与学生作过多分享。所以课程思政学习中应鼓励结合专业就业、职业与行业以及本土化公司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职业品格。例如在金融监管机构这一节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登陸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网,收集当地金融机构的行政处罚信息,通过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实际案例告诉学生什么是金融行业的诚实守信、公道办事以及法治原则。
4.4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校企和高校要加深、拓展配合范围和程度,不断开发教学案例,把校外实习资源、设备、基地等都科学完善、进一步扩大,建立和合适单位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投入更丰富的教学实践资源,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力度。并且,在不断扩大的校内实验中,也要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建立拓展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实践教学,对当下新型模式中,互联网金融、各类金融业务等专业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为金融行业不断培养更多人才。实现从课堂到实践、从课堂到育人的意识眼神。
4.5 改变评价方式,强化学生自主
教育是创新的首要阵地、金融是创新的重要组成。在当下新型课程和人才并举的时代,金融课程学习的评价方式也需要与时俱进。考试是最为基础的评价方式,是对学习成果总结性、客观性等体现,但是也要与评价意见和他人评价来多方面完成考察,作出鼓励性、全面性的评价模式。在“产学研”的三元理念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让本科生结合指导老师的建议,选取优秀学生直接与科研项目对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其从事的工作内容,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出资金上的扶持和投入,形成在竞争中学、在竞争中帮助的良好金融学习氛围。学生应该踊跃向前走,通过从预习到反馈的体系展示自身学习的成果,变被动为主动,从做中学。
5 一个可供参考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课程名称:金融学(备注:选用的教材为参考文献[5])
主讲教师:張林
5.1 本堂课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货币政策;理解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确定[5]。
5.2 思政育人目标
(1)培育学生经世济民的职业素养以及家国情怀;(2)培育和建立学生的专业自信,以及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全局观和整体观;(3)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与科学观;(4)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从一切实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实践观。
5.3 思政育人方案设计,见表1
5.4 实施过程
(1)案例导入:结合时事热点例如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根据以上时事内容导出货币政策在我国的经济战略上的重要性,要帮助学生了解金融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培育和建立学生的学科及专业自信。(2)理论讲授。讲授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了解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践与摸索。教学内容讲授过程中,按照设计好的思政要素的切入点,一条一条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与启发。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3)课程总结:课堂小结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总结和内容升华,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例如要求学生登陆中国人民银行网,了解我国货币政策是如何实施的,为下一章货币政策工具作铺垫,同时提高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在心理层面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6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新时代经济类人才培养的重要战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金融学课堂引入课程思政的教学需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不高,金融学教材的思政元素缺少,教师的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足。为此,笔者给出的建议是找准教学设计中思政要素的切入点,完善金融学课程思政经典案例库以及专业教育与职业操守相结合。文末,笔者给出了一个可供参考的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2020-5-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八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17-22.
[3] 朱忠智,陈修文.《化工原理实验》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21,(08):139-140.
[4] 杨萍.《初级财务会计》思政教学设计[Z]. 广州华商学院教学简报,2021,(11):5-7.
[5] 黄正新.金融不(第三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229-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