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声音关到罐子里

2021-12-18 17:42李松蔚
青年文摘 2021年2期
关键词:玻璃罐初稿泳道

为了改善慢性鼻炎,我从九月开始学游泳。我总是选择早上开馆的时间,原因是人少。如果一条泳道有人,我就难免觉得自己碍手碍脚。他们从我身边加速超过时,我仿佛可以听到他们的嘲讽声:哪来这么一个挡路的笨蛋?

这些超过我的人,每一个似乎都跟专业运动员一样身姿矫健。看到他们在泳道里乘风破浪,我头脑中就会响起一个久违的评论声:死心吧,你根本不适合这件事。

以前看过一本教写作的书,叫《一只鸟接着一只鸟》,里面有两个概念让我印象深刻:初稿都很烂;要学会无视头脑里的声音。

初稿很烂,这容易理解。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初稿的同时,头脑里会有声音全方位无死角地评论自己烂。你就会把许多时间花费在和这些声音的交战上——或者更糟,你直接被说服,成了评论的奴隶。那本书传授了这样一个方法:

声音响起时,分离出其中一个声音,想象它变成了一只老鼠,抓住它的尾巴扔进一个玻璃罐里。以此类推,把每一个声音都变成老鼠扔进去。盖上盖子,看着所有“老鼠”在玻璃罐壁爬来爬去,叽叽喳喳地乱叫。想象罐子上有一个按钮控制音量,可以调大——你可以听到那些声音在如何气急败坏地数落你;然后拧到最小,看着那些老鼠张大嘴却传不出声音,急得跳来跳去。最后把罐子丢到一边,做你想做的事。

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提醒自己,无论那些声音听上去多么伤人,也不过是一些声音。记住,一切声音都可以关到罐子里。

但有人会忧心忡忡地问:如果一直逃避自己的缺陷,这不是懦夫的行径吗?假如你也有这些担心,请注意它们也是一些声音。听一听当然也好,但如果太吵闹,就不如一起丢进罐子里。

不是要你闭目塞聽。别人的看法要多揣摩,但涉及对你的评价就不值得了,毕竟没几个人真的在看你。很多人不了解一条基本规律:人们对你的关注往往比你自以为的少得多。那些超过我的娴熟泳者,是根本注意不到我的,只有我自己还在头脑里模拟他们的声音。

前段时间有个研究生选择了走上绝路,留下的遗书让人痛心。生前他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是你自己的问题,你没用;这二十几年家里人给你这么多关怀,结果养了一个废物出来?”很可惜,他把那些声音听到了心里。

事后围绕这个悲剧的讨论,都是站在局外人的视角上出主意:不要在一条路上死磕,不行就退学;再熬一熬,总会过去。但我觉得,再遇到这样的年轻人,与其给那么多建议,不如让他了解:我们就是说说而已,没有那么在意你活得怎么样。

明白了这一点,人就会轻松很多。

有太多人受困于头脑中的声音。可能作为一个在大多数人眼中优秀的研究生,他不认为“别人”可以允许他活成别的样子,这让他无路可走。我相信很多人都受到过这种束缚。直到某一刻才意识到:没有“别人”,自始至终只是头脑里的一些声音。

那些旁人的干预,其实只是在纠结对你的定义而已:你应该是什么样,不该是什么样。问题是“我”该是什么样,有几个人真的在意呢?

记得我从体制内离职的时候,有很多人问:太冒险了,万一将来混不下去了怎么办?吓得我也忍不住问自己:那么多人都不看好,会不会真的是一个错误决定?但我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回答时,那些问问题的人早就聊别的去了。他们只是问问,压根不在乎我真的怎么想。

你看,我唯一要交代的人只有自己。这样一想,包袱就小了。怕什么?反正活成什么样只有自己知道!在那些声音上停留的时间越少,人专注于真实的时间才越多。

有一些声音在说你不够好,但声音本身并不会帮你进步。无视这些声音,倒有可能进步。

(从容摘自“李松蔚”微信公众号,西米鹿图)

猜你喜欢
玻璃罐初稿泳道
得分一瞬
鸡蛋夜明珠
家蚕色氨酸羟化酶 (TRH)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习作评改表促进习作教学的三维之变
从“初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构建
巴金《怀念萧珊》初稿初探
游泳池里的航母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辅导
水晶,我的水晶
厨房小瓶罐 办公新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