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迎
(河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大会开幕式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在这个世界中,不同民族、国家的观点、价值和体验等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对话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的本质需要和生存状态[1](P259-42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二者密不可分。在世界文化动态发展、多元共存的背景之下,跨文化教育越来越成为外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此,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语言作为文化间沟通的桥梁,自信地与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实现真正意义上双向的跨文化交际。
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在国家层面上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和总体方案设计,指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高校外语教学在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中应有自己的一份担当,坚定文化自信是外语教育中跨文化教育的应有之义。那么,依托怎样的操作路径,如何在外语教学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母语文化认同和坚定文化自信,成为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以英语类专业“高级英语”课程为例,讨论了依托项目学习的高校外语专业IDEAL课程思政模式的理据、构建以及实施与评价。IDEAL一词本意为“理想信念”,本研究将其含义拓展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抱有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即:文化自信。将IDEAL一词分开解读,其内涵如下:I指“文化认同”(Identification of Culture)、D指“能力发展”(Development of Abilities)、E指“思想提升”(Elevation of Minds)、A指“求同存异”(Appreciation of Differences)、L指“文化沟通”(Link between Cultures)。本文主要回答以下问题:依托项目学习的IDEAL课程思政模式是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模式能否促进学生在跨文化对比中加深母语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这一模式能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共同达成?
1.课程思政的内涵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课程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课程要围绕作为人的整体发展而非知识的积累来展开[3](P55-60),在课程思政的内涵引领下,外语的整体教育观会出现某些修正和补充[4](P52-56),即在语言、思维训练和培养的基础上,价值塑造将成为外语整体教育最重要的一环,形成从掌握语言,经由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塑造价值,最终达到人格至善的整体教育逻辑发展过程。也就是说,在课程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2],涵养家国情怀和高尚品质[5](P59-63),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6](P66-72)。
2.外语教育的本质诉求
外语教育旨在培养对外开放与交流需要的专业人才,因此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教育的本质诉求在于实现从语言学习到文化对话的跨越,实现双向传输的跨文化交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外语人才担当着中国与世界跨文化交际与沟通的重要桥梁作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然而,当前我国外语教育对本国文化的教育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7](P53-55)。此外,孙有中[8](P2-7)指出,作为外语类专业,客观上决定了其教学内容大量关涉中西文化在社会制度、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层面的种种差异。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别可能会使得外语类专业学生在价值观上产生模糊的认知,有的学生甚至可能会迷失方向[9](P12-22)。因而,在外语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的引领变得尤为重要。
综上,只有将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语教育的本质诉求两相参照并有机协调,才能系统把握外语课程思政的本质,更好地指导课程教学实践创新,从而落实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项目学习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
首先,课程思政的实质内涵在于促进教育观、知识观和课程观的改变,其包括知识取向向价值取向的转变、教学向深度学习的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内容的探究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围绕真实、复杂、具体的问题或主题,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展开探究活动,通过一系列个人或合作完成的任务,最终以项目作品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各项能力[10](P412)。因此,项目学习是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可依托的一个操作路径。
其次,外语教育的本质诉求在于实现从语言学习到文化对话的跨越,实现双向传输的跨文化交际。作为英语类专业高年级核心课程,“高级英语”课在课程群中具有重要的核心和辐射作用,特别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升,与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即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同向而行,凸显了外语课程思政是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同生共长的价值体系[11](P15-20,29)。因而,项目学习正是联结课程思政与外语教育二者协同机制的关键所在。
再次,语言教学是一个合作参与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12](P859-870),需要新旧经验之间的良好互动。在这一建构过程中,语言与社会文化机制相互作用。根据Stoller[13](P19-40)提出的项目学习设计的重要原则,以内容为导向,课程思政模式所依托的项目学习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跨文化交际主题。不但关注外语课程学习中的英语语言文化内容,而且关注母语语言文化内容,强调文化对比与跨文化交际,特别是在文化双向传输中从知识学习走向价值和能力培养[14](P4-9),以此来呈现和提升课程在精神引领、文化涵养和学习方法优化等3个维度上的价值。简而言之,以项目学习促进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德育目标的共同达成,在文化对比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母语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2.依托项目学习的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IDEAL模式
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构建了依托项目学习的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IDEAL模式,这一模式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属于首创。项目学习作为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IDEAL模式所依托的操作途径,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是本模式得以落实的关键所在。因此,依据“高级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德育的IDEAL目标,本文设计了对应的IDEAL项目:I—文化认同类项目、D—能力发展类项目、E—思想提升类项目、A—求同存异类项目和L—文化沟通类项目(如图1所示)。
