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对策探究

2021-12-17 23:46金子峻王树武
山西农经 2021年21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职业

□金子峻,王树武

(烟台南山学院商学院 山东 龙口 265713)

在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文件中明确表示要构建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完善农业相关保护制度,开展不同经营模式、培养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力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步。但是,传统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相差甚远,其能力的培养对社会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不断探索如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断发现和解决培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就成了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对策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

1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业现代化实际上是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它具体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以主观经验和劳动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管理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过渡过程[1]。第二,是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大规模商品农业大发展的过程。综合以上两点,最主要的核心要素就是农民,所以农业现代化也可以说是农民现代化,农民是农业的缔造者和延续者,如果农民不能现代化,那么农业也就不可能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的本质就是把传统化的农业生产经营转化成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所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在培养我国农业的未来。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农业是以产量为主,而现代农业是集人才、技术和资金于一体的产业,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相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与农民知识水平成正相关。然而,就我国人们目前的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人才素质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匹配,且存在较大差距,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无法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所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1.2 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乡村振兴战略是针对“三农”问题所提出的一种多维度的综合性战略,也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2]。“三农”就是农业、农村、农民,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所以,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能推进农业现代化,更能推进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而城乡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基础设施之间的差距,正是由于这个差距,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弃农从工,这就使得农村老龄化现象不断加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农村现代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想要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就要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为农村注入新活力。我们只有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尽快打造一批有知识、有技术、懂变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才能从根本上缓和农村老龄化问题,吸引人才回流,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1.3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5 年中国中央农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核心是通过农民自身的努力调整,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互通[3]。农民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体,需要在改革的过程中掌控好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数量,以此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推进农业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的一大重要措施就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但是这一措施想要有显著的效果,还需要农民转变自身观念,接受新思想。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们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是原来的“吃饱”,而是在“吃饱”的基础上还要“吃好”,所以,原来通过大规模覆盖式喷洒农药和化肥的方式追求产品产量的方式已经渐渐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农民转变生产观念,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发展新时代特色农业,生产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农产品,增加自身经济效益,这就与有知识、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相对应,由此可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型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重视程度低,相关教育资源匮乏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落实,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有不少地方政府还没有认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此工作置之不理,缺乏主动性。

在我国许多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地方也出现了缺少专业教师、教学模式混乱、农民不积极配合等问题,虽然政府和有关部门增加了一些与之相关的教育资源,但对比我国规模庞大的农民群体,这些教育资源就显得无能为力,相关教育资源还需大量补充。

2.2 农民知识水平较低,思想观念落后

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农民自身知识水平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前,我国的农民主体大多为中老年人,由于时代的不同,没接受过教育、不识字的农民大有人在,受过教育能够识字的人数少之又少,再加之他们长期生活在农村,深受小农思想和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数的农民只想守好自己的几亩良田,安享老年生活,不愿走出家门去接受培训,要想把他们的思想由传统过渡到现代更是难上加难[4]。因此,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及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极大地阻碍了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的进程。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农民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转变农民自身陈旧落后的观念,接受新思想。

2.3 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健全,投入资金不足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就是要协调好人、财、物之间的关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体系作为保障。目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主要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缺少专业教师、教育经费不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工作也将寸步难行。随着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农民这个职业越来越不被人们认可,特别是年轻一代更为明显,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以及基础设施的投入,但是与城市教育的投入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极大地制约了农民回村的脚步,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得不到有效开展。

2.4 相关教育培训机制不够完善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种新型职业,我国在此方面的教育培训机制还不够完善,有待改进。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对于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使用能力较差,所以,以往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适用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而且此方面的师资力量以及配套设施薄弱,大部分地方是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方式死板,加上缺少专业设备、缺少实践,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耐心,制约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进程。

3 解决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问题的对策

3.1 提高政府重视程度,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加强学习有关“三农”方面的知识。要深刻意识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作用,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放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政府及有关部门明确各自任务,做好分工,整合人、财、物方面的资源,充分利用社会现有的农业研究和技术推广机构等资源,与农业合作社、农民组织等形成合作,大力推广,让更多的农民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共同创造现代化农村的美好蓝图。

3.2 提高社会福利待遇,加快人才回流进程

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高社会福利待遇,吸引人才回流。农业人力资本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一样是被生产出来的,需要长期的知识积累以及实际应用,加之农业生产活动的艰苦性,农业人力资本呈现出滞后性、外流性和流失性的特点,然而老一代农民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身体素质方面都相对较差,要经过系统学习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并非易事,所以应转变思路,吸引专业人才回流。一方面,政府大力宣传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增加专业性人才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的补助,加大对回流人才福利的投入。另一方面,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含金量,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好处,引起人们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兴趣,引导人们参加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加快人才回流。

3.3 政府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加大资金投入

一方面,政府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能力培养方面的法律法规,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步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确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将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职业正规化,并发放证书,提高含金量,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培训机构以及农民本身的权利与义务,用法律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5]。另一方面,政府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投资,打造一批专业的教师团队,购买相应的专业配套设施,加大对教育人员、受教育人员以及回流人才的补贴程度,对以上每一项政策都进行细化并落实,让人们切实体会到政策的权威以及国家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视程度。

3.4 创新教育理念、内容与方式,实现精准教育

首先,创新教育理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同,不要让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时间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的限制,因此,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应与当地农业活动相对应,比如,错开农忙时间,在农闲时进行培训。其次,创新教育内容与方式。例如:实地教学、计算机培训、模拟创业、机械设备使用等。更重要的是“因材施教,精准教育”,我国幅员辽阔,如果把中国分为南部、北部、西部和西南部的话,每个地方气候、作物、播种时间、收获时间、土壤都不同。所以要注意每个地方的偏差,根据各地特点,因材施教,精准教育,这样才能够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最佳效果。

4 结束语

受政府重视程度低、法律法规不完善、教育资源匮乏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进而使乡村振兴进展缓慢。为了有效地开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立法,使其合法化、规范化。在教育方面,要创新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因材施教,精准教育。对于农民自身,要转变个人思想,弥补不足,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水平与农业技能,踊跃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的必经之路,更是关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未来。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职业
耕牛和农民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