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碧琼, 唐松林
(1. 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长沙410082; 2. 湖南文理学院 师范学院, 湖南 常德 415000;3. 湖南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教师〔2018〕2号)强调:“在师范生和在职教师中广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注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1]然而,在“城市镜像”下的乡村教师培养中,很少有学校把公费定向师范生的家乡、家族、村落、习俗、神话、歌谣与艺术品当作教材,以此唤醒他们的生命故事,追寻意识中的材料;没有将父辈的辛酸与过往,留守儿童的期盼与未来,融入他们的心灵与人格成长中。“现在的乡村教师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已经完全异于乡下人,失去了灵魂的归依,回不了赖以维系的精神家园。”[2]也就是说,乡村教师培养忽略了公费师范生的乡土记忆、他们与乡村社会的天然联系、乡土文化的衍生力量与营养源泉。其结果是,不仅乡村教师寻根意识淡薄,家园意识缺乏,文化自信与责任担当不足,而且“乡土培养出来的人不能再为乡土社会所用”[2]。所以,本研究指向的是培养具有乡土情怀、在地化教育能力的乡村教师。这是寻根教学的目的,也是本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根”是一种潜在的乡土记忆
“根”是一种人类乡土记忆,是一种个体与群体的生活史。它记载了儿时的经历、经验和生命故事,是对父母、家族、乡土情感的凝聚,是对家乡自然、人文与历史认知的沉淀,是个体从自己生存源头生长出的民族文化的根系。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曾说:“个体生活历史首先是由适应他的社区代代相传下来的生活模式和标准。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能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3]生活在一个区域的人们,其目光自然聚焦于乡土,其对乡土人文山水、神话传说与古朴民风的生命体验,内蕴着中华民族的信仰、价值与传统,彰显着万物本源、宇宙法则与人性光辉,并将其凝聚在自己的人格与精神里,形成独特、稳定的道德生活模式。
(2)“寻根”是乡土记忆的追溯与唤醒
寻根是追溯血缘、祖籍、宗族、乡土文化根源与度量民族自我形象的努力,是对自我生命源头与乡土文化之根的回溯、发现、保护与建构。它通过回溯自然、文化与历史,倾诉自己刻骨铭心的生命故事,感动与唤醒身边的人事与世界,揭示维系父辈生存与人类繁衍的迷团;缅怀祖先不断觉醒、不断前行的曲折历程和心灵轨迹,牢记乡土中国在现代化征程中的艰苦卓绝与悲壮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基本信仰、传统文化与社会道德,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实意义。
(3)寻根教学是一个历史的、乡土的生命教学活动
寻根教学旨在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立足乡土自然、文化与历史遗产,回溯深厚的乡土记忆与宝贵的历史遗产,不断唤醒未来乡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的生命意识与乡土记忆,以此培育“爱思想、爱乡村、爱儿童、爱教育”的乡村教师。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寻自然之根,回忆、感悟与欣赏家乡那孕育了生命的田园风光、山水湖泊等自然环境,领略大自然的变幻莫测与瑰异奇妙;二是寻文化之根,寻找那最原始的、潜移默化地熏陶与滋养了生命的亲情、乡风与习俗,揭开沉淀于个体记忆里的生命故事与村落民情风习中的原初精神,体悟人生的艰辛与命运的跌宕起伏;三是寻历史之根,在公费师范生培养中,师生共同挖掘洒播在民间的乡土人文遗产与历史积淀,见证历史长存的活水源头,解读乡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为乡土文化续存不断创造新的生长点。
(1)养成乡村教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公费师范生是生于斯、立于斯、成于斯的乡土性存在,骨子里根植深厚的乡土文化基因、民族精神与文化繁衍的力量。“宗族文化或传统信仰,……,使他们觉得人生是有价值和目的的。”[4]寻根教学将唤醒公费师范生的乡土经验与历史记忆,促进其主客互动,形成多元文化视角,对文化遗存、民俗活动、表演艺术、知识技能、节日庆典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保护、融合与创新,提升其家乡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与责任感。
(2)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传承与创造的素养
乡村教师是一座连接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桥梁,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成分和载体。寻根教学以现代性的眼光,把人类文化精髓融入乡土文化理念之中,重新聚焦、审视公费师范生的家庭家族与乡土世界,观察天道自然规律,明晰耕作渔猎时序,理解乡村道德伦理风尚,吸取乡土自然、文化与历史的特色营养。它创造性地借助科学方法,守望乡土,联结现代,在挖掘、反思与改造乡土文化的实践中,回味乡土人文故事与乡土历史的浑厚悠远,领悟中华民族的生存之根与灵魂精髓,形成对多元乡土文化的理解、洞见、遗产开发能力与情怀。
