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若群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60-01
摘 要 在教育制度改革的背景下,职业素养培养成为确保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要素。高职体育教学要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核心加快改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综合能力提升,实现健康成长。文章先介绍职业素养相关内容,再分析体育教学改革意义,最后提出改革路径,以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高职体育 职业素养 教学改革 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教育主要是培养职业人才。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除了其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职业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忽视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因此要进行教学改革,将职业素养融入教学中去,这对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意义重大。
一、职业素养概述
职业素养是指人类在社会活动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个体在职业中表现出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的综合品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顾名思义和职业有着密切联系,是个体后天通过学习获得,具有职业性、稳定性等特征。
二、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重要意义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目标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开展职业意志力、职业竞争力等各方面培养活动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促进职业素养形成。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通过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可以保持优势,从而获得更好发展机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很多学生毕业后会面临就业难问题,主要原因是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加快教学改革,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将来可以更顺利地步入社会。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提升教学改革质量。
三、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一)完善教学内容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体育教学内容依然以篮球、足球等传统项目为主,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所以会感觉乏味。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前提条件是让学生参与进来、行动起来,因此要对教学内容优化,对学生身心需求分析,引入新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自身职业素养[1]。例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中长时间坐着,腰椎、颈椎等不能活动,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应体育活动,帮助他们锻炼身体。职业素养培养要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根据他们所需来完善教学内容,体现出较强针对性,将职业素养培养效果落实下去。职业素养培养是多方面的,因此要不断补充教学内容,保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2]。
(二)创建良好体育环境
环境对人影响是非常大,因此要创建出良好体育环境,可以调动起学生参与积极性,在校园中营造出良好氛围。例如,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一些体育歌曲,会激发学生运动热情,保持高昂的情绪;在墙壁画上体育运动项目,挂上体育明星海报;将体育元素融入校园的各个角落中,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投入,建设专业运动场地,购置运动器材等,有效满足学生所需。当学生处于良好环境中,就会被带动起来,从而自主参与进去。职业素养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掌握他们的身心特点,创造出有利于运动的条件,挖掘出学生自身潜能。在良好环境熏陶下,学生职业素养就会慢慢积累,增强自身综合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
在传统课堂上,在练习某一动作时都是教师简单演示后学生开展练习,缺乏趣味性,导致体育课堂缺乏活力。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抗,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这是职业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学生未来可以适应竞争激烈社会。引导学生养成終生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要贯穿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只有运动起来才能保持身体健康。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改变传统单一教学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在完成某个动作时会遇到困难、挫折。这时要鼓励他们,培养他们不言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出他们自身主观能动性,强化自身职业素养[3]。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素养是现代人才的一项重要能力。高职体育教学要顺应时代发展,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对职业素养研究,为体育教学改革指明方向,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有效满足实际所需,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借助职业素养培养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可使学生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宋伟华.以职业素养为核心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灌篮,2021(04):89-90.
[2]饶芹.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分类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3):151-153.
[3]王猛.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改革分析[J].探索科学,2020(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