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异常与糖尿病动静脉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

2021-12-15 14:44李燕英沈芸张琳
健康之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李燕英 沈芸 张琳

摘要:无论是AS还是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血小板的异常包括数量及形态的异常和功能的异常。已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异常早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从血小板异常与糖尿病患者的AS及静脉血栓形成两方面分别进行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活化标志物

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由于内膜纤维增生、中层动脉壁发生钙化导致动脉管径变窄,所以其本质上是AS导致的闭塞。目前,为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多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这增加了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因此,关于抗血小板治疗在糖尿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依然存在争议。如果测定糖尿病患者未发生血管病变且血小板的数量也正常时的血小板功能,再结合其他凝血指标和临床表现,就可评估糖尿病心血管风险为低危至中危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从而指导抗血小板治疗,这对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从血小板异常与AS血栓形成和静脉血栓形成分别论述。

1血小板异常与AS

血栓形成(Atherothrombosis)是AS的主要并发症,AS及其血栓形成导致的各种血管疾病称作AS血栓形成疾病(Atherothrombotic Diseases),这种血栓的主要成分是血小板,容易导致动脉远端栓塞或局部闭塞。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部位前列腺环素2(PGI2)合成减少,血管对生理性致聚剂,如肾上腺素的敏感性增强,使糖尿病患者的血小板更易发生聚集。而血小板的黏附性增加,聚集性增强,易造成微循环障碍,组织缺氧之后引起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因此,早期监測血小板功能,进行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在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与AS相关机制之一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激活途径,该机制与血小板功能有关。PDGF是一种血管平滑肌的丝裂原和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引起细胞的趋化、分化以及增殖。糖尿病患者不但PDGF-β链以及PDGFR-β的表达均增加,而且PDGFR-β的磷酸化也相应加速,使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加速了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

大量研究发现,血小板活化标记物是评估各种临床病症中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有用工具[1]。因此,血小板活化增加与各种病理状况有关,如糖尿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梗死、外周血管疾病和其他炎症疾病。

2血小板异常与静脉血栓形成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内皮下胶原,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在凝血过程的启动中,血小板的活化极为重要。在高血糖状态下,血浆黏度增高,血流缓慢或涡流形成时,均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促进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其中血流缓慢使轴流扩大,边流变窄甚至消失,增加了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又增加了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有利于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壁。因此,静脉要比动脉容易发生血栓栓塞。

糖尿病被定义为是一种血栓前状态,其潜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包括纤维蛋白溶解受损、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浆中血栓形成因子水平增加,PAI-1的浓度及活性增加,血小板过度活跃,虽然理论上糖尿病会增加VTE的风险,但这方面的研究较少[2]。

3小结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首先可以区别患者的出血或出血倾向是因为凝血因子的异常还是血小板的异常,进一步再区别是血小板数量还是功能的异常,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而不单纯只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忽视了凝血因子的补充。其次,关于糖尿病合并VTE的患者,除了抗凝治疗,如果在已知血小板功能亢进,易形成静脉血栓的情况下,抗血小板聚集是否也可以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最后,关于糖尿病与AS血栓形成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AS的患者,血小板功能检测或许可以为抗血小板药物的剂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杜海涛,刘明慧.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2):1455-1456.

[2]赵宇驰,王诗军,孔刚,等.糖尿病与静脉血栓栓塞症[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7(3):81-82.

猜你喜欢
动脉粥样硬化
异常血流动力对TLR4/NF—κB信号传导通路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的影响
帕金森病伴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联合美多芭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41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小血管病变关系的临床研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BCD2评分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价值
PIP化合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前期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山楂水煎液对高脂血症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干预机制
冠心舒通胶囊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