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启文
点和线是构建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点和线的知识是最基础的几何知识,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学懂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学习和研究几何知识的方法。
线段、直线、射线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直。它们都是在直线上有一个点、两个点或没有点所形成的不同图形。因此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在点点画画、比较的活动中学习它们,把它们联系起来。
教学一开始,教师可让学生在草稿本画一条2厘米的线段(归知),画好后让学生自己检查一下画对了没有?(两端有没有点,用尺子量一量是不是2厘米)接着教师出不6条线:①——② ③ ④ ⑤⑥ ,然后提问学生:你能把这6条线分为两类吗?(能!①③⑤分为一类)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直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直:—— 。接着问:刚才我们画的线段,像其中的哪一条?(第3条)为什么?学生争先发言,经过教师的引导和条理,可得到:它的两端都有点。(师:我们把它叫做端点),有2个端点。从左向右看:有始→有终,从右往左看也是:有终←有始,因为它是有始有终的,就能量出它的长度,所以线段是有确定的长度的。经过发言和讨论,便有这样的表格式板书:
图形 名称 端点 起止状况 长度是否确定
线段 2个 有始有终 确定
形成一个学习和讨论的项目。接着再让学生举例: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看成是线段?(尺子的一条边,黑板的边,课桌的边,篮球场的边,……)。
接着再问:像图形⑤的哪种线,在生活中哪里见过?(学生经过思考后便回答:灯光,电筒光,探照灯光,太阳光……)教师用电筒光示范讲解:光源点(电筒小灯泡)发出的一束光线中的一条,就是这种线,它叫做射线。它有什么特征呢?请邻坐两人按照刚才“线段”的学习讨论项目商量研究,抽生提问(或抽生板书讲解)便得到按照讨论项目顺序的板书: 射线 1个 有始无终向一端无限延长 不确定。
学完射线后,教师便介绍:像图形①这样的线就是直线,直线有什么特征呢?就让学生按照“线段”的学习讨论项目逐一发言讨论,便得到如下对应讨论项目的板书:—— 直接 没有 无始无终可向两端无限延长 不确定。
为了巩固这些知识,可让学生作如下的练习: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有一条线段长7厘米。( )
(2)有一条射线长14厘米。( )
(3)因为直线可以两端无限延长,射线只能从一端无限延长,所以直线比射线长。( )而且直线的长度肯定是射线的两倍。( )
在认识了它们的特征以后,可引导学生在点点画画中理清它们的关系。首先让学生在草稿本上任意点两个点,然后通过这两个点画一条直线,学生画完后,再让他们画第二条,第三条,同学们都画不出来,这时可能有学生提出(如果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可有意提出):我把两个点画大一点,线画得细一点,我可以画两条:[·][·],这时有的同学会发笑,有的同学议论起来了:大点实际上是许多小点汇集的,所以它不是一个点细线有头发丝细吗?电视上说头发丝还可以分解得更细;画点就画点,画线就画线,画什么大点小点,分什么粗线细线,……这时教师止住同学们的议论,认真地说明: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几何知识的时候,点是没有大小的(如果点有大小,它就不是点,而是面了);线是没有了粗细宽窄的(如果线有宽窄粗细,它就不是线,而是面或体了)。所以,通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并且提问这两点之间是什么图形?(生:线段),从而得到:直线上两点之间的图形叫做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份。
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那么只过一点又能画几条直线呢?让学生画画看,学生画好后争相发言:我画了5条,我画了9条,……教师问:到底能画几条?(生:无数条),从而得到: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教师用图形引导让学生观察: [·] ?[·][·]从而得到:这个点把通过它的每一条直线都分为两部分,即两条射线,所以射线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画了直线,再来画射线,让学生在草稿本上从一点開始画射线,学生画后都说:从一点画射线,可以画无数条。这时教师让学生只保留其中的两条,其余的都擦掉,得到: ,教师问:这是什么图形?(生:这是角),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得到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就是角,并给角的各部份标上各称:顶点 [边][边][角] 。
练习:
1.在直线上每两个点间都是一条线段。下面的图形共有( )条线段。
2.从一点每引出两条射线都组成一个角。下面的图形共有几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