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2021-12-19 21:08翁群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30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翁群英

摘  要:小学数学是建立学生逻辑思维和几个图形认知能力的基础阶段,这关系到学生后来对于各个学科的科学性认知水平。本文就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以期对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30-0147-02

【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to establish th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nd several graph cognitive ability of the basic stage,which relates to the students later for each subject of scientific cognitive level.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ubsequent researchers.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Autonomous learning;Ability training,

1. 小學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意义

小学作为学生开始学习知识的入门阶段,直接决定了思维逻辑是否能很好地适应之后的课堂学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除了由教师传授之外,还需要自己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自己的一条学习路径,从被带着走向自己走的学习方式转变,逐渐建立起自身的学习自信,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以及在自主学习道路上不断提升的快乐,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小学自主学习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与辨识能力,尤其是小学数学,其蕴含的思维基础和图形认知基础关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如若一开始就没有找到好的方法或者无法进行好的引导,在后续的学习道路上将会十分吃力。当学生步入校园,其本身的教育和教学就转化成了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三者联合问题。学校、教师和家长对于学生而言,只是一个助力器,起到辅导学生往前走的作用。但是作为理科重点,数学一直以来蕴含着巨大能量,其自身所带有的丰富思维形式以及灵活变化的特性,即便是教师耐心引导教学,学生也无法从根本上掌握其精髓,这时候就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起到领导作用,将学习的模式由填鸭式强硬灌输慢慢地向自我学习能力建立,自身懂得钻进去再走出来的学习方法中去。

2.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传授教育知识只能让学生知其意,却不能让学生明其根。因此,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自己捕获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身能力的优质学习路径。总的来说,针对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作为学生开创自身学习模式,发现自身学习特征的主要引领者,不能还是停留在老旧的教材讲解层面,而是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充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一名教师若是只能做到对教材很好地讲解,这只能证明教师的讲述能力不错,但是却无法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综合水平,无法帮助学生开拓对于数学学习的思维和视野。针对小学数学而言,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更多地从生活中出发,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思其所思,明其所想,并结合自身丰厚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当下学习数学的心理状态,及时地对自身的课程进行调整、修订,从而使得自身的教学方法更具备引导性和开拓性,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地求知、消化,并且反复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搭建学生的数学逻辑框架,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灵活地变通。

教师重视教学引导方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通过不断地学习、阅读、练习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拔高自身的教育层次,才能在课堂上谈及某些知识点的时候有话可说,有案例课件,从而具备举一反三,提升课堂广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得到思维训练以及提升思考能力。以数学为基础,为各科的学习方法提供基础参考,开拓学生对于各个学科的学习方法掌握,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打破知识的桎梏,不断地挑战自己,突破自己。

(2)锤炼自身教学技巧

教师的优秀与否不仅仅取决于自身能否娴熟地对课堂进行把控,更是取决于自身能否运用合适的教学技巧将知识点讲活讲透,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明白自身学习的目标与意义,从而引导其自身慢慢地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教学技巧说起来空洞难懂,但是在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与每一堂数学课程教育息息相关。教学技巧不是为了应付领导而展现出来的戏剧式表演,而是要落到实处,真正从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境出发,切入到学生的学习思维中去,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意识形态向未知的知识开拓,利用原有的知识基础加以案例联合,最后抛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此往复,让课程不再是一潭死水的平稳,而是存在不同的节奏,让学生时刻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精神,慢慢地从司空见惯的、一层不变的细节中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知识财富,让自身充满获得学识的满足感与自豪感,进而搭建起自身的学习模型和知识框架,方便后续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自身的姿态、语速、板书等细节问题,这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都将成为学生观摩学习的教材。教师的板书、语评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展开相应的自学活动,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速度和书写清晰度更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提升素养,锤炼教学技巧的同时,还需要时刻注意学生和自己的状态,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技巧,为高质量教育服务,将学生引导到自主学习的层级上去。

