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21-12-17 21:39:25宋春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5期
关键词:高中核心素养语文

宋春丽

摘要:在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中,如何有效落实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这个过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潜力,结合新课标的相关指示,积极创新语文教学课堂。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中的所见所思,围绕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展开了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5-183

一、进一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是新课标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指示。就目前来看,虽然不少教师都比较认同这一点,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无法始终有效落实。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所关注的只是在课堂上教学,并没有关注到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是在备课环节上,一些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都是按照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进行,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内容方式是否符合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兴趣需求以及素养发展的需求,而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教师再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其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也因此,有关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想要有效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与教学全过程融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深入到各项教学准备、落实工作中。比如说,在备课阶段教师就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考虑到课文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如果教学一些古诗词,是否需要一定的历史背景作为支撑,是否需要构建一段情境,或是结合现实事物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这些都需要教师有所思考。

二、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兴趣都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在高中语文学科中更不能例外。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能够表现更为主动的学习姿态,但是从高中生的角度来说,他们对于语文学科基本没有多么高的兴趣,枯燥、沉闷、乏味这些形容词往往都出现在学生对待高中语文的看法上。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当积极丰富教学方式,在活跃课堂的同時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为核心素养的形成做好铺垫。

比如说在教学《荷塘月色》中,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借景抒情的散文,其表达作者想要寻找安宁但是有得不到的复杂心情。而想要让学生理解到课文的内涵,仅仅凭借教师的口说笔述是无法实现的,同时学生距离作者的那个时代较为久远,更需要一定媒介来进行思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比如说,可以搜集一些当时的历史视频资源,在学生阅读后,通过观看这类视频来相互印证。此外,在这篇课文中对于景色的描写也是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鉴赏其中的美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在网络上搜集荷花的图集,并为学生展示,学生在得到印证后,他们也会对其中的描写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再比如说,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过程中,这篇文章是非常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不仅要从课文本身来思考“驳论文”的表述手法,更要从文中体会到鲁迅先生对于国民精神的认知,进而实现语文的德育教育。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选择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即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小组的互动、交流,在达成学习任务目标的同时,更侧重学生独立思考过程。在合作任务布置中,教师可以制定以下几个内容。①鲁迅在文中批驳的错误论点是什么?而鲁迅自己又树立了哪些观点。②在文章的1至5自然段,鲁迅是怎样从对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来进行批驳的。③通过7至8自然段,鲁迅又是如何证明自己的正确观点的。④文章的结尾起到了哪些作用,“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又指代的是什么?除了为学生制定任务内容以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的合作讨论提供一些史实资料,这样也能够形成更好的效果。此外,在学生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度干预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这只会让学生的独立思考受到干预,同时学生也会感到约束,从而失去小组合作的初衷。

三、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对高中生来说,高强度的应试压力使学生不得不以考试升学为目的,这也使得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了对语文学习本身的感受。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容易流于表面,缺乏对文章的深度分析,在语言表达上甚至缺乏逻辑性与条理性,这也表现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水平较低、语文功底较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才能从被动转为主动,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比如说,在班级设立一个读书角,或是结合学校开展学习竞赛活动、公益宣传活动、读书月活动,这些都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涯,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且,在活动中,学生大多也能够放下在课堂上的束缚,积极的展现自身的能力,而这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反馈信息,让教师充分的整合兴趣信息,为更好的阅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随着他们学习经验、认知的加深,学生的核心素养才可以获得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代秋瑾. 语文核心素养下部编版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

[2]陈亮. 面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21.

猜你喜欢
高中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5:21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3:57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50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