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15 09:10张园园
山西农经 2021年22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张园园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 河南 濮阳 457000)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样重要的国家战略。在乡村振兴视域下,研究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顺应时代潮流。

民俗文化是民间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泛指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创造、共享和传承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民俗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民俗,还包括现代民俗,具体指民间文学、传统生活方式、民间舞蹈、传统技艺和传统节日等。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承传统精神和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二者结合有助于依托原有资源进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传统民俗文化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增强华夏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在形成良好风尚的同时,让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薪火相传。

1 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辩证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是彼此依托、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乡村振兴成为各领域横向研究的热点,与不同领域结合使得乡村振兴战略焕发了勃勃生机。

但为实现乡村振兴而引进的重工业等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产业,无法发挥某些农村地区拥有传统文化的优势,而是将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振兴战略对立起来,没有因地制宜采取最合适的路径实现乡村振兴。二者的对立不能更好地加强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加人们的文化自信,反而容易被“唯经济至上”的言论反噬。而二者彼此依托、相互推动的统一关系,既能促使有传统民俗文化的农村地区实现“文化+产业”的多元化经济发展,还能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更好地因地制宜实现乡村振兴。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能够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为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

从乡村振兴视角考察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有助于将传统民俗文化融入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为传统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提供崭新的理论视角,拓展传统民俗文化研究的问题域;有助于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推动传统民俗文化发展;有助于探索传统民俗文化开发的新模式,发展农村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1]。

2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主要问题

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俗文化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渐渐不复存在,在我国部分地区许多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和濒临失传的困境。

2.1 传统民俗文化项目传承困难

乡村的传统民俗文化知名度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较低。当今社会工作强度大、休息少,法定节假日旅游或休养身心的活动比参加传统习俗文化的比重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外来民俗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被边缘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弃学习传统手艺选择进城务工。

相比传统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不成文、传承性差、知名度低等劣势,更容易被忽视甚至被遗忘。在一些刚起步的传统习俗文化旅游地,由于传承人的缺失,当地特色活动和工艺品很少,大多是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失去辨识度和地方特色的商品很难被游客购买,久而久之会变成没有特色的普通乡村,风景好的会成为普通风景区。

在进行乡村民俗文化资源开发时,要关注继承人和本地特色的承载度,结合现有的资源进行开发,打造品牌,稳步发展[2]。

(1)线性关系考察:分别精密吸取木香烃内酯对照品和去氢木香内酯对照品混合溶液2、4、6、8、10、12 μL 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值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木香烃内酯回归方程为Y=2×106 X-33 173,r=0.999 5;表明木香烃内酯在0.4~2.4 µg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去氢木香内酯回归方程为Y=1×106 X-56 577,r=0.999 7;结果表明去氢木香内酯在0.4~2.4 μg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2 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顶层设计缺失,当地主管部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农民民俗意识和文化产业意识淡薄,很大一部分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互联网的发达和短视频文化流行让社会对传统民俗文化有了新认识,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文化被大众熟知,但这种浅层次的视频、图片和攻略分享并不能真正挖掘当地特色,反而会对当地非主流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资源的挖掘和“文化+产业链”的形成需要政府、村民的共同配合,要正确引导民俗文化的深入开发与利用[3]。

2.3 传统民俗文化品牌形象定位缺失、产业单一

传统民俗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特点,乡村民俗文化的资源开发需要对形象进行准确定位,并注意与旅游及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相结合。例如温州的侨民文化、平阳县的红色乡村文化、江南小镇的水村文化等,还有移民村、民族村、林业村等依托当地居住环境特色形成的民俗文化村落,对形象的准确定位使其赢在了“起跑线”。

我国许多民俗文化品牌的形象定位比较模糊,不利于传播与推广。此外,乡村传统习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很好地与本地旅游业、工艺美术品、戏曲产业相结合,整体比较单一。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的生存困境,由于产业单一,宣传力度小,知名度低,很多本地人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不足,难以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4]。

2.4 缺乏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

由于传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人们对其关注度不高。我国一些传统民俗在没有得到重视的情况下,被其他国家抢先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社会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度较低。

我国法定节假日对传统节日和习俗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应注意乡村独特的习俗,例如傣族泼水节、西藏天葬等极具民族特色的习俗。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对一些少数民族或偏远地区的文化应在了解的基础上保持尊重,尊重的基础上传播,提高知名度的同时拓宽人们的视野[5]。

3 乡村振兴视域下传统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对策

3.1 挖掘、整理传统民俗文化项目,完善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人制度

针对传统民俗文化项目系统性差、工艺复杂、传承困难的问题,可通过整理民俗文化项目、完善传承人制度来解决。在挖掘、整理传统民俗文化项目时,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传承人制度是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实现薪火相传的路径之一。

此外,在传统民俗文化路线和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可与省、市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平台和当地高校结合进行路线设计、民俗资源的SWOT 分析,借助科研力量和平台优势开发出项目完善的产业,通过传统民俗文化项目基地申请程序进行申请,而后结合本地优势开发路线。传统民俗文化有其特殊性,不易被外地人接受,在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民俗文化教学与课程开发,依托网络资源进行传播,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建设,将传承人的身份泛化,不局限于某一代或某一地区,丰富传承人身份,完善传承人制度[6]。

3.2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民俗文化发展传承的社会环境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民俗文化保护,2011 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这些政策法规都提及了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问题。各地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民俗文化保护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在主管部门与当地村民的共同配合下加快设施建设和平台搭建,真正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到实处[7-8]。

在“空心村”的现实困境下,通过“一带多”的经济发展模式,将多种文化产业融合,不仅能发展当地多元化经济,使传统民俗文化薪火相传。乡村多产业和谐发展不是只发展第一产业,而是要在当地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多元化发展,这样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人口外流的现实困境,为当地民众提供更多可以在家乡长远发展的机会,通过优质的传统民俗文化体验提升口碑,传播品牌文化,改善民俗文化的社会环境[9]。

3.3 融合多种文化产业,塑造传统民俗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一村一品”“千村多面”的特点对传统民俗文化开发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民俗文化形象定位模糊、产业单一或“眉毛胡子一把抓”,都不利于传统民俗文化在竞争激烈的现代旅游业市场进行推广,影响传统民俗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其自身的历史优势和地理特点,在价值评估基础上实地考察,有选择地开发传统民俗文化资源[10]。

此外,推动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工艺美术品产业、戏曲产业等相融合,进行链式文化产业的开发,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品牌化经营,避免同质化现象,重新塑造传统民俗文化的品牌形象,为品牌形象加入创新元素和活力。

3.4 提高社会各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度,完善传统民俗文化开发的各项机制

提高对传承文化的认知,认识传承民俗文化的意义和目的,以及乡村民俗的内涵、形式特征和风貌,基于乡村传统民俗文化开发文化产业。在此过程中,结合传承理念与方式的创新,以及“互联网+”传播推广方式的创新,完善传统民俗文化开发的各项机制,例如完善文化产业的申请机制,对申请成功的合格地区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依托本地民俗文化平台和高校科研力量开发文化资源,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禁止复制文化和批量生产的现象,保护当地在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的知识成果,尊重当地传统民俗文化。

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体系,例如申请政策、审核政策、补贴政策、高校合作政策、村民征地政策等都需进一步完善,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薪火相传,充分发挥传统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