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研究

2021-12-19 11:46王锦张淑琴
商讯·公司金融 2021年2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

王锦 张淑琴

作者简介:王锦(1979-),女,汉族,陕西蓝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商务、高校教育。

基金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XGH17223).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外适教育质量观强调企业参与教育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基于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具有独立性、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第三方评价层面、过程、途径、内容、环节和属性,并提出政府层面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企业参与评价的责权利、高校邀请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共建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来保障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实施。

关键词:企业主导;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

2019年初教育部发布的《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有关工作情况介绍》中提出将进一步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过于统一化、“标准”化,不能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与行业企业、用人单位需要的适应性,限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应引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共同设计合理科学可行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才能促使应用型本科院校朝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优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必须把企业等用人单位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主要因为:第一,企业作为评价主体具有独立性。企业作为第三方,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高校无隶属关系,无利益关系,可以确保评价公平、客观和公正。第二,企业作为评价主体具有权威性。企业最清楚岗位人才需求的类型和层次,也明确岗位人才的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因此,企业是检验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主裁判员。第三,企业作为评价主体具有专业性。行业企业聚集各层各类专家,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因而能够准确地识别出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

二、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体系构建

1.评价层面

鉴于企业第三方评价组织力量相对薄弱,缺乏系统的高等教育理论和专业的教育评价资质,难以从宏观上对地区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整体状况进行评估,而中观层面企业比较熟悉职业岗位,因此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评价应从中观和微观层面入手,对人才培养质量、专业建设、教学过程管理、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职业能力等方面展开评价。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参与和评价,人才培养方案中是否融入企业标准,课程体系是否与职业能力匹配。

2.评价过程

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比较了解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企业把行业标准与规范、职业岗位标准引进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来,逐步建立以对接职业岗位标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贡献力。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评价过程如图1所示。

3.评价途径

企业作为教育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评价的途径是直接参与学校组建的各种理事会、委员会等非行政機构,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标准修订、专业设置和建设等具体教育活动。

4.评价内容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企业可以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立、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教师授课过程、专业的设置、教师队伍的构建等进行质量评价,也可对教学管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进行质量评价,还可以评价毕业生或实习生的就业或实习情况。

5.评价环节

按照人才培养的过程,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评价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人才培养设计评价,即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在这个环节企业参与的人员主要是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具有行业发展的战略目光,甚至企业人才需求的类型;第二个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实施评价,针对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师编配的方面问题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估诊断。第三个环节是人才培养结果评价,由企业一线工作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对毕业生进行评价。由于参评人员对所评内容熟悉,提高了评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6.评价属性

企业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第三方评价的动机是满足企业用人需要,评价标准是行业企业单位岗位用人标准,评价的内容又是企业比较易于参与的,评价的方法通过岗位观察、技术考核、工作交流等对评价对象进行书面、口头评价,因此针对性强,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开展评价,可以诊断出教育质量在哪个环节出现问题,从而促进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和完善。

三、企业主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保障机制

1.国家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明确企业参与评价的责权利

当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中企业参与并不积极深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企业未来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主要来源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应提高企业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使其具有主导意识。这就需要国家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明确行业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责权利。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的手段来激励、约束和引导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及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

2.高校邀请行业企业广泛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要行业企业的广泛、主动的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邀请行业企业高层管理者、技术人员参与评价体系设计,促使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与行业技术人才质量标准指标有机结合,在人才培养要求中体现岗位目标、岗位职责、岗位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并体现行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和新方法,对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职能道德培养等方面提出要求,确保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需要。

3.校企共建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与企业深化合作,开展定向培养、订单培养。校企共建人才培养委员会,成立行业企业专家、高校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才培养评价工作小组,确定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制定评价工作流程、评价标准、评价指标、评价形式、评价办法,完善评价制度保障,建立灵活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反馈机制,形成科学合理可行的评价体系,提高评价效果的适用性。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必须把企业等用人单位作为重要的评价主体,构建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才能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更加客观、有效,人才培养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川,胡晓清.应用型本科课程质量评估的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04):22-23.

[2]胡涛,周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3):9-10.

[3]张蕴.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及价值取向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0(06):68-71+124.

[4]洪家芬,董雨.引入行业企业参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8,5(37):67-69

[5]易烨,岑华锋.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控:定位与模式[J].职教通讯,2016(16):7-11

其他作者简介:张淑琴(1964-),女,汉族,陕西合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商务、网络经济。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本科
提升航空装备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浅析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岗位、证书、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改革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职业技术院校教学改革创新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