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爱秀,刘勇,刘梅,郭建军
(日照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山东 日照 276800)
星鳗(Astrocongermyriaster),别名海鳝,康吉鳗科星鳗属,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以及日本北海道以南海域,朝鲜半岛海域,属于海底石缝洞穴寄居性鱼类,一般不作长途洄游。星鳗体呈长圆筒形,一般体长30~60 cm,体质量300~700 g。星鳗无鳞,皮肤光滑,以小型鱼虾蟹为食,性情凶猛,贪食,昼伏夜出,喜流动水,在清洁无污染的水域栖身。鳗鱼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多肉少刺,极具滋补功效,深受人们喜爱。星鳗在南方一般是室外池塘养殖,现介绍星鳗室内水泥池越冬养殖技术。
水泥池位于养殖车间内,面积40~50 m2,池深1.1~1.5 m。配有蓄水池、高位水塔、鼓风设备、越冬所需燃气锅炉和电加热棒等,还需配备加工饵料的粉碎机、饲料搅拌机等。
来自海捕野生鳗苗,体表无损伤、体色正常、活力好。鳗鱼体质娇嫩,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擦伤,感染细菌性疾病,入池后要用抗生素全池泼洒药浴。鳗鱼喜欢光线较暗、有隐蔽物的环境,养殖池内应根据苗种密度放入适量的灰色PVC管(长80~100 cm、直径11~15 cm)。PVC管供鳗鱼摄食结束后游到管内隐蔽。
鳗鱼的生存温度为5~28℃,适宜生长温度为19~25℃,水体必须用锅炉或电加热棒升温,保障鳗鱼顺利越冬。
池中的自然水温降至7℃左右时,开始用锅炉或电加热棒加热保温。因燃气锅炉费用较高,越冬池水温一般控制在6~7℃即可。
越冬池的水温相对较低,放养密度大,每天要及时换水,日换水量为池水量的80%,并定期测量池内的各项水质指标,确保水质正常。鱼苗摄食量小,可定期投喂活草虾和鳗鱼专用配合饲料,增强苗种抵抗力,每2~3 d投喂1次。
当自然水温达到8℃以上时,鳗鱼越冬结束,开始进入常温养殖阶段。
鳗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将新鲜的小杂鱼、虾、蟹等用粉碎机处理成鱼泥状,再按一定比例加入鳗鱼专用饲料粉、淀粉、海藻酸钠,搅拌均匀后投喂。夏季温度高,饵料容易变质,加工后要立即投喂。
饵料应充分搅拌均匀,软硬适中,团成球状,放入养殖池内专用饵料筐中投喂。每池一般放1~2个饵料筐,日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3%~10%,每日05:00(日投喂量的60%)和21:00(日投喂量的40%)投喂。根据养殖池的水温、水质、天气情况及鱼苗生长情况灵活增减饵料。观察各池的摄食情况,一般以20 min内吃完为宜,如有剩饵需要及时捞出,防止污染水体。未投完的饵料要放入冰柜冷冻。
控制养殖池各项指标。pH值7.5~8.5,ρ(溶解氧)>7 mg/L,ρ(氨氮)<0.5 mg/L。每天投饵0.5 h后要大量排水,排出池内的残饵粪便。每2~3 d彻底清池1次,日常养殖要使用循环水,日总流水量是全池水量的3~5倍。夏季高温季节,当池内水温达22℃以上时,鳗鱼摄食量增加,生长速度加快,耗氧量也同步增加,此时应加大日流水量和充氧量。当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全池泼洒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要勤巡查,勤观察,每天定时测量记录池内水位,检查各池鱼苗摄食情况,以八分饱为宜,及时调整投饵量。高温季节要加大巡查力度,特别关注立秋前后的后半夜,此时池内更容易缺氧,导致鱼苗浮头造成损失。阴雨天需关注水质状况,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大于治”的原则。养殖水温超过20℃时,进入鱼病高发阶段,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质调节;投喂新鲜饵料,定期施用药饵,增强鳗鱼的免疫力,降低病害发生率。
根据养殖池内鳗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分苗,灵活出售,卖大留小。5月中旬,养殖水温升高,摄食量增加,鳗鱼进入迅速生长期,可根据市场需求、价格行情,出售规格10尾/kg以上的鳗鱼。7—8月,日照正值旅游旺季,又是黄渤海休渔期,活海鲜供不应求,价格高,出售鳗鱼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室内水泥池养殖的鳗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发病率低,价格明显高于池塘养殖鳗鱼。北方地区海捕鳗苗大量上市时间为春秋两季,越冬鳗鱼苗为秋季苗(规格约20 g/尾),春季苗(规格20~30尾/kg)也可进行室内养殖,可节省越冬费用,缩短养殖周期。
购买新鲜原料,自己加工,成本低,质量有保证,可大幅降低养殖总成本。根据养殖池内水质、鳗鱼不同阶段的生长情况以及鳗鱼对饵料的喜好程度,实时调整饵料的配比。鱼病高发季节应定期添加药饵,增强鳗鱼抗病能力,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