(3)助力乡村扶贫防返贫与文化振兴
乡村教师是乡土社会的良知与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脊梁。扶贫防返贫与文化振兴的关键是乡村教育,其主体力量是乡村教师。寻根教学是现代文化与乡土文化融合的加速器,是乡土文明与基层治理最好的辅助教材,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与渗透力。它通过“兴观群怨”,可明志向;通过“助名教而翼群伦”,可布教化;通过“观风俗盛衰”,可善民心。“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史记·太史公自序》)寻根教学能从祖传家宝里读懂血浓于水的亲情,从民俗文化里感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从民间故事中看到老百姓心中民族精神永立的丰碑,以此熔铸民族记忆与家国情怀,诊治传统文化中的陈腐与糟粕,顺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的时代潮流,焕发传统文化新的生机和活力。
然而,目前的寻根教学有违“创造即生命”“历史即生命”“记忆即智慧”“家族即民族”“天、地、人合一”的宇宙观与人类学原理,还停留在经验的、被动的、形式的,甚至浮躁的层面,出现了崇生与逐利、保护与殖民、创造与毁坏等悖论,忽略生命意识的回归与乡土文化资源的价值,无法唤醒记忆、保护遗产、超越传统与续存文化。
寻根教学的核心价值或目标,在于寻生命之根。它蕴含“历史即生命”“记忆即智慧”的人类学规律。它要求寻根教学启发公费定向师范生对自己血缘的追根溯源,学会凝聚与呈现个体生命的历史与关系形式,把握乡土文化的存在样式。“乡土文化中的一家一派,一人一事,乃至一篇一章,一则格言,一曲一歌,一帧一画……,都是巨大的非物质遗产与精神财富,是文化创新的灵感与源泉,使人回味无穷。”[5]它激起乡土生活蕴含的一些永恒共通的人性纠结与恻隐之心,敦促人们改变愚蠢顽劣,重归故里,服务本土,热爱世界。肖川认为,“生命”不仅仅指“人之生命”,更应该关涉一切“有生之命”,如动物、植物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生命[6]。寻根教学将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的理念与价值,内化为乡村教师人生价值的强烈意愿和行为动力。这样的价值取向,才能使“各种个体生命都通过他们与其他周围的环境、与其他人、与各种事物的关系,而得到无限的丰富和充实”[7],才能使人在寻根之路上不会迷失自己。
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当前的寻根教学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未能触摸乡村教师成长所依赖的、凝聚着他们酸甜苦辣的生命根系,无法领悟古人扎根于土地的、无法割舍的乡土情愫,容易使寻根教学演化为商品“拜物教”。这主要体现为:一是存在认知误区与价值偏差。笔者调研发现①,在“寻根教学为了什么?”的选项中,教师卷显示,为“生命、课题研究、精准扶贫、挖掘特色”的选项,分别为12%、34%、37%与23%;学生卷显示,为“生命、课程任务、乡村振兴、家乡繁荣”的选项,分别为11%、44%、35%与43%。也就是说,大多数人是因为“课题研究、政治任务、为特色而特色的文化任务的安排”等外在要求而寻根,使寻根教学逃离本质,出现利益遮蔽生命,为功利而寻根等现象。二是存在形式主义与“花架子”的问题。寻根教学出现形式大于内容,草率地树样板,粗暴地立项目,情绪化地搞示范等现象;认为创作几幅艺术品,搞几次乡村联谊活动,就是寻根教学,这是对寻根的误解。没有记忆深处的自我溯源,绝不可能明晰寻根的意图与本质,难以把乡土发现和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寻根的道路会越来越狭窄。
寻根教学暗示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即国家”“家族即民族”的学理,其教学内容需要从血缘关系与家族道德入手,搜集、整理和发扬家族文化之根,挖掘乡土中国蕴含的博大精深的生命智慧和文化宝藏,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活生命力[8]。我国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具象,是血缘秩序的表征,折射出中华民族的血缘家族关系。“孔子的‘仁’从血缘孝悌中发凡而来,是家族文化的源头;儒家的‘礼’与‘仁’相辅相成,中间的纽带就是血缘。”[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明确指出:“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10]通过寻根教学,我们能理解、继承、利用与创造优秀文化遗产,以此达到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社会良知、重塑乡风文明之目的。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带着一种寻根的权力意识,在寻根的潜移默化过程中,出现了学术殖民与文化殖民、宏大话语遮蔽生活叙事的现象,导致了教师不自觉地以一种西化与固化的眼光,去看待、分析或评价乡土文化,使寻根教学过程带有固定的规范与程式,有明显的西化特征。目前,寻根教学的内容主要体现三个特征:一是文化输入而不是历史挖掘。调查中有教师和公费师范生反映,“地方高校一般是采用送教下乡,送壁画进村,送演出进村,很少有深入的调查与思考”。二是蜻蜓点水而不是乡土记忆的唤醒。“我们一般到现场待三天左右时间,主要是拍照和写报道,很少甚至基本上不给农民讲述自己与祖辈故事的时间,写报道投稿宣传花费时间最多。”