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娟
(中共宿松县委党校 安徽 安庆 246500)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1]文化惠民工程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就是要将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村,并付诸实行,着力提升基层人民的文化水平,从根本上增强基层老百姓的文化认同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化解矛盾,促进乡风文明,达到和谐。
宿松县高度重视文化惠民工程的落实,成立了创建办公室,专题研究部署了宿松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专门印发了《宿松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3—2015)》《宿松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制订了《宿松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目标任务分解表》,把创建任务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等责任单位,明确创建示范区工作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工作责任和创建标准。通过一系列举措,着力推行组建农村区域文化中心建设模式创新与示范项目,并且通过了国家文化部专家组的验收,到2019 年宿松县文化中心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宿松县“美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着力打造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农家书屋、公共电子阅览、数字电影放映“五位一体”的新型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农村区域文化中心5 个、农民文化乐园31 个,全面完成社区、村文化活动室,设置率100%。
宿松县有22 个乡镇文广站,208 个行政村都建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建成了村级农家书屋210 个、电子阅览室35 个。
全面开展县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实现了总分馆资源共享、通借通还。基于广电网的宿松县公共文化信息化共享等业务融合平台荣获安徽省广播影视科技创新二等奖。宿松县将县图书馆数字资源(文化共享工程)与县农村有线广播影视中心互联互通,并网传输,将惠及宿松县近40 万读者和居民,做到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化、标准化、均等化。
定期开展“百姓明星送欢乐”“书香宿松·全民阅读”等品牌活动,通过其辐射带动作用,让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另外,宿松县立足本地文化特色,激活传统优秀乡贤文化,推选出了一批以优秀党员、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为代表的“新乡贤”,能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涵育文明乡风,从而发挥了他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宿松县文化惠民工程实施十多年以来,尽管县政府在投入、产出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创新,但基本还停留在上行下效的层面,难以做到整体层面上的突破。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乡镇领导对于如何加强当地文化惠民工程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尽管多年以来宿松县公共文化硬件水平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对硬件设施的长效管理和服务等公共文化效能的提升上比较有限,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服务人员落实、运转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制约基层文化惠民工程走向深入的瓶颈。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人民群众需求反馈评价机制和缺少文化惠民长效机制,诸如评估、更新、宣传机制,使得宿松县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队伍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而制约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升,导致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边际效应仍然不高。
文化供给的盲目性导致文化收送两端不匹配、不均衡。长久以来,由于文化供给单位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缺乏对文化惠民工程深入研究和顶层设计的动力和支持,创新驱动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程式僵化,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没有自己的地方特色,缺少创新,一些地方的文化惠民工程基本上以“三下乡”为主,不能跟人民群众已经变化了的文化需求进行有效对接,还是原来单一的文化资源,统一刻板的载体,单调乏味的文化内容,导致受众主体大幅减少,人民群众参与度不高,受众主体变得越来越单一,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这一切都使得人民群众难以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
基层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政府拨付的资金占绝大多数,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社会参与度不高,导致自身缺乏自筹经费的能力,文化场地存在“建”和“用”的矛盾[2]。
受财力所限,很多前期投入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程,因为资金问题,建设一拖再拖,有些甚至半途而废,无法实现升级换代,导致一些文化设施的功能发挥大打折扣,影响了乡村两级文化场馆的开放和运转,严重制约了基层公共服务效能的提升,这些无疑会让文化公共事业的开展和建设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和限制。
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持续推进,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凸显。宿松县目前文化队伍主要表现在专业艺术人才短缺、文化管理人才短缺、文化志愿者队伍发展缓慢等方面。部分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老化,综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不高,人民群众开展活动难以常态化[3]。
