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思考

2021-12-17 23:46□时
山西农经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民技能

□时 霞

(滁州市南谯区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安徽 滁州 239000)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教育模式特有的便捷高效、无时空限制优势获得了教育培训者的关注。而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的“互联网+”技术在农民群体中大面积普及,也为“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通过在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而且可以为农民知识水平、技能的提升提供广阔的空间。但是在“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的有待完善的空间,“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任重道远。因此,思考“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案非常必要。

1 “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必要性

1.1 提高农民技能的需要

农民对于接受教育培训具有较为旺盛的需求。多数农民具有较高的再学习意愿,对于专业技能、文化知识也具有较为强烈的探索欲望。此时,学校全日制教育没有单独向农民开放的技能课程,“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就为农民发展技能、探究文化知识提供了充足支持,因此在更大范围内应用“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手段就非常必要。

1.2 缓解教育与劳动矛盾的需要

农民需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任务,特别是农忙季节,只能休息4~5 h。加上农户分布零散,缺乏休息时间,常规教育培训手段无法施展,同时多数农民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较少,教育培训效果不佳。而时间灵活、空间便利的“互联网+”教育培训手段,可以允许农民根据自身情况在非农忙季节进行学习,合理安排时间,缓解教育与劳动之间的矛盾冲突[1]。

1.3 满足农民个性发展的需要

受性别、教育程度、年龄、学习背景、职业、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干扰,农民个体接受教育、发展的需求具有较大差异,涉及了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多个方面。而“互联网+”教育培训手段灵活度较高,可以根据农民个性化需求进行差异化指导方案的设计,包括教育培训内容、测试、进度、实践。根据实时的教育反馈,及时了解农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针对性指导,为农民最大限度利用多种类型网络远程教育资源提升职业素养提供支持。

2 “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可行性

2.1 技术

“互联网+”技术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丰富性与交互性,可以为农民远程教育培训提供充足支持。在具备上网条件的情况下,处于不同地点、时间的农民均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与需求进行动画、图形、文字、声音等形式的课程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农民还可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与同伴互动,获得更多信息资讯,奠定种植、养殖类技能与素养提升基础。

2.2 市场

2016 年,微信已成为多数农民移动社交的主要选择。近几年,抖音、快手等工具也加入了农民社交应用体系中。上述工具承担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具有传播迅速、资讯丰富、突破时空限制等优良特点。通过依托上述载体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可以弥补农民教育培训市场的空白,以获得农民的青睐。

2.3 经济

当前,随着种植养殖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对于手机、电脑的持有率也持续攀升。部分农民还拥有个人电脑,且处于稳步攀升状态。持续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个人移动智能终端持有率,为“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2]。

3 “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案

3.1 明确定位

“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目的是探求新时代农民的教育需求,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建设农民职业素质提升平台,并打造适应农民受教育需求的自我学习框架。

相较于老一代农民,80 后、90 后的农民大多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受教育程度更高、学习意愿较为强烈,且伴随互联网行业发展,对于互联网新技术、新思潮接受速度较快,也具有更多的自媒体使用经验等。在“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方案设计时,应聚焦农民群体,将满足农村社会发展要求与农民个体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农民种植与养殖能力素质、促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借鉴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 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等国家颁布的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及文件,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相关要求,进行具体教育资源的开发[3]。同时贯彻以种植养殖类技能学习为主、以综合素养学习为辅的理念,聚焦自我定位、人格特质、价值观与自我驱动,为农民自我素质提升提供充足的资源。

3.2 划分栏目

在“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栏目划分时,应贯彻文化塑造、技能提升与资源共用的方针,围绕影响农民技能提升的因素,比如学习资源库、政策法律规范、社会热点资讯等进行合理设计。可以将“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划分为微课堂、微互动、微信息。

微课堂主要包括技能提升和实用宝典两个模块,是为农民职业发展提供学习资源、技能指导的课堂。其中技能提升主要以提升“互联网+”时代农民能力素养、工作技能为目的,指导农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习资源提取以及学习规划;实用宝典是聚焦于农民日常生活,为其推送防骗防传销技巧、合同审查技巧、合法维权渠道、医疗保险知识等内容[4]。

微互动主要包括民生难题和发展困扰两个模块,旨在为农民提供自由信息交互的平台。民生难题主要面向农民群体,为其解决生活上的难题并提供帮助,比如住房、子女教育、落户等。发展困扰是面向农民个体,为其生产发展中遇到各种类型的问题提供指导以及帮助。