图1 依托项目学习的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IDEAL模式
具体而言,各类项目目标及其内涵如下。
第一,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文化认同是指对本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体验、感受和在心理上的归属感。文化认同类项目旨在引导学生充分肯定、认同且自觉践行本民族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心。
第二,能力发展是文化自信的能力保障。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能力发展类项目关注学生的国家话语能力,即如何用目的语读者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第三,思想提升是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思想提升类项目旨在加深和提升学生在跨文化对比中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第四,求同存异是文化自信的内涵要义。文化自信意味着尊重文化间的差异,宽容异见,求同存异,这也正是中华文化最具独特魅力之所在。求同存异类项目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化间的求同存异,学会理性客观地看待世界多元文化。
第五,文化沟通是文化自信的充分彰显。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只有与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积极交流和有效沟通,中国文化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从而有利于彰显及进一步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文化沟通类项目关注的不仅仅是跨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始终。
IDEAL项目的内容均围绕跨文化交际而设计,旨在依托项目学习促进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德育目标的共同达成,在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对比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项目在课程思政德育目标的实现上各有所重又互相观照、互为支撑,它们共同指向和聚焦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课程思政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者的融合得以实现,最终实现IDEAL目标,即在外语教育中实现价值塑造和理想信念的引领,加深母语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这也正是外语教育的本质意义所在:语言教学是一个合作参与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4](P859-870),需要新旧经验之间的良好互动。在这一建构过程中,语言与社会文化机制相互发生作用。因此,课程思政中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的二者协同机制也正体现了外语课的社会文化建构性。
在课程思政建设引领下,依托项目学习的高校外语课程思政IDEAL模式旨在促进外语课程的整体教育观做出完善和改进[4](P52-56),在语言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上,将价值塑造作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融入外语整体教育,形成从知识获得、思维发展到价值塑造,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知识的价值取向而言, IDEAL模式发挥着目标和内容的双重导向作用。而在项目学习中把目标和内容落实到行动范畴是关键所在。
笔者在对英语类专业三年级的1个自然班2个学期的授课过程中实施了项目学习。在项目学习实施之前,为学生开展了项目学习专题讲座,使学生在对项目学习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展开学习。根据教师和学生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项目可分为结构型项目(项目的主题、内容、方法和成果展示等由教师确定)、半结构型项目(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和非结构性项目(由学生确定)[15](P14-18)。本文依据“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依据前文中IDEAL项目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师生在项目学习中的参与程度的不同,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监控和辅助到学生完全自主的原则,实施了结构型项目学习、半结构型项目学习和非结构型项目学习。这三种类型的项目学习均分为5个步骤来实施:项目课题选定、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实施、项目成果展示和项目综合评价(如图2所示)。
图2 依托项目学习的高校外语专业课程思政IDEAL模式的实施过程
第一,在结构型项目学习中,由教师确定项目学习的目标、主题、内容和项目成果形式及评价标准。针对“公众演讲语篇”一课,实施了结构型项目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传授目标为学会分析公众演讲中词汇、句法、语篇和修辞格的特点;能力培养目标为通过对比分析汉英语言修辞,感悟修辞的艺术魅力与语言的力量,提升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和修辞能力;课程思政即价值塑造目标是学习如何用英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观。针对以上目标,教师选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的外交演讲语篇作为语料,列出了项目学习的驱动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外交演说中的修辞行为包括哪些?他的修辞行为的目的何在?为实现这一目的,他使用了哪些修辞策略?这些演讲传递了哪些中国文化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了为期4周的项目计划,向学生提供了《修辞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作为参考资料,并每周监控项目计划的实施情况。该项目成果是要求学生提交一份《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外交演讲语篇的修辞分析》为题的研究报告。在项目成果展示和评价阶段,依据项目评价表和评价标准,对报告中呈现出来的语言知识的掌握、修辞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在半结构型项目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项目的主题、内容、方法和成果形式。在学习“Middle Eastern Bazaar”一课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了本次项目主题为“动态场景的描写”。本次项目学习的知识目标是从及物性系统视角看动态场景描写的词汇选择。能力目标为学习用英语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目标为在与不同文化对话互动中坚定文化自信。项目成果是面向故宫外籍游客,用英语讲解《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集市的微视频,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大家共同商定了该项目学习成果形式为15分钟左右的英文讲解微视频。项目学习的驱动问题包括:及物性系统由哪些过程来实现?动态场景描写中哪个(哪些)过程占主导地位?为什么?在介绍《清明上河图》中的街衢之景和集市时,为了突出城市的动感节奏应选择哪类词汇?如何描写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安居乐道、乐生旷达的和谐气氛?在半结构型项目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在项目计划制定、实施和评价中教师主要承担促进者的角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选定项目课题,并完成项目任务,直至项目成果展示和评价。
第三,在非结构型项目学习中,项目目标、主题、内容、方法和项目成果形式由学生自主确定。在学习“Mark Twain”一课关于传记的写作时,结合“认知自我,观察时代——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与时代同频共振”这一主题,教师只提供了项目的驱动问题作为参考: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如何?他们如何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他们如何与时代和国家同频共振?今天自己的选择会成就自己怎样的明天?年轻一代今天的选择将会成就中国明天怎样的未来?在非结构型项目学习中,学生逐步成长为项目责任者和实施者,教师则变为了辅助者。项目小组拥有最大的自主性,他们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内容以及最终的成果展示和评价。
