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汶均,洪晓露,陶丽萍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传统工艺具有地方特性,反映了各民族历史渊源、生活习俗、审美情趣、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内容,具有传承和开发价值。民族传统工艺与民族区域乡村振兴相结合,有助于提升乡村振兴内生力,推动地区乡村振兴,有利于民族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
西兰卡普作为土家人智慧、技艺的结晶,具有工艺独特、造型美观、内容丰富的特征,在艺术价值上与湘绣齐名[1]。来凤县在乡村振兴中,将西兰卡普编织技艺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成立了恩施州土家山寨织锦工艺有限公司与西兰卡普扶贫工坊;聘请西兰卡普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当地人、土家留守妇女进行西兰卡普编织技艺培训,组织对口企业上岗工作,拉动就业[2]。在推动土家织锦技艺传承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土家族妇女就业,实现家庭增收,实现了传承、就业、增收的多方共赢。
西兰卡普具有的实用、尚俗和表达精神世界的本真属性,使其呈现出审美性、表达抽象感性的特征,是其文化属性的基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众的审美倾向和使用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织锦产品对传统图案进行简单化的象征意义模仿,或在文创产品生产过程中,在各类产品上对图案不明就里地运用,同时进行时尚化和当代审美的融合,使许多西兰卡普产品徒余外壳,丧失了文化属性。
调查发现,在来凤县从事西兰卡普的手工艺者往往为分散的个体,多数为家庭女性,承担照顾家庭、养育后代、帮忙农事等重任,根深蒂固的传统女性思维和相对保守的社会环境与风气,让她们很难走出来在公司等集体生产团体中从事传统工艺生产活动,加上村落间住户分散、道路闭塞、交通不畅,造成基础设施层面的障碍,加大了当地人口参与手工生产的难度。
在传统土家村寨,由于家用和婚嫁需要,西兰卡普织造技术是每个女性的必修技能,大多通过家族教育传承。现代社会中,部分劳动力外流到城市打工或接受教育,且工业化生产的布制品大量涌入。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需要亲自织造西兰卡普,出现传承断代现象。现在掌握西兰卡普技艺的当地人平均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直接传授技艺效果不理想。选定的西兰卡普传承人数量有限,加之承担保护非遗的社会责任,很难将全部精力放在西兰卡普技艺传承上。
一方面,相较于机织,西兰卡普织制技艺复杂、织造难度大、生产周期长、产量较小、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下,加之经营较为分散,订单难以集中,无法形成规模化生产。地方教育发展水平导致经营理念、研发创意、品牌营销等相对滞后,缺乏综合性的创新与营销人才。
另一方面,市场对西兰卡普这一传统工艺的认知程度不高,民众需求十分有限。同时,对其高于市场的价格接受程度较低,购买欲望小,供需不平衡,加剧了西兰卡普经济产能低下的问题。
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所运用的模式并不是单一且固定的,具体模式要联系当地实际情况。我国民族地区促进乡村振兴,在实施主体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发挥作用;在路径和产品开发模式的选择上,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大多采取多种模式混合叠加的方法。仅探讨总结了几个基本促进乡村振兴的模式,实际情况更加多元化。
3.1.1 政府支持+企业帮扶
政府通过设立非遗就业作坊、工坊、基地等方式,组织当地村民进行传统工艺的培训;帮助村民学习传统工艺的相关技能,联系专家团队,对民族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搭建平台,通过电商企业或相关企业的帮扶,通过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方式,帮助销售工坊生产民族传统工艺品,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帮扶的模式。
3.1.2 企业主导+村民参与
企业提供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将产品生产所需的技术和原料分发给村民进行制作生产,对产品按质和量计酬。例如,云南省大姚县依噜民族服饰制品公司对当地约2 000 名绣娘进行技能培训,不仅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许多绣娘年收入达到三四万元,成为当地致富带头人。昆明憨夯民间工艺品公司将当地民族元素和当代时尚元素结合,将产品销往国外20 多个国家,2018 年销售收入3 000 多万元。
3.1.3 传承人+村民
民族传统工艺传承人通过开设公司或基地的方式,免费向当地群众传授相关技艺,帮助当地人口提升就业、创业和增收能力。例如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名草编传承人王群英,利用8 个农村草编传承基地,免费向当地农民传授技艺。数据显示,大名县草编技艺基地帮助和带动了当地1 000 多名妇女利用传统技艺增收,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很大贡献。
3.2.1 产业模式
通过就业工坊、合作社、基地、产业园等多种形式,实现民族传统工艺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例如,陕西省临渭草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春苗创立了巧娘草编合作社,义务传授草编相关技能,和村民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并且收购价高出市场10%,带动了当地300 多户村民致富,涉及相关产业400 余人。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麻料村潘仕学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银饰技艺传习基地,仅半年时间基地运营收益达到20 余万元。
3.2.2 节庆会展模式
当前,民族传统工艺大多以家庭作坊、工作室、博物馆、展览、节事活动打造旅游品牌等形式展现,目的是通过发展地方旅游来实现乡村振兴。例如“扎染之村”周城为白族民俗旅游村,村内随处可见的扎染制品,绝大多数是以工作室或者家庭作坊的形式生产,产品数量相对较少。璞真扎染博物馆是村内第一个集生产、展示、参观、体验于一体的博物馆,年销售额超200 万元。负责人每周开办社区学堂,将扎染技术教给当地村民,提供交流平台,并且对古法扎染不断创新,带领村民致富。
3.2.3 “互联网+”模式
通过建设电商平台吸引、带动村民从事民族传统工艺品的加工生产,并且通过直播等方式,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例如,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链接各方资源,湖北省大悟县留守妇女服务中心汉绣工坊实现了线上招募、线下培训、销售为一体的“互联网+”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模式。登录中国社会扶贫网大悟扶贫馆,用户可以扫描二维码购买汉绣产品。工坊通过“互联网+”促进乡村振兴模式发展,帮助当地妇女100 余人,手工艺产品线上订单收益达8 万元。广州电商企业通过打造“唯爱工坊”的线上公益平台,在毕节织金县建立苗绣蜡染合作社,承接企业订单,将订单分发给当地苗族绣娘进行制作,并在电商平台进行推广销售,推动了近300 户增收,也促使很多外出务工的苗族妇女返乡并重拾苗绣技艺。
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大多数为生产文化创意产品。例如新疆国家级非遗项目桑皮纸制作技艺有超过1 000 年的历史。如今,桑皮纸打破传统,以其为文化元素符号开发系列文创产品,制作成为折扇、团扇、笔记本、台灯、手表等日常生活用品。
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的产品被制作成为工艺品,提供给相关旅游公司展览和销售,或被用作收藏、出口。例如,新疆骨雕传承人根登加甫在政府创办的传统手工艺旅游纪念品培训班教授学员、传授技艺,将生产出来的产品供货给当地旅游公司。云南省剑川木雕一般被用于家具和室内装修,集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珍藏价值和实用价值于一体。截至2019 年,剑川县从事木雕工作的劳动力有360 多人,该技艺已成为当地致富的重要途径。
在运用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该在保留传统工艺核心元素的前提下,积极挖掘传统工艺中蕴含的经济价值,通过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和产业价值链各层次的延展提升经济效能,最终服务于乡村振兴。以来凤县西兰卡普为例,探讨了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民族传统工艺促进乡村振兴在主体、路径、产品开发上可供选择的模式,对民族传统工艺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