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8-050-01
摘 要 氛围活跃、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体育课堂始终是学生所喜爱的课程之一。为此,体育教师只有努力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利用家庭道具开展体育课堂教学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分析和反思了观看空中课堂“模仿动物爬行”这一事物,并尝试利用家庭道具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关键词 分析与反思 家庭道具 体育课堂 教学
新冠疫情以来,我校在做好防护疫情的同时,积极开展以空中课堂填补疫情期间的课堂空白。在观看空中课堂过程中,上海市杨浦区的体育老师法伟明老师的一节二年级的“模仿动物爬行”居家体育课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我将通过这节课来进行分析与反思。
步骤一:简评名师教学策略与经验
1.情境趣味十足,环节过渡流畅。本节课的开始,法老师就利用“模仿小动物”的热身操带领同学们进入课堂情境,深深抓住学生的思维与身体。我们都知道,居家体育课和在学校操场上课有着极大的差别,尤其是老师在屏幕一端没有办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和自己一起动起来。但是,法老师通过自编的趣味热身操,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从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们进入到自己创设的情境中,为后面的课堂内容教学创造了非常好的前提。在课堂进入到主教材内容的学习时,法老师通过“蚂蚁搬家”“森林运动会”等多种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家游戏的同时学习到了各种爬行的技能。而且法老师在创编游戏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同学们居家学习的优劣势,让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都可以做到老师安排的游戏,不会因为在家中的各种限制无法进行课堂练习,这一点让我非常的欣赏。
在课堂进入到正式的学习内容“模仿动物爬行”前,法老师首先让学生先观看了一位学生的爬行示范,并抛出了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大家看一看、想一想,这位同学模仿的是什么动物呢?”通过简单的老师提问、学生思考的方法,一下子便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的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刚刚的热身操进入到“爬行”的学习。
2.课堂内容多样,巧用家庭道具。在我们空中课堂的体育课中其实与在校体育课有着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场地与器材的使用。由于学生都是在家中上课,没有多样的体育器材。但是法老师这节“模仿动物爬行”课的设计中,利用了居家学习的特点,设计了丰富的学习内容,采用了多种各家各户都会有的“体育器材”,如一次性水杯,布娃娃等日常物品,将这些平时我们想象不到的东西变废为宝,巧妙地将他们结合主教材的内容,利用这些道具进行体育技能的学习与练习。比如,法老师教学生进行仰卧爬行的练习时,为了让学生达到爬行过程中腰腹上挺,便采用了“蚂蚁搬家”的游戏,游戏中学生需要将物品通过仰卧爬行的方法运送到另一端,而物品恰好是放置在学生的腹部,这就促使学生在爬行过程中要保持腰腹上挺,也就促使学生练习动作准确到位,从而很顺利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步骤二:结合空中课堂,改进实践教学
通过这次的空中课堂,我深刻体会到体育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对自己要讲什么、为什么要讲、沿着何种思路讲授等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设计以及教学结束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的教学效果。由于新课程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有些教学目标是可以预设的,有些是无法预设的,应该把课堂教学营造成“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相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不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精心的备课。因此,教师在备课时的着眼点或侧重点应该跳出传统备课仅关注教材的桎梏,由过去的文字式教案向文字与思维相结合的方向转变,这样才能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创造力,把思考更多地聚焦在学生身上,让备课更务实、更多元化。
在本学期我们学校复学之后,我改进了我的教学计划。在教学开始前,我会多方面预设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经过如此漫长的假期,身体素质必然有大幅度的下滑。那么在我进行课堂教学计划的同时,需要多注意多留心学生的身体状态。同样,在安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身体状况不佳的学生慢慢适应学校体育课的强度。
步骤三:成效分析
本学期,二年级学生已经复学两周的时间了。在经过第一周的适应阶段后,我们的体育课已经完全步入正轨,通过第一周的体育课之后,学生已经明显能够适应学校体育的强度。这也恰恰好证明了我在体育课备课与制定特殊教学计划上的成功,学生的身体素质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不断地改进,能够让体育課堂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