三是课程形式化而不是系统思维培养。目前,公费师范生与寻根教学有关的课程开设很少,缺乏寻根理论与实践案例方面的系统课程。调查显示,目前“没有任何相关课程,主要是相关讲座,次数也很少”。有个别学校开设了相关选修课,但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训练。寻根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由于缺乏对乡土的深入了解与深度剖析,也没有引导公费师范生对自己的家庭、家族与乡土故事进行深度挖掘与追忆,无法唤醒他们找到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起到扬善抑恶、匡正民风、改造社会的作用。结果,公费师范生与乡土文化一道,在飘摇与浮躁的氛围中,无法找到生长的着落或根基,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文化乡愁与情感失落。
寻根教学蕴含着创造即生命的绵延,以及天人合一的理性,最关键的一点是让人体验到天、地、人共存的安全感与美感。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让公费定向师范生获得一种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感、尊严感与使命感,养成一种对世界与乡土的崇敬、虔诚与热爱之心;在传承文化遗产的教学过程中,创造新文化以摒弃糟粕,绵延传统。但创造的文化能否绵延传统、光明未来,既需要未来乡村教师的主体创造与使命意识,更需要心存敬畏与审慎的态度。“一种民族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之中,在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外界影响之下,必然会出现传承与变异的同步双向过程。”[11]这就意味着,寻根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文化传承,而且是防止文化变异甚至文化断裂,即防止民族文化的衰弱和被摧毁,防止民族精神家园的衰朽和倒塌。寻根教学要致力于唤醒公费定向师范生对传统劣根性的警觉,在回归传统与确立自我中,了解如何借鉴现代文明成果,剔除传统文化中的陈腐与糟粕;同时,在对传统文明的留恋与自省中,审视与批判现代文明,促进乡土中国更加理性与稳健地向现代转换。
但是,课题组调查发现,在创造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是创造的过度。现今对乡土文化的过度创造、越位、篡改,毁掉了传统乡土文化。“‘毋太过’是儒家和道家的格言,不及比太过好,不做比做得过多好。因为太过和做得过多,就有适得其反的危险。”[12]二是创造的不及。没有寻根主体的塑造与主体精神的张扬,公费师范生就无法触摸自我之根,也就无法引导农民探寻乡村与民族之根。也就是说,没有本土农民参与的寻根,不是真正的寻根。甚至有的寻根者找到的是已经腐烂的文化之根,它们散发出一种没落沉浮的生存气息。因为,有些以地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甚至是顽劣的,根本不能承担民族未来发展的重任。其结果是加剧了文化的蜕变与断裂现象。“农村人与人之间的传统联系正在解体,现代联系又未建立起来,由此形成了低度社会观念的村庄。”[4]
笔者试图从追寻血缘与记忆出发,引导公费师范生领悟乡土社会“血缘”与“地缘”的历史进程,搜索课程文本中的乡土痕迹,把握传统文化孕育的社会基本规则与伦理道德,建构乡土文化与民族传统的整体生命意识与人文精神,增强其乡土文化自信、自豪与自觉,提升其建设中国乡土的影响力、感召力与创造力。
在寻根教学中,教师要力求从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转向,让生命穿透时空,联结多元,走向博大与深厚,这是生命的基本样式。它既浸透个人的生命秘密,具有个人性,又彰显一个民族的精神反思与文化建构,具有民族性。“如果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话,会发现它一直生活在充满记号的世界里,他所生活的群体、组织和集体越庞大、越复杂,这个世界就越丰富、越复杂。这些记号为人类开发‘世界’,使之象征化并唤回它。”[13]这需要公费定向师范生学习习惯的改变,需要他们对寻根的心理认同与接纳,需要他们建立主体意识、生命意识与生态意识,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引导。
(1)忆家族
公费师范生本身就是一个乡土文化实体与载体。他们身体里流淌着家族与家乡的人文血脉,携带跨越时空的血缘关系与家族情结。贺雪峰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自己人就是血源性的宗亲关系,也就是我所说的认同与行动单位中的宗族、小亲族。”[4]雅斯贝斯认为:“历史是记忆,我们不仅懂得记忆,而且还根据它生活,如果我们不想化为虚无,而想获得部分人性的话,历史就是奠定了的基础。”[14]所以,寻根教学要引导公费定向师范生回忆自己的血缘与乡缘关系,讲述祖先筚路蓝缕的艰难人生,诠释尊严若神的家训家规。“领悟孝悌为本、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律己助人等家谱家风,缅怀家庭器物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关系文化等传统精神。”[15]
(2)究问题