(3)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一些数理知识的基础,它所带来的的不仅仅是公式、数字以及相应的计算方式技巧,其更大的作用是为学生搭建一个思维的桥梁,让学生在思维训练中一步步走向知识的殿堂。小学数学的教学案例当中,数学教师常常采用推导、套用公式、演算的思路进行授课教学,这会让数学本身失去了价值和趣味。数学作为思维碰撞最显著的科目,其真正的魅力来自于自身的逻辑严谨性以及自我突破之后获得的欢喜与释然。也正是这种情感,能让学生激发自身学习的热情,被动变为主动地投身到数学的学习中去,而不再是一味的死记公式,解决单一问题,浮于学习的表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时刻关心学生的思维导向,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以及训练,在交流中找到关键点、突破点,才能够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将学生对于数学的整体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并且灵活地运用到自己身边的事情中去。比如三角形的稳定性,这只是一个枯燥的说法,但是应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就能发现大部分的支架、吊桥、撑杆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结构来保障建筑的稳定性,知其理,用其法,这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目标。课堂的好坏以及教师的优劣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程度息息相关,教师要培养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针对同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迸发无穷尽的解决方法,使其条条大路通罗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有2种糖果,A类糖果0.6千克售价36元,B类糖果0.3千克售价15元,问哪种糖果的单价便宜?这类问题类似超市购物,一般人的定式思维以为大包就是便宜,但实际算下来A类糖果均价60元/千克,而B类糖果均价50元/千克,结果小包裝的糖果反而更加便宜。通过这种简单的问题,学生能够明白不能简单的思维定式,并且能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平时的超市购物中,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学以致用,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标。

(4)全面开花,注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多样化

教学的过程需要让学生学会摆脱简单题目的舒适感,不能让其沉溺在轻松简单问题的情境中,这样就会出现温水煮青蛙的效应,从而让学生慢慢地失去了自我思考,逻辑锻炼的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在学习难题的情境之下,自身思维探索,多次碰壁找到答案的能力。这样的自主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作业,还能增强学生在逆境中的自我调节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抗压能力。在现实教学中,独立思考体现在学生的课前准备和预习阶段,课前阶段是需要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先进行初步的了解,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己能够理解哪些,一知半解有哪些,彻底不懂的有哪些,这样带着问题听课就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当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慢慢将自己的知识谜团解开的时候,学生能够收获到思考的快乐以及逻辑思索的畅快,这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独立作业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关键手段。只有学生真的沉入到问题中去,尽可能地发散自己的思维,才能建立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从而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如果学生连作业都无法独立完成,则后续遇到其他的问题时,第一时间就会想要逃避或者抄答案等方式来敷衍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变得不爱思考,在学习上避重就轻,在生活中也无法主动地面对困难,自主学习的能力更是无从谈起。

学生自身努力的同时,作为教师也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地让作业的层次性凸显出来,通过丰富的、多元化的作业来刺激学生对于学习的追求认知。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作业质与量的权衡,不能随手就是一大堆作业,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对学生的兴趣造成严重打压,就很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品质、高质量、高水平、高引导的四高型作业才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规则,通过特别设计的个性化作业,让学生锻炼思维敏捷性、问题的洞察性、表达的准确性以及书写的准确性能力,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训练之下,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掌握了诸多学习的技巧以及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本领,等待羽翼丰满,学生就会发现自身已经具备了高效、有力的学习能力,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已经能通过自身的经验总结和学识内容将其解决,大大提升了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3. 总结

小学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学科内部所蕴含的逻辑思维和探索能力是无法利用简单的知识灌输来获取的。要解决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养分,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一个个知识点拓展开,讲清讲透。并且教师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完善,为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的学习方式。最后教师还得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角色转换,从根本上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本身也要重视自身发展,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选择退缩,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地学习自己去解决问题,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型,形成一套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李秀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13).

[2]徐向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21(19).

[3]杨玉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21(09).

[4]官世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J].名师在线,2021(04).

[5]戴莹.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分析[J].求知导刊,2021(05).

[6]何佩.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第二课堂(D),2021(01).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小学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