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张安民
摘 要: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以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为例,从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3个方面探索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现路径,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0-4;G71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扩招‘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21SCG049);2019年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19xj21)。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展,各类专业课程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习总书记对课程思政的论述既对高校所有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不仅是学生实现知识吸收与能力培养的途径,更是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最佳入口[3]。然而,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主要关注于学生专业知识掌握与专业能力培养,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塑造,也缺乏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4]。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成为当前高职旅游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3个方面探索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同行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积累有效经验,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尋找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是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5-6]。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基本概况、旅游资源、民族民俗和风物特产。在充分调研课程专业知识和能力需求,认真研究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本文深入挖掘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构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见表1)。
本文以教学内容“北京市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为例,详细阐述该节教学内容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和组织(见表2)。在“基本概况”部分中,本文深入挖掘了课程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通过对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今昔对比,让学生了解北京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四个自信”,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富强、文明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将“旅游资源”部分分为红色旅游资源、其他旅游资源两大类。教师重点介绍了李大钊烈士陵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卢沟桥文化旅游区3个红色旅游景点,深入挖掘了这些景点中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抗战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此外,教师通过介绍北京故宫、天坛、长城、颐和园、鸟巢等旅游资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传承与弘扬北京奥运精神。
在“民族民俗”和“风物特产”两部分,教师深入挖掘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具体来说,学习各民族相关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其他民族、地区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和领土统一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了解京剧、京味文学等文化能够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教师通过介绍景泰蓝等特产制作过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能激励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传统课堂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实现思政教育内容和专业课程内容的有机融合,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该门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通过采用实地参与法、角色扮演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形成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气氛,在潜移默化之中完成育人的目标。
(一)实地参与法
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思政教学选取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及纪念馆等红色旅游景点作为“教育场”,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弘扬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使学生坚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价值认同,并自觉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内化。
(二)角色扮演法
教师为学生设计出景点讲解员的角色身份,让学生完成红色旅游景点的导游词撰写和讲解任务。具体来说,教师让每位学生收集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一个红色旅游资源景点相关资料,撰写相关旅游景点的导游词,然后将撰写的导游词交给教师,并在教师批阅后依据教师批阅意见对导游词进行修改,最后在课堂以景点讲解员的身份进行导游词讲解。在导游词撰写和景点讲解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景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三)案例分析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先将案例抛向学生,根据案例故事提出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提炼与总结。例如,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乔家大院5A被摘牌”的真实案例,强化学生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使其成为“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为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本文对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过程进行了优化。
本文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阶段,形成师生互动三步法,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工匠精神教育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中,教師在课前阶段重在督促学生,在课中阶段注重与学生互动,在课后阶段基于学生学习效果开展教学反思。
在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学习通平台向学生发布基于课程思政理念设计的学习任务,进行备课。接收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后,学生便可以开始预习,收集资料,向教师提问,开展小组讨论,完成课前在线测试。如若未通过课前在线测试,则继续预习,直至通过课前在线测试。
在课中阶段,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明确教学任务,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在课中阶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除了教师讲授知识外,安排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展示。
在课后阶段,基于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学习评价体系具有评价内容多样性和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测试,还要对思政教育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同时,该门课程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打破了教师单一评价主体局面,教师、学生本人和他人均参与评价,会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
本文基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从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3个方面探索了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实现路径,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以下三方面参考意见。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意识
教师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体。要实施课程思政,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必须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旅游行业相关职业道德等。只有自身拥有丰富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并深入理解了思政理论,专业教师才能更好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才能更准确地找到思政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两者的结合点。
(二)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要实施课程思政,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善于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旅游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的相关资源都可以被挖掘出来作为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
课程思政教学不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简单地堆砌思政教育内容,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要灵活采用实地参与、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此使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此外,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除了利用教材资源外,还可以拓展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校内外实训资源。
(三)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要在学习成效评价中重视学生评价。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在过程中给予学生适时引导。只有亲自参与体验,学生才会有更多的理解、更深的体会。例如,本案例通过让学生自主撰写与讲解红色旅游景点导游词,使学生对红色旅游景点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在挖掘思政元素过程中得到价值引导。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打破以教师为主的学习成效评价体系,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评价。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成效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律意识与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健康发展。
[1] 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2] 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3] 闵辉.课程思政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思想理论教育,2017(7):21-25.
[4] 何勇.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浸润式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以《旅游学概论》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72-76.
[5] 陈荟洁,黄海菲.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9(14):88-91.
[6] 梁鹏,张华丹,林贤明.《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16):29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