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松华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8)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高职院校数量多、辐射范围广,同时兼具地方性、高等性、职业性等特点,在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但部分高职院校对乡村振兴战略认识不清,反应机制较弱,没有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相应调整,专业设置没有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导致高职院校涉农人才培养不精准。此外,由于企业的参与度不够,产教融合不充分,缺乏相应的合作育人体制机制,导致供需双向对接不畅、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偏离,再加上学生乡土情怀意识不强、跳出“农门”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使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成效不佳。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为地方社会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据《贵州统计年鉴2020》统计,截至2019 年底,贵州省有普通高等学校72 所,其中本科院校29 所(含独立学院)、高职高专43 所,高职院校占比高达59.7%。这一数据表明,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贵州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可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数量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数量优势,大力培养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由于种种原因,高职院校生源结构中来自乡村的学生比重普遍较高。以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8—2020 年新进校学生中,农村学生占比均高达86%,说明高职教育和“三农”之间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这些学生对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对乡村有特殊的情感,高职院校可以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特色,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
相较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契合度更高,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2+1”顶岗实习模式、委培“订单式”模式及现代学徒制为主,这一职业优势更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适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将乡村振兴战略所需人才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爱农村的实用型人才[1]。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理工类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学院聚焦党建、教育、技能、民族文化、产业和就业扶贫,落实组织、人才、项目、资金保障,通过“指导+服务”的模式,积极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动扛起乡村振兴的教育担当,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乡村振兴战略的20 字总要求,仍存在一些差距。
由于学校、政府、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平台支撑,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未能全面了解地方乡村振兴的规划和路径,高职院校对乡村需要哪些方面的专业人才、需要多少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技能等均了解不够透彻,在人才培养上仅依靠自身力量,未能统筹培养对象和分类施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此外,高职院校在教育定位上仍以“满足城市需求”为第一标准,在专业设置上虽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方面开设了相关专业,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出与“三农”有关的专业,培养的学生没有将所学专业与“三农”进行有机结合。根据2020 年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可知,2020 年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划招生专业40 个,其中与“产业兴旺”相关专业24 个,与“生态宜居”相关专业两个,与“生活富裕”相关专业两个,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相关专业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这与乡村振兴战略20 字总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2]。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失衡,农业、农村一直是遭人“嫌弃”的字眼。进入高职院校的“农二代”学生家庭负担较重,身上肩负着父母的希望和谋生的重担,农村学生一心要通过上大学跳出“农门”。尽管学生来自乡村,对乡村有着难以割舍的牵挂和深厚的感情,但对于响应政府号召、回乡创业、反哺家乡建设却存在抗拒情绪,主观意愿和奉献意识不强,跳出“农门”观念仍主导学生的就业观,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遍存在。
通过对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近3 年毕业生数、就业率及就业地区占比情况和毕业生主要职业流向统计分析可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从事农林牧渔服务业的学生占本校就业毕业生人数的0.33%,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3]。
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大批新型综合型人才加入。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育人、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及创新的基本职能,将高职院校打造成高质量、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输出地”。
乡村振兴所需人才规模大、门类多、层次差异大,且需要投身涉农工作的各类专业人才,例如管理、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人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人才供给与需求矛盾日渐凸显。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大量高校毕业生加入来激发乡村活力;另一方面,大量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贵州省属高职院校毕业生可以担当起贵州省乡村振兴的历史重任,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之一。但由于缺乏乡村实践经验,大学的学习生活让学生脱离乡村的时间较长,缺乏乡村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到乡村就业时“下不去”、乡村经济发展岗位“用不上”的两难局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乡村“留不住”的情况频频发生,再加上受贫困代际传递因素的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跳出“农门”的思想观念较深,使其在面对选择乡村还是城市就业时摇摆不定。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将自身特色优势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相结合,以“专业+农业”为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将乡村振兴战略所需人才按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科技人才、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卫生人才、社会服务人才、综合执法人才等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进行差别化培养,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协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时,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为抓手,增强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人才保障[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然催生乡村新业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使用,信息技术在乡村的推广应用改变了乡村传统的生活、生产和经营方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端技术进入田间地头,催生了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以及相关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经营模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与旅游、教育、文化、餐饮、工业等产业交叉融合,为乡村产业升级、生活提质提供了新引擎,但许多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问题随之产生。面对新的发展格局,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其学科综合优势,聚焦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信息化为载体,开展农业生产智能化研究;以生物技术为引领,开展农业制造产业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为导向,开展技术研究,促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与农业发展的交叉融合,带动农业向绿色、智能发展的技术变革,实现农林牧渔业与旅游、教育、餐饮、工业等方面的交叉融合。同时,采取有效的奖励机制,鼓励在校教师“走出去”,走出校园,深入乡村,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到基层生产作业间,了解乡村、农业及相关产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积累企业实践能力,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度,为乡村产业升级、生活提质提供科技支撑[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贵州省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贵州省乡村新业态、新格局不断凸显,乡村产业链不断延伸。在这一形势下,省属高职院校要结合各地乡村特色,充分发挥知识和技术优势,围绕“三农”所需,因需施教,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大学生村官、农村实用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人员等的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及专业技术技能,不断增强高职院校服务乡村的能力。同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党建结对、派驻乡村振兴第一书记等方式,协助乡村党组织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职责和使命。由于各村各地具有不同的民俗习惯、村规民约,高职院校服务乡村过程中常会运用一些新思维、新观念,这就与乡村原有的文化、观念存在一定的隔阂,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在服务过程中很难得到村民的接纳与支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优秀的文化资源,通过组织学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汇演方式,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同时汲取城市文明,在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提升和转化乡村文化资源,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加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提升乡村文明程度[6]。
“兴村先兴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面对新时代下乡村振兴的新任务,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将乡村的风土人情和“三农”特征融入到课程中,克服以往就业为主导的传统培养模式,建设现代化的课程体系,提升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培养的指向性,强化高职院校“育人”功能。与此同时,立足当地“三农”实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及创新支撑,精准发力,使高职院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重要“输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