对人生问题、社会问题的发现与纠结,才是真正的寻根。公费师范生对父母和故土的存在与历史有天然的关切,但是他们并不明晰父辈们最关切、最痛苦的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从而无法获得乡土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满足,无法建构乡村教师应有的忧患意识与使命意识,更无法从乡土中获得荣誉感、自豪感与归属感。所以,寻根教学引导公费定向师范生努力觉察与感悟父母和故土面临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容易打开他们记忆、情感与思想的闸门,很容易“在村庄内获得人生价值与村庄认同,成为他们生命意义的组成部分”[4]。他们就会与乡村发生精神碰撞与灵魂互应,认为在乡村有大显身手的空间,形成一种历史感与乡土感,从而与乡村交融成统一的精神共同体。这对于解决当今乡村振兴中所面临的人的素养问题与文化困境非常有意义。
(3)谈预期
寻根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公费定向师范生在洞察家乡文化、社会与基层治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策见解、行动框架与结果预测。“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被教师的‘无知’与‘求知’推动着发现自我,开始了有效的自我教育之旅。”[16]因为公费师范生刚离开父母与家乡,他们萦绕于脑中的,都是家乡的亲人与山水人文,忧其忧,乐其乐,这就是他们的乡土情结与生活面向。他们作为未来的乡村教师,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影响力与家乡情结,容易影响邻里乡亲,乃至整个村庄的人们,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与领导力量。它使自己或周围的人感觉到,只有像他这样活着,才是有价值与有意义的生活。当然,这种预期不完全是精神性或意识性的,还有一些物质性与结构性的。对于一个乡村教师来说,一旦他的预期与行动得到民间认可,就是一种社会文明或风气。诸如修家乡博物馆、编写村志、恢复民间艺术,以及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这样将带动很多热心人义务参与,并与之形成一个文化整体,从而使所有人乐意在村庄实现自己的生活意义和生存价值。
寻根教学要求公费师范生既要有追寻历史的自觉,又要防止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这就要求他们对乡土人文遗产格外地敬畏、看护与恪守,揭开乡土历史之谜,理解家文化中的器物载体与精神内核,讲好家乡故事,传播乡土声音,繁荣中国精神,从而使自己感受到传承文化与诠释文化的高贵。
(1)续传说
唐朝魏征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代《谏太宗十思疏》)这种既形象又深刻的思想表述,道出了寻根教学的真谛。经过父辈们口耳相传的许多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虽然没有固定的文字记载,但它们深深地留在人们儿时的记忆里,历久弥新,最终化为根深蒂固的乡土文化基因或文化符号。洪明在《郭齐勇访谈录》中指出:“这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7]寻根教学要求公费师范生通过倾听、对话、搜集与阅读家规家训、名人名事、神话传说、民歌民谣、民间风俗等相关文化内容,分类、整理与分析社会习俗、节日、宗教、制度、历史、信仰等方面的文化特征,挖掘隐藏在阅读材料背后的文化意义,使其学会平等地衡量不同的文化价值,建构多元的文化理解框架,养成综合文化素养与文化创新技能,让“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在对话关联中互为主体、彼此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在知识体系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18]。公费师范生将自身内在的乡土文化体验,通过表情、肢体语言、口语、书面语等多种表达形式,进行反映、描述与创造,从而明确中国人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最终成为可以影响他人的人。
(2)易风俗
风俗是历经持久的乡村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诉求与精神面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与传统的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节日风俗、婚丧嫁娶、祭祀礼仪及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是“乡风文明生长的丰厚土壤”[19]。所以,寻根教学要结合公费师范生的学科知识,唤醒其对乡土历史与关系的认同,培养其最起码的文化教养,传诵满足个体娱乐休闲的精神需求,给民间生活增添色彩。一是赋予民俗活动以新的内涵。在特色各异的说书、大鼓、祭祀、戏剧、舞灯、赛龙舟、踩高跷、祭祖、族戏等活动中,诠释与发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社会“常识”,自觉实践其中蕴含的做人道理。二是弘扬乡村新的社会风气。民间乡土的神话、风尚、言训、名人、故事,是家传户诵之学,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它在集体无意识下,世代相传,凝聚为群体记忆与文化实践。
(3)固精神
乡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同质同源,有民族原有的文化根系与精神内核,蕴含在传统思想、文字、语言、艺术、民俗等文化形式里,构成中国文化的整体。以国学经典建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语境,使公费师范生从孔子那里感知塑造君子人格的黄金法则,从道家那里学会顺其自然与圆融超越的人生哲学,从释家那里领悟因果关系与慈悲为怀的处世力量,最终养成一种中华民族素养和文化气质!但历史环境的局限性和现实环境的残酷性,往往造成了“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残酷现实局面,这是一种商道有余但人道不足的表现。因此,寻根教学在于使公费师范生品味传统精神的内涵与魅力,做有志之人,做孝悌之人,做勤奋之人,做节俭之人,做仁爱之人。这是在“民族文化语境”中进行教学的一种“无心插柳”之举,是绵延民族之根、重塑民族之魂的重要方法论。