笔者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了访谈,随机从5个项目学习小组中分别抽取了3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目的是考察和评价IDEAL项目是否在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提升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他们的母语文化认同是否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得到加深,文化自信是否得到增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否得到了共同达成。
第一,文化认同类项目注重在外语教学中进行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对比,旨在帮助学习者更深层次地观察和思考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认知、认同自己的文化。在“外婆的日用家当”一课的项目活动中,学生们了解了美国黑人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困境,在系列文化著作如《中国人的精神》《吾国与吾民》《西方文化史》和《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的拓展阅读与讨论基础上,他们用英文撰写了2 000字的研究报告,回答了以下问题:“我们是谁?我是谁?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与国家身份认同应该是怎样的?”接受访谈的L同学说:“在项目活动中,我们梳理、思考、检视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质,提升了文化感悟力。这种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特别有助于反观和思考中国文化本来的面貌,从而让我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有了比过去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由此,我更加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文化,同时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第二,能力发展类项目强调在项目学习中通过具体和真实的项目活动使学生的高阶认知思维、提出独立见解和理性表达的能力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他们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他们的文化自信提供了能力保障。《清明上河图》英文介绍微视频制作项目小组同学在访谈中谈到,项目学习使得他们对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A同学说:“在用英文介绍关于宋代都城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时,不但提高了我的英语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介绍中国文化具体知识的同时,更要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我特别期待能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灵魂和审美情趣,也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我对跨文化交际的认识不再仅限于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真正的跨文化交际应是文化间的双向交流。”
第三,思想提升类项目关注学生在学习外语及其文化时思想认知的提升,重点帮助学生坚定母语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价值引领。“马克·吐温:美国的一面镜子”一课的课程内容是传记写作,该篇传记以作家个人与国家和所处时代的同步发展和共同成长为主题。结合传记写作教学目标,项目小组在拓展阅读和讨论了系列著作《朝花夕拾》《读书与做人》《少年彷徨时》和《人生之歌》后组织了班级演讲比赛,题目为“我的中国梦——与时代同频共振”。项目小组Z同学在访谈中谈到:“拓展阅读和讨论活动不但提升了我的阅读能力,也提升了我的思维能力,引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我在阅读中开始慢慢地发现自我并感受到了自我的提升,树立了家国情怀,自己的格局变大了,非常期待自己能够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演讲比赛大大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喜欢和同学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精神世界的交流。”
第四,在求同存异类项目中,外语教师在跨文化教育中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进行文化间异同的对比,理性地看待和接受文化间的差异,在文化对比中进一步照见中华文化的原本面貌,由此加深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与和而不同”这一问题驱动下,项目小组展开了系列著作的拓展阅读与讨论,如《东西方文化与哲学》《论语》《理想国》。之后他们用英语撰写了研究报告《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在访谈中,同学们谈到:“项目学习让我们重新思考了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它无所不在。通过阅读和做项目,我们不仅获得了中国文化的具体知识,更进入了它的内涵层面,更真实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内在的精神和智慧。通过文化间异同的对比,我们看到了文化间存在的是不同而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也由此我们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和接受文化间的差异,能够客观理性地对他文化进行思考和认知,在跨文化对比中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中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提升。”
第五,关于文化沟通类项目,外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帮助学生学会以外语为媒介与世界进行文化沟通和对话互动,坚定中华文化主体性,在沟通与互动中彰显文化自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从而展现中国形象。结合课程中公共演讲语篇修辞分析的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主旨演讲语篇修辞分析的项目。在对这篇主旨演讲语篇进行修辞分析及汉英语言修辞对比分析后,项目组成员完成了题为《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主旨演讲语篇的修辞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他们在访谈中谈到:“这样的项目学习使我们深切感悟到了修辞的艺术魅力与语言的力量。我们的文化自信得以提升,由此更加期待自己能够学会以语言为载体,用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观,分享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
在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和中国文化,希望更多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依托项目的IDEAL课程思政模式作为文化自信在外语教育中的一种践行方式,强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人特别是外语教育者和外语学习者更应该有一种文化自觉,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在世界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背景下的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流中,在更深层次上照见中国文化的原本面貌,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和讲述中国故事时,讲出中国精神,阐释中国文化的内涵意味,传递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依托项目学习为操作路径的IDEAL课程思政模式,在课程教学的跨文化教育中将中华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引领,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相统一,使学习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做到知行合一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