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

2021-12-17 23:46□刘
山西农经 2021年21期
关键词:手工艺文化遗产物质

□刘 剑

(铜仁学院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贵州 铜仁 5543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地方考察中关注各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传统手工技艺更是多次强调“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为新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1 研究背景

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的需要,是乡村振兴文化复兴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迫切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无疑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1]。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涵盖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内容的系统工程。其中,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依托。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之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黔东地区是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民族聚居区。这里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文化遗产资源富集,各民族传统手工艺丰富多样。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开发利用是振兴乡村文化的题中之义。民族传统手工艺应成为培育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对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实地调查,认真总结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现状,以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为切入点,将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策略与保障机制构建纳入多学科研究视角,开展综合性分析,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进一步加强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的保障机制。

2 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现状

2.1 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多样性表达

黔东地区聚居的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交融,同舟共济,和睦相处,创造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既有物质文化也有非物质文化,如刺绣、木雕、印染、制陶、织锦、剪纸、编织等。这些不同种类、不同属性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广泛运用到生活实用、生产劳作、艺术欣赏、定情信物、宗教祭祀等不同场景,与各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工艺技术水平。

截至2020 年,铜仁市共摸排普查文化遗产线索5 600 多条,正式确认普查项目875 项,涵盖16 个门类、共1 118 项。其中,具有较高文化、历史、科学价值的重点项目423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9 项、83 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0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 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4 人。

总的来看,黔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涵丰富,基本上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界定的6 个类型。各民族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形成了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百花齐放的多元一体格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与社会基础。

2.2 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实践

2.2.1 宏观层面

从宏观层面看,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指导。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制度建设,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铜仁市2019 年印发《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方案》,提出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优秀民族文化资源,重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实施本土文化手工艺振兴计划。2020 年9 月,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通过了《铜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明确了人民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职责、项目保护措施、传承人管理、传承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010 年,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了《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该条例不仅是黔东地区第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而且是贵州省首个县级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在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开创了贵州省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先河,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范例。在此基础上,2011 年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2016 年7 月,《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成为黔东地区第二部县级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标志着沿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式步入法治化轨道。

同时,各区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挂牌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指导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认定、申报、保护和交流传播等工作,先后制定了有关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等方面的实施意见或方案举措,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2.2.2 微观层面

在微观实践中,黔东地区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与旅游业进行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现代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时代规律和活态传承路径。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形式、多举措推动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通过多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探索实践了较为成功的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之路,如企业运营型的松桃苗绣、政府推动型的印江传统手工造纸、政府扶持型的玉屏箫笛制作工艺和工匠带动型的思南剪纸等。

除此之外,德江傩面具、印江油伞等黔东地区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都探索实践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传承之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铜仁市民族民间工艺大师工作室“杨军雄大师工作室”,创新民族民间传统技艺职业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推动民族民间传统技艺教育与传承。铜仁市先后有4 批、65 家企业获得全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称号,鼓舞了企业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3 黔东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3.1 传统手工艺自身不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传统手工艺的诞生源自解决人们的现实生产生活需求,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传统手工艺在工序、原料、品质、风格、实用性等方面的“传统性”,一些传统手工艺不再适应人们的需求,逐渐在历史长河中消亡[2]。例如传统造纸工艺有“七十二道工”的繁杂工序,经济收益低,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其他产业发展而不再继续从事传统造纸作业。在铜仁市碧江区、江口县云舍村、印江县兴旺村等地调研发现,曾经繁忙繁华的传统造纸作坊已破败不堪,过去用于浸泡造纸原材料的池子和用于舀纸的碾坊几乎全部废弃。仍在运行的作坊,其作坊主大多是上年纪、无法外出务工谋生的老年人,或者是为了迎合旅游业发展而被动间歇性作业的老艺人。

3.2 现代工业文明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冲击与取代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曾经辉煌一时的各类传统手工技艺无一不被现代工业文化冲击,不少优秀的传统手工艺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崛起而消失[3]。在思南县塘头镇调研时发现,78 岁的SEF 老人6 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竹编技艺,她编织的斗笠选材讲究,做工精美,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参与调研的师生无一不被SEF 老人精湛的编织技艺所折服,然而这门在当地公认的传统“绝技”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传承危机。究其根源,主要是6 d 工时、200 元/顶单价的手工斗笠,其实用性在15 元/顶的机械化生产斗笠面前完全不具备竞争优势。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传统手工艺被现代生产技术所取代。用现代技术生产出来的消费品物美价廉、选择面广、实用性强。相反,那些用传统手工技艺生产出来的作品虽然具有文化元素和群体记忆,但就其实用性而言没有竞争优势。

