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岭底的性格

2021-12-18 11:22段新民
山西文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高君宇

族兄丛槐是个文化人,做过教师,当过校长,也有过书记、局长一类的官衔,算得上是我们村比较大的一个干部。退休后修志编谱,为宣传故乡多方奔走。有一天他来单位找我,让我以“火”为题写写故乡,他认为故乡峰岭底村是一个有“火”特点的地方。其缘由有四:有火的燃料煤炭,在火红窑炉煅烧的陶瓷,村南山上历史遗留的烽火台,以及二十世纪早期马克思主义播火者高君宇。据此提纲,我思考良久,便记下了下面一些文字来。

煤炭产自村东的陶洼沟和村南的前村。从哪年开始开采,我不得而知。只记得小时候,村中马路上买煤的人熙熙攘攘,拉煤的车辆成群结队。有毛驴驮箩筐,有骡马拉平车,也有人工担挑。牲口脖颈上戴着的铜铃声清脆悦耳,赶牲灵的人边走边唱调子高亢悠长。煤场堆着乌黑发亮的煤堆,像一座座小山包。我小时候常跟随父亲去煤矿买煤。父亲拉着平车,我坐在车厢里,一路唱着山歌,便来到煤矿上。装满煤后,父亲手握辕杆,肩膀上绑着一条皮带,弯腰倾身向前拉着。我没有力气,只能小跑着跟在平车后面。到我家大门口时,两人早已大汗淋漓,手上、脸上全是黑,像极了戏台上的包公。

我家住着砖木结构的平房。冬天时室内温度很低,要生两个火口才能取暖。一个火口盘在炕头,是做饭和烧土炕的,我们叫“灶火”。一个火口立在室内中央,是烘烤全屋的,我们叫“火炉子”。“灶火”烧的煤一般是煤面,叫作“绒煤”。点火时,先用一把柴草燃着,再用小铲子铲少量“绒煤”置于其上。边拉风箱,边填“绒煤”,火苗便呼呼地蹿将起来。火口上放着一口铁锅,火在风箱的吹拂下,火苗直冲锅底,锅中的水和食物顷刻便沸腾起来。锅盖周围喷着热气,白白的,像烟、像雾,更像雨前的云彩。湿漉漉地拂着人们的脸庞,夹带着香香的、甜甜的米味儿、菜味儿,直抵鼻腔、食道和胃囊中。“火炉子”一般烧煤块,叫作炭或黑炭。炉火烧得旺时,炉面的铁盖通红,离炉子近的烟筒也有半截呈暗红色。满屋在炉火的烘烤下,便温暖如春了。每日清晨,当我们兄弟姐妹还在熟睡时,父亲早已将我们的棉袄棉裤在烟筒上烤得火热,放置在各自的被子底下,等我们起床穿衣时,格外温暖舒服。自幼生活在产煤的村子里,看着熙熙攘攘来我们村买煤的人们,心里常有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总觉得外地人缺煤,一定过着寒冷的冬天。而我们有烧不完的煤,取不尽的暖,是天下最幸福的。

峰岭底村另一个特色产业是陶瓷,通俗地讲是黑瓷。究竟何时开始烧制,无资料可考。村里人有的说是北宋就有,也有人说是清朝时由太原晋源董姓或迎泽孟家井李姓引入的。不管何时开始,不管源自何地,峰岭底的陶瓷都是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有两个歇后语在坊间口口相传,其中一个叫做“峰岭底的夜壶好嘴嘴”,意即会说话,花言巧语。另一个叫作“峰岭底的尿盆釉也不搭”,这里的“釉”通“语”,意即高傲不搭理人,都具有讽刺意味。

峰岭底早期有多少座陶瓷厂,我不太清楚。但清朝后期和民国年间就有四座。我的高祖父曾办有一座陶瓷厂,叫“沟门口瓷窑”。“沟门口瓷窑”在解放后收归国有,成为县陶瓷厂,是当时享誉晋西北的黑瓷制作场所。峰岭底的陶瓷品种丰富,适用性很强。大物件主要是瓮、盆、罐,小物件有盐钵、蒜钵、扣盆、海碗等。材料叫作矸子,取自东山的陶洼沟。每日由马车拉到厂内,粉碎后,加水和泥搅拌,即可使用。如是制作海碗等小件,还需在水池中粉化、沉淀,才能成为如白面一样的细泥。工人们将泥和好放在车间转着的轮子上,经过打、拍、摸等各种工艺流程,便制成了陶坯。陶坯再经过晾晒、修整、上釉,方能装窑烧制。烧瓷的炉窑像一座蒙古包,周边有六七个火口。工人们要用铁锹逐个从火口填煤,火口内火光汹汹,炭声哔叭,足有几千度的高温。陶坯经过几天煅烧后,便成了油黑发亮的陶瓷产品了。我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陶瓷工艺大师,年轻时师从“来云”师父,做得一手好陶瓷,人们尊称为“大师父”。他制作的瓷器精致、轻巧,每一件生活用品就是精美的工艺品。父亲心灵手巧,精通泥塑、面塑、美术等。在陶瓷工艺方面,除制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还经常制作一些泥塑小工艺品。记得小时候,每次将毛坯装进窑后,便高温烧制几天几夜。待开炉出窑时,总会有父亲制作的小工艺品一并拿出来。小工艺品着实好看,却一般不对外出售。厂里会将这些珍贵的小玩意当成礼品,赠送给客人的。记得有一个盛醋的小壶,外观是一个黑黝黝的小狮子,内部却是空的,且开口在狮子肚子底下。将醋倒入小狮子后,再平放到桌子上,醋却流不出来。这件东西已失传,再也寻找不到了。前年有同学给儿子办婚礼时,听一冯姓同学说,他家仍存有我父亲制作的这一工艺品。心里非常高兴,庆幸父亲的作品仍存在世间。

