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
摘要:通过MHT问卷测试数据的反馈,引起人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视。结合每位参与调查儿童的基本资料分析,找到共性。成因的分析,可帮助更多的人有迹可循,多角度了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学习用不同的视角去看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而尝试多渠道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对策初探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434
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这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为提高经济生活水平不可避免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校园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数量在增多,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很具研究价值。本文借助20份MHT个体测评报告和1份汇总测试结果的真实数据,呈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现状,让我们有机会看到问题的普遍性。同时,通过面对面的逐人访谈,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家庭有着的密切关系。多年校园问题学生临床访谈及督导经验,加上对研究团体及个人案例的处理,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提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
一、现状:MHT测验筛查出的心理健康状况各类型分布
MHT测验不同因子的得分对比图
测试群体:四五年级20名留守儿童,其中男生9人,女生11人,平均年龄10.2岁。
在全体学生当中,心理健康状态正常的为15人,所占比例为75%;心理健康状态异常的为5人,所占比例为25%。出现心理问题的5人,男生0人,女生5人。按性别分布的情况来看,女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重更大。
问卷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5人,同一人具有多个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冲动倾向5人,身体症状5人,对人焦虑2人,自责倾向2人,恐怖倾向2人,孤独倾向1人。由此可知,学生总体在身体症状、冲动倾向方面的得分相对最高,在对人焦虑、孤独倾向方面的得分相对最低,这说明学生身体方面的不适症状偏多,比较敏感冲动,但孤独感比较低。
二、成因:出现心理问题的家庭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婚没离干净的单亲家庭
2号家庭,父母无人愿意看管孩子,孩子从贵州转学寄宿在姨妈家,姨妈外出打工时,便有姨妈的婆婆代管。她只能在每年春节见到父母一次,有深深的被抛弃感,平日少言寡语,个性冲动。14号家庭,传闻妈妈婚姻存续期间已和另一人生活,这一点孩子不接受,不承认,很愤怒。哥哥婚姻延续一年就离婚了,现在一家三口共同生活。深深地被抛弃感,几乎见不到妈妈,只能偶尔微信联系,面对妈妈的冷淡,自己内心的痛苦,选择自伤。医院诊断为双相障碍,有多次自伤经历和自杀念头。曾多次半夜坐在自家二楼栏杆,情绪稳定后下来。也曾坐在校园四楼栏杆2次,被劝下,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这两个家庭的共同点是,夫妻离异后至少有一方生活状态很差。父母彼此埋怨,依然像没离婚那般吵吵闹闹。各自独立与孩子单线联系,孩子夹父母中间无所适从。
3号,5号,10号家庭都是离异家庭,孩子并没有出现心理问题。发现,5号和10号家庭,父母虽离婚,平时都非常关注孩子,经常联络孩子。父母见面能正常相处,有一定的边界,互不越界,也会在春节和孩子团聚。5号家庭,孩子知道父母离婚,但能感受到父母都很关心自己。10号家庭,夫妻创造已复婚假象,回家会生活在一起。3号家庭,孩子很小父母就离婚了,不记得妈妈。父母均再婚。后妈爸爸对他很好,爷爷奶奶也是宠着。亲妈每年会去看望他。表示对亲妈没什么印象,影响不大,且二年级以来成绩有很大提升。
原因分析:单亲家庭并不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病灶。关键因素,看父母婚离的是否干净。如果父母离异后各自生活愉快,能融洽相处,不再揪着过往,孩子一般都会坦然接受,也会更容易面对父母双方。父母彼此也能有商有量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孩子知道父母虽然分开了,他们各自都很愉快,自己依然是被关爱的,有归属感。
2.父母间存在长期无效解决冲突的家庭
这类家庭,孩子知道父母关系僵化,只是为了营造融洽表象继续维系“婚姻”状态。家庭时不时都会发生一次重大冲突,家庭矛盾暗流涌动,一触而发,所以孩子是比较担心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是父母远离子女,子女也会根据日常父母的表现对他们的关系现状进行猜测,继而出现父母处理孩子,孩子处理父母的无效循环。
9号家庭,父母关系淡漠,无法协作,回避冲突,孩子看不到父母之间“顺畅的部分”,内心焦虑。11号家庭,父母关系僵化,夫妻和婆媳冲突都很严重,但从未真正把问题解决。只会积压到一定程度爆发一次。奶奶和妈妈冲突之后很快离家务工,祖辈有些怨气会惯性撒在孩子的头上。而另一方面呢,由于天生对妈妈的依恋和忠诚,女儿又会和妈妈站队。这时候孩子就是比较纠结的一个状态,她既要忠诚于长期养育她的奶奶,又要忠诚于自己的妈妈,左右逢源,做那个位置很不容易,容易形成心理问题。
6号和12号家庭,父母虽有冲突,却是能直面冲突尝试解决的。
原因分析:长期浸泡在冲突的家庭环境中,且这个冲突是无效解决的,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心理困扰。通常孩子会选择和妈妈站队,父亲是远离的角色,雙方互废武功,互不相让,孩子夹在父母中间,有时保护妈妈,有时保护爸爸,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父母、妈妈奶奶之间,扮演调停者的角色,对学业没有那么大兴趣。
