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尹卫兵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通如东县苴镇新光初中)
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体育学科教研组肩负的担子必定是沉重的,需要整个教研组的全体体育教师共同想对策、求方法、谋方式,使得学生体能素质有起色、素质教育开展有特色、校品工程有进展、体育科研有拓展、体育教师素质有促进。而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合全队之力,促成自身发展,推动学生发展,带动学校发展。
以读积累,博采众长。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大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他人研究成果、实施手段、独特理念。个别体育教师求学阶段忙于体训,无暇作细致阅读,以至于难以如语文教师般拥有良好的文字功底和精深的文学素养。为此,脚踏实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成为体育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首要任务。素养的形成始于阅读,教研组可采取固定式集体培育的方法,利用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教研组长布置话题,带领全体组员围绕话题查阅资料,通过查和阅,加强对某知识的理解,进而认识自身不足,自觉去阅读。教研组还可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组内微信群或QQ 群,定期汇报查阅结果,以文字形式呈现,相互学习。
勤于反思,服务教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研组应从实际出发,让教学与研究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可由组内领衔人开展教与研的解读,从思想上消除组员的惰性,提高组员的认识,明确教与研两条腿走路的益处与效果。教师课前应反思教案预设的合理性,结合学生已有的技能,思考学生可以完成哪些适当的组合练习以促成其对项目、对体育、对体育课的喜爱;课中学练过程中,应反思学情,思考短时间内要做出怎样的调整;课后应及时回顾整个课堂流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为什么课前没能预料到某种突发情况,问题出现后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解决,之后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总结成教学论文,时刻鞭笞自己,也可分享给他人。
同课异构指的是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理念、经验、风格,以及学生基础和技能等状况,进行不同教学设计,呈现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当然,除不同人的同课异构外,还有自我同课异构,但说到底,依然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执教水平,并提高学生的体质和技能水平,使其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不同的教师同课异构,能体现不同的教学风格,在各个环节上不同的处理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处理结果,教研组应组织教师从中找出优缺点,资源共享,互为取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教研组应及时点明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师困惑阶段向其提出可取的思路、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教师的能力。
教研组是一所学校为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个人成长、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学科组织,承载着教学、训练、科研、管理等重任。其中,科研领域一直是体育学科教育工作者的短板,课题研究往往更是令人生畏。深究其因,一方面,个别教师能力稍逊或缺乏信心,另一方面,个别教师对课题缺少应有的了解,这两者共同影响体育科研领域的发展。基于此,教师不妨从切口小、周期短、见效快的微课题做起。有了微课题研究的思路和经历,教师能积累接下来课题研究的经验,也为学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渠道。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运动队训练,以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课间操和保健预防活动等。在课堂教学保质保量的情况下,运动队训练、比赛由专人负责,各种形式体育比赛的组织、运行、安全,以及保健预防手段的制订、运转等,往往会成为一个个难点。关于大型赛事的各项安排,体育教研组需要全体成员通力合作、出谋划策,共同解决工作中的疑难和困惑。唯有集思广益,方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个人的进步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和配合,团队的发展需要个体的贡献,两者相辅相成。学生良好体育学科素养的养成,需要体育教研组整体谋划、部署和落实,这也对体育教研组提出了高要求、严标准。相信体育人定会不断加强教研组建设,迎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