村南有一座山,叫作峰岭山。海拔虽然不高,却远近闻名。究其原因,主要是此山不但是南北气候的分水岭,而且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山的顶端有一座残存的烽火台,是北宋年间修建的。其实,无论是峰岭山,还是峰岭底,正确的名称应为烽岭。烽岭变为峰岭,不知是误写,还是刻意修改的,谁也说不清。多少年来,人们一直这样称呼,一直这样书写,望有识之士能恢复旧称。近年峰岭山上种植了不少树木,乡贤段丛槐自费建了一座“望汾亭”,使山上有了灵气和活力。如能再增加一些元素,来配合山下的几个景点,势必能为当地的旅游文化增色不少。比如,修复烽火台,复建宋军营。既可观光,又能让人们了解当年北宋抗金的历史,确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峰岭底村最有名的莫过于高君宇了,是本村土生土长的人才。十九世纪末出生在本村,后在太原上中学,北京上大学。是李大钊的得意门生,也是北大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员,中共最早的五十多名党员之一,山西第一个共产党员。1919年“五四”运动时,他是学生领袖。也是第一个翻墙进入赵家楼的人。据他胞弟高全德称,高君宇自幼喜欢爬墙上树,因此练得一身好本领。“五四”时,第一个爬上墙头,第一个冲入赵家楼,并与同学痛打章宗祥,又一把火烧掉了赵家楼,成为名垂史册的英雄人物。当然,也有史书称第一个翻墙进入赵家楼的是湖南的匡互生。究竟谁先进入,我觉得没有争论的必要,当时也没有录像和监控。也许是一起进入的,只是翻墙的地段不同而已。高君宇后來成为中共二大的执委,可见其在党内的贡献是颇高的。他的一首言志诗歌,足以概括他短暂的人生:“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首赠给他志同道合的革命恋人、被人称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石评梅,字里行间体现出革命先驱志存高远的伟大抱负。他像火花,以拯救工农大众脱离贫穷苦海作为理想。他的一生是伟大的,如闪电、火花般耀亮。他的一生又是短暂的,像彗星一样逝去,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振兴中华而奋斗。如今,峰岭底建有他的纪念馆,有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去凭吊、去瞻仰。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已成为山西红色旅游胜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峰岭底村原属静乐县,后划归娄烦县,位于两县交界处的汾河谷地中。由于汾河和岚河水长年冲积,形成了一个扇形的小平原。这里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文化发达,早有人类在此聚居。峰岭底位于汾河东岸,峰岭山下,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全村有近四千人,是方圆几十里的大村。历代名人辈出,与汾河对岸的下静游村都是远近闻名的“名村”。小时候在这里生活时,曾记得村里热火朝天的“农业学大寨”情形。比如:垒汾河大坝抗洪,提高压水力淤田,筑万米水渠浇地。这一项项工程,无不体现着故乡人勤劳、勇敢的品格。

高高的烽火台燃烧着,直冲云霄的烟柱,不知为周围的百姓提供了多少次安全预警;深埋于地下的煤炭,始终把燃烧自己、温暖别人作为永远的理想;火红的陶瓷窑炉,经过极度的高温之后,把泥土变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希望;大山的儿子高君宇,他在彗星般迅忽的人生中,把革命火种播到中华大地。这便是峰岭底,一个把火作为图腾崇拜的地方,一个具有热情、倔强、勇敢、奉献性格的地方,一个熠熠生辉的地方。

【作者简介】 段新民,1963年生,山西娄烦人。山西省作家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各报刊。

猜你喜欢
高君宇
情归陶然亭
我愿用一生的爱来修补你的爱
一片红叶寄相思
《止学》篆刻·解读系列二十一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
院友高君宇
Construction of Crack Perturbation Model and Forward Semi-analytical Model of Attached Eddy Current Sensor
高君宇的爱情观
中共建党初期理论家高君宇的研究综述*
石评梅:道德救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