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欣
(海兴县苏基镇人民政府 河北 沧州 061200)
根据我国财务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分设会计、出纳等岗位。许多农村虽然划分会计和出纳的岗位,但由于村干部财务意识淡薄,导致财务制度无法规范实施。此外,虽然财务制度对账款分管作了明确规定,但一些村干部却直接承担会计和出纳的工作内容,导致出现会计、出纳的岗位形同虚设,对于现金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执行。一些村干部不仅不熟悉财务制度和规章制度,而且在工作时不遵守财务规章制度,甚至不接受财务人员的意见,造成财务管理混乱、制度执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漠视、不严格执行账前审计制度,加之一些乡镇农经站也没有发挥出审计监督作用,对报账票据没有进行严格审核,导致村干部超额超范围使用现金、报账核算不及时等问题出现。
为了保障农村财务的收支情况可以得到充分监督,使农村财务收支状况规范落实,可以设立村民主理财组织。但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是民主理财组织徒有虚名,民主监督制度没有实际的权力。对于农村来说,所成立的民主理财小组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对于监管的具体事项认识也不够到位,民主理财小组无法切实对农村的财务管理起到监督作用。此外,由于农村的财务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弊端,致使相关的财务人员在利益的诱惑下,或者是为了讨好村干部,会作出一些违背财务管理原则的事情。这同样会导致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对于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1-3]。
从农村发展的现状来分析,多数农村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实际处理工作的能力比较低,对于财务管理的具体认知存在专业性不足的情况,且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人才的流动性较大,无法满足新形势下所要求的财务工作,其主要表现在以下4 个方面。
一是农村财务人才没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素养较差,还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一些农村在聘用会计时,村干部不是任人唯贤,而是结党营私任人唯亲,导致一些根本没有任职资格的会计人员或者是业务水平较低的人员参与到农村的财务管理中。
二是参与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财务人员年龄偏大,思想保守,对于时代的发展以及新知识培训不闻不问,在平时做不到对新财会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对于个人能力与专业性的提升做不到充分重视,没有掌握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和技能,致使农村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电算化方面发展缓慢。
三是农村财务人员做不到专岗专职,一些财务人员没有提高自身的财务专业与财务技能。农村对于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界限划分得不够清晰,做不到保障财务部门的独立性,经常会出现农村资金私用、专款乱用情况,导致财务出现严重的问题,从而拖慢了整个农村发展的步伐。
四是农村财务人员有较高的流动性。农村没有办法留住相关的财务人才,导致出现人才匮乏的情况,而且随着农村换届选举的进行,农村的财务人员也被新一任村干部随意撤换,间接地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4-5]。
上述问题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农村用人制度不完善,农村进行财务人员的选拔以及对财务人员进行任用时,没有做到公平、公正与公开,经常会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在进行选拔时,多数情况是由村干部自行指定。随着村两委的换届改选,村里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经常出现换人的情况。此类情况的出现会导致村内的财务工作出现频繁交接。新任的财务人员刚刚熟悉村内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就面临了交接卸任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此类情况还会给一些不法人员提供可乘之机,出现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6-7]。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是财务透明公开的力度不大、不规范、账目不清晰。对于农村财务公开的情况而言,村干部觉得合理才会进行公开,对于不合理的财务工作,村干部就会以各种理由去拒绝公开。这样的选择性公开,使一些不法分子变得越来越猖狂,致使农村出现违法违纪的情况越来越多。有些村干部即使对财务状况进行了公开,但是所公开的事项模糊不清、敷衍而过。
多数农村公开的财务会出现没有齐全的账目、款项的来龙去脉不够清晰等问题,且财务的公开并没有具体和固定的时间。一些村干部不会设立村级档案室,对于村内会计档案的保管没有一个规范的流程,多数的会计档案由经手人进行保管或者是由村内的出纳进行保管,完全违背了会计档案的保管原则。对于发票的报销没有完整的审核流程,专用的款项没有发挥其实际的价值,是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一项重要原因。对于村内财务传票的装订没有按照合理的规定进行,对进行年终结算时所用到的账本和单据随意进行处理。随心所欲的财务公开管理制度,导致某些村干部开始肆意妄为,既没有规范的流程也没有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这是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缓慢的一项重要原因[8]。
政府通过审计进一步督促镇办提高监管力度,建立全方位的监控体系。
一是要加强村集体财务内部的监督监控,可通过设置村财务内部审查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形式搞好村级财务内部的监督。
二是要强化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对农村财务的日常监督职能作用,依法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审查审计,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使村财镇管行之有效。
