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结芳,唐武兵,袁 娜,钟玉婵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200)
PICC是经肘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进入上腔中心静脉处,可在体内停留的一种穿刺技术[1]。有研究表明[2],PICC可减轻刺激药物带给血管的伤害,减少患者穿刺次数,缓解其治疗负担。然而,PICC留置期间若处理不当,易损伤患者局部肌肤,增加治疗或护理费用[3]。因此,有效预防、妥善处理PICC置管位置局部皮肤问题十分重要。护理健康教育中赋能是一个交际的过程,健康教育护士要在宣传教育期间提供指导方法和优良环境,使患者提升自我决策能力[2]。健康赋能理论通过增加患者自我控制权,使其制订健康保健计划,进而改善自身健康[4]。本研究拟观察健康赋能理论在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皮炎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2月1日收治的198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首次置入PICC者;②自愿接受PICC置管者;③临床资料完善,均为肿瘤患者。排除标准:①伴PICC置管史者;②听力、语言类障碍者;③置管器材过敏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50~65(55.36±3.59)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39例,初中及以下61例;居住地:乡镇61例,城市39例。观察组男54例、女44例,年龄50~64(54.96±3.73)岁;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上40例,初中及以下58例;居住地:乡镇61例,城市3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局部出血情况,留意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渗液等,严格无菌操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赋能理论。赋能教育:主动介绍PICC相关知识,如PICC置管方法、步骤、维护时间、置管后注意事项、置管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等,使患者全面掌握PICC相关知识,奠定赋能教育PICC的相关理论基础。赋能教育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集体视频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小册等形式实施。PICC赋能措施具体如下。①明确问题。采用回顾法和访谈法,使患者意识到自身现存问题,如经济负担、恐惧长期输液等。a.回顾法:了解患者受教育程度、从事职业、年龄大小、经济能力、置管情况等基础资料,制订针对性问题,以避免患者不愿表达或表达能力不佳等情况。b.访谈法:通过开放式提问,使患者积极表达自身诉求和情感,便于护士评估患者心理状态。②表达感情。明确问题后,鼓励患者宣泄自身负性情绪,如疼痛、置管位置影响日常生活等,根据患者所述问题,给予针对性解决。对疼痛患者,可遵医嘱酌情增加局部麻醉药物剂量;对不满意置管位置者,主动告知选择该血管的原因,使患者理解。对患者表述言语不做评判,给予理解和鼓励,如“你的痛苦我非常理解”“一段时间不洗澡肯定会非常难受呀,这还是夏天呢”“皮肤瘙痒难耐的确很痛苦,但您的情况好过很多患者了”等;主动咨询,如“您置管后有何不适吗?无论什么均可直言不讳,我们一起商量和解决”等。根据沟通内容,评估PICC患者置管态度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针对性制订自我管理目标,如皮肤过敏患者喜抓挠,说明自控力差,护士可设立减少抓挠目标等。③设定目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PICC维护自我管理目标,如置管后洗澡要避免渗水至敷贴内部、敷贴尽量避免机械性刺激、避免扯脱PICC、抓挠瘙痒肌肤等。④制订计划。主动询问患者目前打算,根据患者描述针对性给予专业意见,此后询问患者想法,共同制订自我管理计划,此阶段注重引导患者提高自我决策力。若患者没有任何想法,护士要结合患者经济水平、疾病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制订多种方案,以供患者选择,患者选择后积极与其商量具体细节,进而达成一致。商量期间,主动介绍PICC预防知识,同时详细描述处理流程、患者所需配合要点。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皮炎发生情况。②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量表(CPPSM)[5]评估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CPPSM含日常导管观察(7条目)、带管运动(4条目)、导管维护依从性(5条目)、带管日常生活(7条目)、异常情况处理(4条目)、导管管理信心(5条目)、信息获取(3条目)7项内容,每条目分别赋值1~5分(完全没有做到~完全做到),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③自我管理效能。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量表(SUPPH)[6],该量表由正性态度(15条目)、自我减压(10条目)、自我决策(3条目)3项内容构成,共28条目,每条目以1~5分(没有信心~非常有信心)评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越好。④护理满意度。医院自制满意度问卷,共10条目,勾选非常满意条目占总条目>80%为非常满意,占总条目60%~80%为满意,<60%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皮炎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皮炎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CPPSM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CPPSM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干预前后SUPPH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UPPH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
PICC可为肿瘤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以减轻反复穿刺疼痛或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7]。然而,肿瘤患者应用PICC期间,因维护不当致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相关破裂、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8]。因此,PICC使用期间提高使用患者自我维护能力十分重要。
有资料显示,许多PICC并发症的初始症状难以发现,若患者无预防意识或丰富知识储备,无法实现早期自我观察,护士难以获得其有效反馈,使护士发现早期PICC并发症的难度进一步加大[9]。健康赋能教育是符合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方法,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健康教育、集体视频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小册等形式,全面提升PICC患者维护导管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患者拥有发现早期并发症的知识储备,给予护士有效反馈[10-11]。同时,通过明确问题、表达感情、设立目标、制订计划4个步骤,使患者明确自身存在问题,宣泄负性情绪,与护士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订自我管理方案。这种赋能方法可以提高患者内在能动力和自我健康意识[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健康赋能理论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皮炎,降低PICC皮炎发生率。因为,PICC置管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及理解能力均有所不同,且不同人群对PICC知识需求面也有一定差距,故多形式教育方法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达到有效健康教育目的[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PPSM、SUPPH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健康赋能理论可有效提高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赋能教育共含3个要求,分别为内在要求、互动要素和行为要素。赋能教育和情感表示可使患者察觉自我行为不妥之处,唤醒自我改变意识;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则有助于患者与护士互动,使患者知道自身具有参与治疗或选择治疗方法的能力,从而提升其对治疗过程的兴趣,自觉获取PICC维护相关知识,最终逐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管理效能。此外,随着患者PICC维护理论知识的提升,其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也随之升高,尤其是出现导管意外滑脱等意外情况时,患者自我效能大幅提升。
综上所述,健康赋能理论可有效预防PICC置管后皮炎的发生,可提高PIC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效能及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