微信息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优秀模范、社会热点3 个模块,旨在提升农民的人文素养[5]。以农民群体相关时事、热点新闻为重点,为农民解读与其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比如就业创业、工资支付、医疗保险等,同时为其介绍当前农民群体的典型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督促农民不断进步。

3.3 内容制作

内容制作是提升“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需要选择“视频+文本”或“文本+链接”等形式,呈现多层级内容。以《身边的榜样|王洪伟:有了梦想,而且向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文本内容制作为例,在内容制作前,应根据主题特征,围绕新利街五星村村民王洪伟从自学果树种植知识到扩大种植规模,并且主动向村民传授果树种植技术的内容,进行素材搜集、筛选,进而依据特定逻辑顺序进行素材内容的初步编辑,梳理文本思路。在此基础上,依据特定思路,进行素材内容向文本的过渡,最终通过“互联网+”教育培训平台进行发布和推文;在《女大学生毕业后下乡务农 打造农业综合体当上“农场主”》视频内容制作时,需要结合“职业农民”这一主题特征,进行合肥巽风湖职业农民赵九梅的创新种植素材收集筛选,进而结合主题思路,借鉴电视编导标准,进行视频文稿撰写以及审核,确认无误后进行微课视频录制、编辑、修改,确定最终版本后可以直接上传到“互联网+”教育培训终端进行推文。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农村电商——综合缴费与代购代售”模板等内容的制作,从综合缴费与代购代售的重点、10 套综合缴费与代购代售模板两个方面进行文本制作,进而转化为文档,文档编辑成功后上传到“互联网+”教育培训终端进行推文,同时可申请专门的云盘账号,将搜集的模板上传到云端,为“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在“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内容制作过程中,应根据农民群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接受教育培训需求多层次与多样化的特征,除了保证内容种类的丰富与资源总量足够以外,还需要保证内容的实用性、实效性与科学性,即严格保证所提供教育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工作和生活的紧密相联;发挥“互联网+”技术打破时空局限的优势,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就业创业发展机会以及政策咨询;保证教育培训内容来源正规、具有科学依据、无原则性错误,且富含正能量。

4 “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保障措施

4.1 制度保障

在“互联网+”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际,势必需要在广大农村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各部门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农业信息是“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信息资源,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全方位了解农村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农业致富信息的重要窗口。“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开展需要紧密围绕农业综合生产实力,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总体要求,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最终目标,持续深化农业机构制度改革,落实“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责任机制,明确相关部门人员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农业知识、农业政策、农业市场信息等富农信息方面的责任,为现代互联网与富农机制优势互补的农民教育培训网络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方法途径、流程环节进行逐步规范,分层次、分村镇落实特色“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模式,保障“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实效。

4.2 经济保障

当前我国各地“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资金多来源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在“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持续深入发展过程中,经费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必然会阻碍整个“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的进行。各地政府应正确认识“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对于本地农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逐年增加经济支出,为农村基础网络设施建设、宽带普及、教育培训资源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经费支持。同时各地可以引入社会资源,以龙头企业或农村集体合作社为对象,允许其参与到农村农民“互联网+”教育培训中。

龙头企业或农村集体合作社可以提供技术、经济资源,参与培训的农民与其签订合同,学成后入企或入社工作,在解决企业或合作社技术人才不足问题的同时,满足“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需求。除此之外,可解决当前大多数农民,特别是老一代农民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各地可以通过资金补贴等奖励手段,激发农民主动学习的动机,并督促其养成提升自身素质的良好习惯[6]。

4.3 技术保障

虽然“互联网+”时代关于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的资源与技术不断丰富,但是仍然存在针对性不足的问题。因此,针对“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需求,可以在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科技教育平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互联网+”农民教育的电话热线及网站,比如12316 农民热线等。

增设市场信息、本土农情、农业咨询、农业博览、特产经济等实用栏目,并尝试将上述栏目嵌入本土自然资源与环境数据库、人才数据库、政务数据库与生产要素数据库,以视频点播的形式推送,进而能够保证“互联网+”资源惠及到更多农民。

5 结束语

“互联网+”教育培训因自身特有的开放性、丰富性、教育性优势,在满足农民个性化发展以及技能提升需要的同时,缓解教育培训与劳动农民的矛盾。因此,在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基础上,应依托现有农业政务数据库、农业人才数据库、农业重大工程建设数据库、农业生产信息数据库等多媒体数据库,汇集市场动态信息、生产智能信息、农业预警信息与科技致富信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民技能
耕牛和农民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