寻根教学不是简单或肤浅的乡愁与复古,而是引导公费师范生站在人类文明与命运共同体的高处,思考中华祖先的命运与历史,审视祖先的智慧与缺陷,建立“彼时”与“此在”的融通感应,领悟乡土中国与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1)著教材
公费师范生培养的教材要有意识地引入大量的传统文献,介绍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经典名章、诗词歌赋、风俗习惯、人情世故、文化遗迹、名人故事及轶闻趣事等知识性内容;引入传统节假日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题和素材,引导公费师范生学会对古文、诗词、书法、曲艺、武术、棋类、国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课程化选择、加工与创新,鼓励他们大量阅读历史文化名著、名篇,并整体把握、分析、欣赏、表现与创造,以促进其理性思维发展与融会贯通能力的提升。除了文、史、哲、艺术等通识课程以外,学校也要加强师范技能课程与艺术技能课程的整合,让公费师范生学会权衡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的关系,实现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变、乡土与世界的协同联动与生命超越。
(2)挖语境
英国学者威廉斯有言:“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20]各学科中的概念与理论之间,有深厚共通的哲学源头与千丝万缕的理论联系,其背后潜隐的人文历史源头和哲学思想,值得挖掘和玩味。寻根教学中的语境挖掘是在公费师范生各门课程教学中,探寻与开发内隐的、生活的、历史的、关系的、存在的生命之音,是一种随境或联景的教学表达形式。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寻根教学必须保持自己日常生活的价值与定力,从深远的乡村历史关系与记忆表象中,说着与做着祖先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触摸民族信仰的文化至柔属性。“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书法、绘画、太极、音乐等传统艺术,是传统文化的具象与表征,包含着生活教育的诸多主题。”[21]
(3)激创造
寻根教学通过追寻记忆与语境挖掘,引导公费师范生理解、形塑与丰富自己的思想体系,提升自己的哲学思辨与实践智慧。结合课程特色,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英语课堂组织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典型节日、风俗习惯与文化特色;语文课堂探究文字、词语和方言,挖掘及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人物与思想;思政课堂挖掘仁爱、孝悌、宽恕、诚信、礼让、正直、自强、厚德等传统文化中的永恒价值与思想;师范技能课堂引导师范生开展寻根教学的创意设计,如开发地方文化特色课程设计、校园特色乡土文化活动设计、各科乡土文化内容选择设计等,以此引发公费师范生内心深处的寻根冲动与自我想象力,学会将乡土知识与更广泛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演绎特色文化传递出的精神含义,使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国际潮流。
综上,万物是联系的,天地人是合一的。由于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教学偏重学科知识课程中客观的科学概念与理论体系,与日常生活严重脱离,学科专业与历史的、地域的乡土文化的整体性与完美性,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寻根教学结合乡土文化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界的生命律动与变化规律,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发现自然界的万物对人类的影响,在自然体验中形成对大自然的归属感”[22],以教学语境挖掘事物与生活的概念、属性、信息与情感,通过学生内在的记忆与经验联结,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本质是本能力量与乡土历史的、关系的生命力量的联结、交融与发展,形成生命的“天人合一”气象。
注 释:
① 2020年6月,我们进行了 “湖南省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发展关系的现状调查”,这是唐松林主持的湖南省社科评委会重大课题“以教师组织社会:农村学习型社区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本次调查的对象为湖南省乡村中小学校长和中小学教师,收到有效调查问卷1 000多份,并对多名乡村一线教师与校长进行了访谈,形成了相应的调查报告。本文中所提到的调查,都是指本次调查,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