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话后面加上一行脚注

2021-12-16 04:20张楠楠
博览群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巨灾老师

张楠楠

仲夏六月,所从教学校毕业的小朋友发来集体照,说那天是孙老师上退休前的最后一堂课;一个月后回北大参加讨论会,收获了孙老师签名的这本《珍惜——跬步集续》,蓦然发觉孙老师和我们已经有二十年的相互陪伴。这种陪伴渐次成为习惯,让这个夏天课堂隆重的告别和《珍惜》文集的出版显现出相互契合的特别意义,也激荡出很多回忆和不舍来。

二十年前的秋天踏入园子时,孙老师是北大风险管理与保险系的系主任。有一次系里牵头组织海峡两岸保险论坛,有多家中外院校和保险公司代表参加。这是01级新生入校后参与的第一次较为大型的学术活动,博士新生和硕士新生共同组建了论坛志愿者队伍。初为志愿者,发现我们有太多需要向前辈老师们学习的地方。当时论坛筹办和举办地点在北大西北方向的达园宾馆,距离学校有段距离,但每次当我们风风火火骑车或坐公交赶到时,发现住的更远的孙老师早已来到现场,正在翻看前一天打印的一摞摞会议资料,并和老师们梳理当天的流程计划。因为有些论坛所用资料是国际保险公司提供的,需要进行中文翻译,对于当时并不多见的许多英文专业词汇,孙老师都会叮嘱我们多方查询力求翻译达到精准。论坛结束了,我们学习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包括很多好的意识和习惯,例如无论是参加会议还是组织会议,学会了留出更长的时间提前到场准备;衣柜里也开始储备正装以适应严肃交流的场合;查生词的习惯更加深入骨髓,尤其对于不熟悉的专业词汇几乎有了搜遍所有相关教材进行比较的强迫症……

一年级在丰富的公共课和课外活动中结束了,二年级时候开始上专业课。其中一门是孙老师开设的《保险学专题》。这门课授课方式新颖且充满压力与挑战。老师要求我们寻找经典论文进行研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经常打断并现场提问并让我们现场做出解答,同时她也要求同学们互相提问。之后,老师会对整个过程做出点评,包括选题、所讨论问题的背景与理论含义,甚至语言表达的方式等。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求我们自选题目做小组报告,以训练我们对“好问题”的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及表达能力。有一次,我们组展示的内容是巨灾期权。我们很兴奋地搜集、整理了资料并自认为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展示完之后,孙老师除了火眼金睛地提醒我们图上遗漏了数字单位之外,还就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虽然年代有些遥远,但依稀记得孙老师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现实中巨灾风险的处理方式有哪些、巨灾期权市场的种类和交易量如何,各国对巨灾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情况是怎样的……面对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当时脑门冒汗,感觉自己一下子从“胸有成竹”变成了“准备不足”。不过,经过一学期这样的严格训练之后,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仅学习了如何提高文献搜索与消化效率,学习了如何进行群组分工与合作,也学习了如何自信清晰地表达学术观点、同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分析与回应。

两年之后,我也成为了一名教师,越来越体会到这堂课对于我职业生涯的影响,越来越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例,除了基本运作机制,知识点的背景信息,包括演进过程、外部环境等等都需要“演讲者”有更为透彻的了解,它们会帮助我们理解“它是什么”,还会帮助理解“它为什么是这样”。而如何实现这些?就需要更加主动积极地开展专业化阅读。回想起一入校,孙老师就为我们指定了一系列中英文经济学、保险学的经典教材和期刊等。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感兴趣的,且能够深入展示的专业主题,又通过所遇到的问题和疑惑找到了更多关联性阅读资料,最终通过课堂的交流拓展了学术视野,使得对每门课程的学习更加深入和立体。

二年级的上半学期在热烈的学术讨论和专业课学习中度过了。学年过半的时候,忽然一切按下暂停键。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出现,学校停课采取封闭式管理,老师同学见面变得不容易起来。那时候孙老师担任学院副院长,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还要处理一些管理事务,比以前更加繁忙。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能收到孙老师在早上五点多钟回复的邮件,邮件里一如既往的是对投稿稿件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见,还有关于毕业论文选题的建议和反馈。校园解封的时候也是博士生毕业答辩的时候,有天早上送师兄师姐的论文去孙老师家里,发现孙老师在边锻炼边听英语新闻。我特别惊奇地问老师,您英语那么好了还需要这么努力吗?孙老师笑着说,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持之以恒。当时待在几个月没课的校园里有些懈怠的我,又一次被孙老师深深打动。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懂得,把任何一件事情做好都不容易,天赋加上努力,结出的果实才会闪闪发光。

作为学生,大部分的我们都只是在某一个阶段待在孙老师身边。但很庆幸的是,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严谨专注、鲜活生动、热情幽默的学者、老师和大朋友形象。我自己很庆幸也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多时候能感受到与老师的历史空间出现神奇的重叠,譬如上《国际风险管理与保险》课程与同学们一起查英文专业词汇的时候,譬如在同学的论文文档上开启密集修订功能的时候,又譬如在校园里参与新冠疫情防控值班的时候……其实无论是在当年的课堂上还是活动中,孙老师都没有刻意告诉过我们,但我们却从她的身体力行中学到了这些:要珍惜和感恩拥有的一切,多问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要有积极向上的目标,也要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去坚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完善自我也愿意帮助他人进步;要有开放包容的心胸,不惮于交流、碰撞和接受新事物;要不怕困难,敢于面对挫折,让自己变得勇敢坚韧;要有责任心,要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自身感到幸福……

非常高兴看到《珍惜》文集全方位展现了孙老师在工作生活中为大家带来的正能量,以及多年积累的系统的专业观点。二十年倏忽而过,今天学生已长到了老师当年的年纪,校园里蹦蹦跳跳的新同学在当年可能还未出生,但知识、智慧、力量和爱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一代人。就像《珍惜》这本书收录的七十余篇文章和一百多张图片,以及未被收录的文章与图片所展现的那样,珍惜、传承,努力奋斗,是北大与老师们教给我们的职业精神,也是每个普通人的成长秘诀。新的阶段开启了,孙老师在《珍惜》后记中写道:“虽然对所熟悉的校园生活有万般不舍,但内心,其实也充满了对退休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我们愿意在这段话后面加上一行祝福的脚注:不舍过去,温暖记忆永驻心底;分享未来,崭新阶段依然精彩纷呈!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学院黨委副书记。)

猜你喜欢
巨灾老师
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巨灾债券,只为解决“1%”(财经问答)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从台风灾害赔偿看巨灾保险的“宁波模式”
六·一放假么
中国巨灾保险制度构想
追老师
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