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丁宁
摘要: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精心设计的环境、明确说教育目的以及幼儿自身的兴趣之上的,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科学活动中了解科学、走进科学,启发他们对于探究科学知识的热情。那么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幼儿园与教师们需要考虑到儿童本身对于活动的心理诉求,三到六岁幼儿活泼开朗,爱玩爱闹,富有旺盛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们应当抓住这一点,从生活化、游戏化的角度切入,创设出符合儿童身心成长规律、有趣益智的科学活动。本文将简单分析与解读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科学活动
引言:幼儿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抱有着强烈的探究热情,旺盛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天生的科学家”。故此。在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活动主题、活动内容都应当围绕幼儿本身的天性去设计,避免向小学化方向发展,以启发、引导为主,有目的地培育三到六岁幼儿对于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的研究兴趣。生活化、游戏化特质需要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充分凸显出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需掌握太多科学知识,最重要的是如何激发他们对于科学的喜爱与向往。借助各类有趣的科学活动带领幼儿走进科学殿堂的大门。
一、生活视角切入,激活探究兴趣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幼儿阶段科学活动是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关键期。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幼儿园需要考虑到儿童本身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尽可能从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视角切入,拉近幼儿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让科学知识、原理、现象变得生动、有趣、亲切。三到六岁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当与小学科学教育区分开,跟随课程游戏化的教育理念去开展活动。
举例说明,在开展中班幼儿集体科学活动《水是宝中宝》的时候,幼儿在每日生活中都会用到水,接触水,对于孩子们来说水是十分常见的,那么老师就可以围绕“水”开展科学活动,向孩子们普及有关于生命之水的小知识、小常识,同时引导幼儿,让他们懂得珍惜水源的道理。首先,老师先会对班级幼儿进行提问,借助问题引入活动主题。“小朋友们,老师觉得嘴巴好渴,谁能够帮帮我呀?”当幼儿发现堆在角落的矿泉水后,递给老师,“真棒!口渴了就要喝水,那大家知道我们喝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吗?”鼓励孩子们发散思维,思考水的来源,可邀请几位孩子发言,让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提问、思考的能力。随后借助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播放动画片《奇妙的水》,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生动的动画了解到关于水的一些小知识。“小朋友们,水是不是很神奇呢?大家喜欢玩水吗?接下来老师今天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玩水!”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小实验,孩子们将在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动手进行小实验,分别通过实验认识到水的特点以及水的各种用途,有趣又好玩。
二、组织科学游戏,展现科学魅力
在科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培育幼儿对科学的认知能力,老师需要对活动的内容进行精心设置,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去安排一系列科学小实验、小游戏,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儿童对于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同时也让幼儿能够切实感受倒科学的乐趣与魅力。幼儿园科学活动游戏化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同时通过这种寓教育于游戏中的形式在幼儿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以大班幼儿科学活动《挑战一分钟》为例,在此次科学活动中,老师将会带领班级幼儿认识时间,了解时钟上的分钟,通过挑战小游戏让孩子们真实感受到一分钟的长短,从而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美好品格。首先,老师会和班级幼儿一起阅读绘本故事《弗朗索瓦与消失的时间》,老师会应用到多媒体教学设备讲故事,然后向幼儿们提问:“小朋友们,弗朗索瓦用魔表把无聊的时间都快进了,后来才发现其实那些时光也很有趣、很精彩。那么大家知道一天有多少时间吗?”借助提问引入一分钟的概念。然后,老师将会为每个孩子分发拼图玩具,计时一分钟,当游戏结束后记录幼儿完成的拼图数量。“大家都完成了几片拼图啊?为什么同样是一分钟,小朋友们完成的数量都不一样呢?”启发幼儿思考,随后再开展一次挑战,通过班级幼儿两次拼图游戏的对比,引导幼儿发现:只要抓紧时间,就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紧接着组织孩子们继續挑战一分钟,让幼儿以金鸡独立的方式站立一分钟,让幼儿亲身体验到一分钟的长与短。最后进行总结,培育幼儿珍惜时间的美好品质,同时要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合理分配一天的时间。
结语:
科学活动是幼儿园实施科学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幼儿园在开展和组织科学活动时,应当遵循课程游戏化的准则,强调科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感受乐趣,收获知识,提高认知,全面成长。幼儿教师可以挖掘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素材,以游戏活动方式帮助幼儿树立科学探究精神,提升科学素养,实现多维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兴菊.生活化、游戏化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的解读[J].神州印象,2019(04):206+208.
[2]董跃.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3(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