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加喜
摘 要:目的 观察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效果及准确度。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的100例肺段支气管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检查方式为常规胸部CT平扫,研究组检查方式为高分辨率CT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度及CT表现。结果 研究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度、敏感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胸部CT平扫的表现主要有: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不规则,有不均匀、高密度的楔形影,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高分辨率CT扫描的表现主要有:支气管管腔不规则性狭窄、管壁不均匀性增厚,有扭曲、僵硬感,支气管轮廓增大,有手指状或分枝状的软组织影。结论 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常规胸部CT平扫,其诊断价值更高。
关键词:肺段支气管肺癌;高分辨CT扫描;诊断效果;准确度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6-0134-03
支气管肺癌是呼吸科常见的恶性肿瘤。酗酒、吸烟、致癌因子和抑癌因子突变、情志不畅等均可引发支气管肺癌。肺段支气管肺癌多发生于支气管黏膜上皮,早期因缺乏特异性表现,加之肿瘤体积小、病灶局限于支气管内导致难以及时检出。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症状表现会愈发明显,肿瘤体积不断增大,病灶不再局限于支气管内,此时虽然能够轻松确诊,但病情多进展至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只能通过放化疗或免疫治疗等方法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1]。对于肺段支气管肺癌,特别是处于早期的肺段支气管肺癌,常规胸部CT扫描只能发现与炎性改变类似的影像学表现,易将其误诊为阻塞性肺炎,继而导致患者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此,可通过使用能够清晰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和形态学改变的高分辨率CT扫描实现对肺段支气管肺癌的准确诊断[2]。本研究旨在观察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效果及准确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就诊于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医院的100例肺段支气管肺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3.75±11.27)岁;疾病分型:腺癌25例,鳞癌1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0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28~78岁,平均年龄(53.71±11.29)岁;疾病分型:腺癌26例,鳞癌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且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检查确诊[3];均因咳嗽、偶尔咯血、痰中带血、胸痛、气短等症状就诊;未接受过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存在CT检查禁忌证;CT图像或参数采集结果不符合相关标准;临床资料不全;因精神疾病、心理障碍、依从性差等原因无法配合完成研究。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西门子公司生产的炫速双源CT机进行检查。扫描范围均以肺尖部为起点,以膈下20 mm处为终点,患者取仰卧位。对照组检查方式为常规胸部CT平扫,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30 mA,管电压120 kV,层厚8 mm,层距8 mm,矩阵512×512,FOV 42 mm。研究组检查方式为高分辨率CT扫描,参数设置如下:管电流180 mA,管电压120 kV,层厚1.5 mm,层距1.5 mm。在确认病变中心后,给予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对比剂,剂量为2 mg/kg,速率为3 mL/s,注射30 s后给予增强扫描。将获得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由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技师阅片,得出统一结论后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若二人始终存在分歧,则邀请第三人参与阅片和协商,直至得出统一结论。
1.4 观察指标
①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常规胸部CT平扫、高分辨率CT扫描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诊断标准参考《内科学(第8版)》[4]。诊断准确度=真阳性例数/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②总结常规、规胸部CT平扫、高分辨率CT扫描的CT表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比较
研究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度、敏感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CT表现
常规胸部CT平掃的表现主要有: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模糊、不规则,有不均匀、高密度的楔形影,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高分辨率CT扫描的表现主要有:支气管管腔不规则性狭窄、管壁不均匀性增厚,有扭曲、僵硬感,支气管轮廓增大,有手指状或分枝状的软组织影。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小结节状,病灶内可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小结节堆积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呈棘状突起,血管纠集。
3 讨论
吸烟、瘢痕组织刺激、空气污染、职业性致癌因素、不良生活饮食习惯等均是导致支气管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见支气管肺癌病因之复杂。肺段支气管肺癌多为中央型,中央型的病灶分布位置主要在肺段支气管及其上方的支气管管壁,多伴有支气管管腔变窄、管壁增厚表现;而周围型的病灶则多位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管壁,弥散型十分少见。值得注意的是,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虽然患者会出现咯血、咳嗽等表现,但因症状普遍、病灶沿支气管壁生长而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难以实现准确的临床诊断。为避免患者因为误诊而延误病情,临床需为患者采取更加准确的方法进行诊断。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诊断准确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特异度、敏感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高分辨率CT诊断准确度优于常规胸部CT平扫的原因主要是:①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易发生远处转移,肿瘤血管的生长和内部微血管密度关系密切,肺段支气管肺癌患者的微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存在缺口,其基底膜断裂,肿瘤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造影剂可借此进入肿瘤内部,阅片者可根据增强扫描的强化程度和延迟时间来判断血管超微结构是否穿异常[5]。②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内的孤立性结节有更高的敏感度,其可在20~25 s内完成对全胸的扫描,同时不会因为呼吸不均而使细微病变丢失,从而导致误诊或漏诊[6]。③高分辨率CT扫描采取薄层扫描,即使是肺内小结节也可以准确检出,其可缩小视野,增加管电流,行骨数字重建,不仅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和空间分辨率,而且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腔内、管壁上存在的异常,阅片者可快速了解肿瘤的边缘清晰度、密度大小、与支气管和肺血管的关系,实现对病灶的多方位观察[7]。因此,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本研究结果与张晓岩的研究结果较为相近,可见本研究结果真实可靠[8]。
综上所述,高分辨率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诊断准确度高于常规胸部CT平扫,其诊断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郭千文.CT增强扫描、PET/CT对支气管肺癌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21,41(4):59-60.
[2]刘鑫婕.X线、CT、MRI及ECT评价支气管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1,19(3):145-147.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8,41(10):763-771.
[4]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9-90.
[5]李士华.胸部CT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支气管肺癌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3):827-828.
[6]向守洪,戚跃勇,秦芬,等.肺部磨玻璃结节的低剂量HRCT筛查与诊断[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9,12(4):507-509.
[7]盛俊卿.HRCT扫描对早期肺段支气管肺癌确诊率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15):2533-2534.
[8]张晓岩.高分辨CT扫描对肺段支气管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3):3298-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