这类家庭,冲突不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直接诱因,冲突长期无效解决才是诱因。
3.父母双方不在家,有祖辈管理多个孩子的家庭
经过访谈发现,父母双方长期不在家,并不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4号和20号学生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两个家庭共同点是:祖辈共同扶养多个孩子,老人存在埋怨情绪,孩子间存在同胞竞争。
4号家庭有三个孩子,奶奶同时带四个孩子(叔叔家一个),最小孩子的从几月大就被放在家里。家中装有摄像头,随时隔空喊话监督孩子一举一动,父母每天都会给孩子打电话。爸爸非常关注班级群消息,也会经常和老师联系,询问孩子在校情况,与老师协作第一时间处理孩子问题。20号家庭,外婆同时管理来自两个家庭的四个孩子,孩子常委屈不被公平对待,心理有怨气,但自己无奈,无法改变现状。
4.父母一方身体不佳的家庭
11号,爸爸胃病;15号,爸爸高楼坠落创伤。这类家庭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比重很大。父母中的一方身体出现过重大疾病或创伤,而父母又在隐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孩子不敢问,但内心是知道爸爸或妈妈身体有很大问题。长期的猜测让孩子无所适从,加重自身的焦虑和担忧,出现身体症状和焦虑症状。
原因分析:所有孩子都是对父母最忠诚的人。
依恋的好处是她得以成长,不好的是过渡卷入家庭关系,对父母的兴趣远远超越自己的学业和发展。
5.校园班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1-10号是四年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人数相对较少,问题严重程度也相对较轻。
原因分析:四年级这个班,一到四年级班主任是同一位老师,该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每年不间断持续学习中,很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会把心理健康时时处处带到课堂中,带到孩子们生活中。不仅如此,还通过家长会指导家长从心理视角出发解决孩子现实问题。长期下来,从思想,眼光和行为给学生以及家庭构建了最科学的处理问题思路。
11-20是五年级学生。同样是10个人的问卷,五年级出现心理问题人数相对较多,问题严重程度也高。
原因分析:这班孩子曾经历两次更换语数老师(四年级,五年级)的情况,几任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相对低一些,对于特殊群体敏感度不够。
更多的一线非心理专业或不懂心理学的教师,教育教学中只看表象,很难有个恰当的入口对孩子心理进行一个利好的引导和推动。
三、对策初探: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
1.开展活动
无论孩子来自什么家庭,主导思想是先让孩子“动”动起来。只有先动起来,才能看到属于她这个年龄孩子天性的一面。
(1)室外活动:团体活动
有计划安排各种活动,可以是走进大自然的四季游,比如春游,夏游,秋游,冬游。让留守孩子有机会和伙伴们一起亲近自然,这种感受和平日她自己去自然是完全不同的。这样的活动,可以清楚观察到留守孩子人际关系融入情况,老师及时发现及时疏导。也培养了所有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可以走遍校园,来一场捡树叶分享会,来一场捉蝴蝶游戏,来一场丢手绢游戏……只要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去带着孩子们去体验。大部分孩子会非常在意这样的室外集体活动,有孩子讲述他扭伤脚都不愿放弃参与,因为很难得有和大家一起活动的机会,这能让自己沉浸在快乐中,让快乐的体验延续几天。
(2)室内活动:团体或个体,专业或非专业
可以给孩子做个体或家庭体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她,加入她,陪伴她,建立信任,修复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做引导和推动。
(3)亲子活动
拍一段视频,写一封信,谈一次心,为他人、为学校、为社会做一件好事……
2.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知识培训
校园要重视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增强教师对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敏感度,提升教师识别并处理简单心理问题的能力。让心理课走进每节课,每个学科。
3.开设心理课,开展团辅活动
(1)开设心理课,开展主题心理主题班会
针对各学段孩子身心发展周期,安排系列心理课和团辅活动。可以按年级分,比如三年级《积极适应新环境》、《认识自我》等。四年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快乐由我把握》、《生命的礼物》等。五六年级《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步入青春期》、《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等。也可以按不同主题分,比如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学习,情绪,青春期,挫折适应,生命,人际关系等。
(2)办手抄报,举办心理剧活动
本计划是结合问卷分析结果,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个人多年心理工作的经验完成,在实际工作中将会成为操作的“地图”,起引导作用,具体会是很有弹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20份MHT个体测评报告,1份MHT汇总测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