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潘静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
长期以来,德育存在“重知轻情”的倾向,在“注入式”教育的影响下,德育也难以改变“授受式”的关系,个别教师以宣讲替代心性的修养,学生成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个别教师往往注重德育理论的传授,对学生强调道德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难以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教师要避免“高调式”“走过场”,要引领学生亲自体验过程,在自省中促进他们道德情感的提升。学生也能立足当事人的视角,产生移情性的理解,从个人的处境中获得对道德的认识。
小学生认知水平与生活阅历有限、知识储备不足,他们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行为的辨别等往往依赖于情感的驱动。教师要为学生搭建情感支架,为他们创设真实的情境,吸引他们快速融入角色,以境引情,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动画、视频、图片等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使静态的内容变得动态,实现道德场景的再现,反映事件中蕴含的道德问题,引发学生对道德问题产生深度的思考。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剧等方式,引领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中获得道德教育。教师也可采用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从游戏中真实感受道德。
情感可以感染他人,让他人产生与之相类似的情感。教师是引导者,以自己的美好情感去影响学生,给予他们理解、信任、关爱,能让他们获得情感的滋润、心灵的慰藉,从而以情引情,让他们在愉悦的心境下对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心理的认同。教师要挖掘教育活动中的情感内容,融情其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场”,实现情感的融合、思维的交会、心灵的共振。
教师要关注学生表情、肢体动作的变化,在捕捉细节后进行精准解读,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对合理的成分予以肯定,对偏颇之处予以引导。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游戏、扮演、对比,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部分小学生较为内敛,他们不善于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要借助于外界手段创设情感氛围,让他们实现自我突破,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部分小学生的情感与行为控制能力不足,他们虽然明白其中道理,但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践行,教师要优化实践项目的设计,引领学生参与道德交往,让他们融入情境中体验、感悟,获得道德情感的体验。
教师要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升旗集会等活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教师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丰富的活动,实现从道德认知到道德实践的转化。教师要借助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参与道德体验,促进知行的转化。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开展有序的主题班会活动,让他们参与道德实践,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他们的道德成长。例如,在第一学段,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有趣的对对碰”等内容,让学生与伙伴玩耍、交往,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交往的快乐;通过主题班会“来自老师的爱”,让学生学会尊敬教师,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乐意与教师相处;通过主题班会“感恩父母”,从生活小事中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通过拥抱等方式表达对家人的喜爱。
道德的内化不困囿于课堂,教师要借助课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感悟,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促进其道德观念的形成。学生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做到知行并融。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找朋友”活动,让学生与同伴展开交流,学会与同伴进行交往;在教师节制作“尊师卡”,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给父母制作感恩卡,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在中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夸夸好朋友”让学生发现、称赞好朋友身上的闪光点,学会处理彼此间的不愉悦,找到正确处理彼此间矛盾的好方法。在第二、三学段教学中,教师可开展“好朋友评选”活动,让他们发现朋友身上的闪光之处,能感受到友谊带来的快乐;在制作心愿卡活动中,学会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表达自己的心愿;与父母同读一本书,并交流阅读的感悟,与父母进行交流,解决认识的分歧,并学会去用书信、谈心等方式解决问题。实践活动丰富多样,教师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体验场”,在生活实践中感受到来自教师、同学的关爱,从生活体验中获得道德认知,激发情感,从而形成道德内化。教师要加强学科的融合,将道德体验与语文学科、品德与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促进彼此间的渗透、融合,让学生去感受友情、师生情、亲子情,让学生从中体悟情感、品味体验。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这样才能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促进者。教师要整合多方资源,采用多样的手段,开展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邀请德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开设讲座,或阅读教育名著,从而产生观念的碰撞,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师在教育沙龙中感受各种观点的交会,在先进事迹的学习中寻求差距,在走访中获得切身的体验,搜集真实的教育故事,在案例分析中习得他人的智慧。教师要通过观摩、阅读、研讨,获得科学的思想观念,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领者。教师要接纳正确的教育观念,不断审视自身的教育行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让师生情感的“坚冰”破壁,消除学生的畏惧、戒备心理,从而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他们友好相处,关心他们、体谅他们,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尊重,让他们的不足得到宽容,让他们的隐私得到保护。教师要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对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他们迷茫时指点,在他们遇到障碍时帮助,在他们努力时激励,在他们情绪低落时倾听,在他们犯错时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自然地消除心理的戒备,拉近彼此的距离。
教师要优化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上追求情感化,适当增加道德教育培养的内容,促进知行的转化,让学生在道德践行中获得发展。评价的主体要多元,既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自评、学生间的互评以及家长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活动体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从多方面评价学生。教师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袋,记录学生成长中的典型事例,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让学生获得激励。教师要借助良好的评价体系,向学生表达积极的情感,鼓励他们不断努力迈向成功。教师要通过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以热情的语言去赞美学生,让他们获得努力的力量;以委婉的语言点醒学生,帮助他们解开心结;以恰当的语言引导学生,让他们正视自身不足。教师要以情待人,要在教学中富有浓浓的人情味,向学生传递幸福感、快乐感,带动学生积极地生活。教师要创造出认同、尊重、关心、依赖的团体,让每一个学生在理解、宽容的氛围中学习成长,体会到来自教师的人文关爱,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要善于化解消极情感,可让心理学教师开设讲座,帮助教师缓解心理压力,将消极情感转化为积极情感。
总之,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知情的融合,提升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