三是要发挥审计部门的经济监督与评价职能,深化镇(办)经济责任审计,将村级财务管理作为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加大延伸调查力度,促进村级经济健康发展。按照“县监管、镇主导、村参与、包核算”原则,坚持集体“三资”所有权不变、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权不变、村级作为独立核算的主体地位不变、村级财务的审批权不变、村级财务监督及民主理财机制不变,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监督、监管作用,牢牢掌握村级资产的主动权。随时检查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配置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叫停整改,保障财产安全,使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不受损失。
对于农村的财务管理而言,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是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的关键,直接影响了农村财务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对农村财务人员的培养引起高度的重视。以培训为抓手,实现思想和能力双递进,通过采取“集中培训+小班指导”的培训形式,组织业务骨干定期开展集中业务培训,重点针对如何监管农村集体“三资”以及如何发挥会计代理记账员的监督作用等问题,组织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详细解答,促进村级账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良性发展。
一是对财务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培训或是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出一批年轻富有活力、爱岗敬业、专业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才充实到农村财务队伍中来。对于村内财务人员的分配工作,在村内推选出来以后,应再送到乡镇政府去进行审核把关,审核完成后,才可以去村内进行财务任职,避免村干部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
二是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实行农村会计的岗位责任制,对于财务人员的考核方法及时进行规范完善,实行奖优罚劣的工作制度,最大化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要关注农村财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可以定期对财务人员轮训一遍,确保农村的财务人员可以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要监督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对于新政策也要进行了解,从各个方面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通过建立民主理财小组,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公开制度,使民主理财小组有效实现民主参与财务管理,监督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重大问题,定期监督和审核村集体经济资金。此外,从公开保障的角度出发,建立财务公开栏目,将村内的财务支出进行定期的公布,进行财务专项的治理工作。开展专项治理对于村民关心的财务问题,如村内所支出的大额项目资金、占地补偿、村干部报酬等管理费用,都应做到公开明晰,不得含糊不清,要及时地为村民解释清楚相关的问题,保证财务支出的透明化,切实让村民起到监督作用。年度财务收支应在每年年末进行公示,所公开的内容要具体详细,不得出现谎报或者虚报的问题。尊重每一位村民的知情权,每一位村民都有权对所公开的财务进行质疑,使村民的监督权、知情权与保护权得到保障。例如,关注乡镇领导干部是否根据国家、省、市、县的战略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制订相关配套制度措施;是否能够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贯彻执行政策,如工程项目是否严格执行招投标法,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惠民资金如低保、农村特困救助、三难资金、优抚对象补助等发放是否把知情权、决策权交给了群众。
加强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是农村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互联网村村通工程,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村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增加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实现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化,增加党群干群的联系,对于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实现农村信息化,可以强化对于农村财务工作的监管力度。对于私设“小金库”、公款挪用、白条抵库等问题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及时地进行监督与检查,保证农村财务工作的合理、合法性,实现全面监督的有效落实。
二是实现农村信息化建设,可以将村级财务的公开制度进行规范,带动基层的民主管理工作发展。全面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使村级财务在程序、时间、内容、形式上真正达到了公开、公正与合理。出纳账、会计账都可以在网上去进行处理工作,提高了财务工作处理的透明度。对于群众来说,其知情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也进一步提高了村内财务公开的质量,实现了有效的监督工作。
三是依靠信息化进行数据联网后,形成共享平台,县、乡两级可以随时根据工作需要调动财务账目数据,可以直观地了解农村财务收支活动的全貌,更加有效堵塞了坐支、挪用等漏洞,规范了各村资金支出和财务核算,增加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发展。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一直以来高度关注的问题。就目前农村管理的主要形式而言,农村财务状况是农村进行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跟随国家政策,调整和优化财务人员素质,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农村财务管理中,既要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又要不损害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要加强干群友好关系,不能引发社会矛盾,不能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