3.3 手工艺传承人缺乏大局思维与创新意识

传统手工艺的难得之处在于技艺,是一种靠领会习得的文化形态。不少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人限于自身知识水平,难以用文字的形式将特定工艺流程进行记载,导致一门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无法让大众掌握,人为缩小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群体范围。

由于传统手工艺往往是传承人主体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谋生之道,为了维持自己在该行业中谋生的垄断地位和知识权力,一些传承人不愿将所习技艺的全套流程或精髓传授给徒弟,避免发生“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的情形。即使有偿教徒,一些传承人也会把很多核心要素或环节以抽象、宏观的方式告知徒弟,最终实践效果如何全靠徒弟的悟性。

传承人主体因缺乏创新思维,生产出来的手工艺品与人们实际生活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消费需求,导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获利空间越来越少,最终走上消亡之路。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的强化机制

4.1 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手工艺创新创造与价值重塑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任何一种文化的诞生,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发展需要与产物。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要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的基础上,以各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为内核,以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手工艺资源为基础,多形式、多渠道实施民族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实践之路。

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要引导、激发传承人群的创新创造意识,鼓励产学研合作,实现双赢发展。实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丰富传统手工艺当代内涵,厚植传统手工艺时代价值,建立各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品牌,努力提升传统手工艺经济价值,夯实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后劲。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顺应市场,主动迎合现代市场消费需求,特别是文旅消费潮流。推动传统手工艺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传统手工技艺嵌入现代生产生活,善于将过去单一的传统手工艺功能转化为个性化发展和精神文化追求,重塑民族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价值。创造性培育和创新性发展民族传统手工艺特色产业,让重塑价值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民族地区文化振兴、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培养内生动力。

4.2 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与振兴发展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性保护,理应在静态保护和动态发展中求得中和与实效。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种类繁多,覆盖面广,涵盖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娱等方方面面,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加强对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对于强化地方文化软实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均具有积极作用[4]。

乡村振兴背景下持续推进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应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依托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与顶层设计。通过普查整理、专题理论研究、文字记载、传承人口述史、影像记录、物品收藏展示、建立数字与实体博物馆等静态方式,强化对传统手工艺的整体性保护,从精神上为后代子孙延续中华文明。

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振兴发展是实现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落脚点。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将传统手工艺资源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原生动力是民族地区面临的共同问题。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主动实施区域内民族传统手工艺资源普查摸底,把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传统手工艺振兴意见。把握乡村振兴机遇,推动各民族传统手工艺在保护传承基础上发展,充分激活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经济功能,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5]。这是丰富各民族聚居地区村落文化场域建设内涵,帮助各民族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以及振兴乡村文化的题中之义。

4.3 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手工艺政策保障与长效扶持机制

第一,要提高对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思想认识。传统手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态之一。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对于维系“多元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完整格局、增强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传统手工艺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的重要性认识,自觉将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程、年度工作计划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包含传统手工艺在内的传统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内设机构设置,配齐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业管理人才,完善文化监督执法队伍建设,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第二,要制定宏观顶层设计与微观指导意见。基于《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国家层面的制度指导,研究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传统文化产业促进条例、传统工艺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指导意见等制度条例,特别要从市级层面制定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的顶层设计。

第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传统手工艺保护发展专项资金,健全长效扶持机制。建议县级政府将传统手工艺保护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确保在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激励、传承人培养、文创产品研发、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构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长效扶持机制。

4.4 建立健全民族传统手工艺人才培养与传承激励机制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要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调动年轻一代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方式为收徒授艺等传习活动提供支持。各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说到底是对“人才”的需求和培养。

第一,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应通过系统的传统文化课堂教育,播撒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因。例如,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建立特色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组建传统手工艺兴趣社团,实施传统文化灵性教育资源开发,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好未成年人和乡土文化爱好者的学习实践和教育引导工作,帮助更多中小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神秘丰富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增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群众基础。

第二,加强民间手工艺传承队伍建设。组织各民族传统手工艺人,通过技能比武、理论学习、培训进修等方式,增强传承人的创新意识,提高其文化传承能力、产业运营能力和市场驾驭能力。落实传承人财政补助制度,制定物质与精神奖励机制,鼓励带徒授艺。通过发放津补贴、外出考察学习、购买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授予荣誉称号等方式,提高传承人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强化校企、校政、校地合作。支持职业教育院校和特殊教育学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或理论课程,做好传统手工艺职业技能教育,培养有文化、有情怀、懂实践、善操作、业务过硬、技术精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提供专业人才支撑。

猜你喜欢
手工艺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传统手工艺与博物馆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世界工艺文化之旅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