政策重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除了需要通过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等载体开展文化惠民之外,更需要依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充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文化服务。
通过深挖地方文化特色,首先要利用好当地特色文化资源,诸如宿松县非遗中的断丝锣鼓弦、文南词等,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活动,让文化惠民工程更接地气,更通文脉,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更易被老百姓接受,可有效解决文化惠民工程内容的单一化问题。
3.2.1 探索文化资源运营机制
将场地建设纳入财政,探索票价补贴、办公助补贴模式。参照北京“剧场运营平台”、天津“惠民卡”等先进模式,整合宿松县县乡村三级公办、民办两类文化资源,在场地资源、文艺团队、文化成果和特色文化等文化资源上,探索出一整套共通、共用、共享模式。
3.2.2 建立文化活动推广机制
充分建立“文化+互联网”模式,建立文化惠民信息发布平台,并定时在平台进行统一汇总并发布。在线上平台发布信息进行宣传、运作的同时,在线下还要开通群众意见反馈、评价等渠道,让人民群众甄选出心中最喜爱的节目和演员等,并及时反馈给主办方,从而让文化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双向沟通的渠道联通起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看到文化惠民成果,扩大其影响力。
3.2.3 建立健全文化监督评估机制
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加强对文化惠民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明确其主体责任等,按照群众需求为主导,构建公共文化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层层推进机制,才能有效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效能。
同时,提升公共服务效能,需要政府加强引导,相关部门协同办公、互通有无、共建共享,真正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3.3.1 畅通群众反馈渠道,由“送文化”到“选文化”
一方面,大力推动文化惠民供给侧改革,建立文化活动的菜单机制。为确保文化供给与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无缝对接,探索建立一套文化惠民“菜单式”供给模式,尝试建立让人民群众“点单选戏”、剧团“看单送戏”、政府“买单评戏”文化惠民的新举措。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深入农户家中等方式了解人民群众真正的文化需求,探索一套符合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惠民项目的供给模式,提供给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化服务,让人民群众自己来选戏和评戏,通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检验文化惠民的实效。
3.3.2 培养群众高尚的生活情趣,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各级文化主管单位应在前期摸排群众反馈意见,各级文化生产单位要厘清百姓需求先后顺序,合理安排文化公益艺术培训课程,例如国画、声乐、舞蹈、摄影、二胡、书法等,定时开课,常抓不懈,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同时紧抓基层百姓的文化趣味工作。
合理开展文化理论宣传工作,让一些文化相关领域的专家下基层,开展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文化宣讲,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文化艺术普及活动,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审美品位,同时把下基层宣讲活动的堂数作为文化单位工作人员参与职务晋升、集体考核评比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从而切实把基层文化趣味普及落到实处。
3.3.3 利用科技手段,从“旧貌”到“新颜”
此外,国内外学者对考虑搬运能耗的车间调度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Lu等[8]考虑流水车间搬运能耗、工件装夹能耗和机床等待能耗,建立了以能耗和完工时间为目标的调度优化模型。Yan等[9]考虑混合流水车间的加工过程能耗、刀具夹具的装夹能耗、搬运能耗、空闲等待能耗和辅助系统能耗,建立了以能耗与完工时间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Yan等[10]提出一种混合流水车间多层次节能优化调度方法,机床设备层以切削能耗和切削时间为目标优化参数,在参数优化的基础上以能耗和完工时间为目标进行车间层的调度优化。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供给模式“以旧换新”,实现彻底从“旧貌”到“新颜”供给模式的转换,让人民群众可以更加便利、从容选择自己更加喜爱的文化产品,享受到文化惠民的成果,这是文化惠民工程的最终落脚点。
政府可利用“互联网+”,借鉴河南省焦作市等地的先进经验,将本地特色数字资源和最新的互联网公共文化优质资源信息技术进行梳理整合,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线上服务网络,采取线上线下联动,让“百姓点单、文化供给单位配送、政府买单”的方式,让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够更加便捷地在线选择政府免费提供的优质文化服务,这样一来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程度,促进了供需有效对接,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又提高了文化惠民项目的影响力。
各部门、各地方都在落实中央“放管服”要求,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步子迈大一点,魄力更大一点,针对基层文化队伍水平不高的问题,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着力解决基层文化人员匮乏、专业能力弱的问题,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配备充实工作人员,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两委”确定1 名兼职工作人员,同时通过县乡两级统筹和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宽渠道,解决人员不足问题。
调动多方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重要途径。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3.5.1 完善公共文化资源共享
利用线下线上资源以及一切社会和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开展文化普惠活动,探索建立文化普惠活动的长效机制,让文化普惠工程走向持续创新的文化共享模式,让老百姓在最大程度上享受全社会最新、最先进的文化成果。
除了要从源头上优化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利用专业性的文化机构生产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供给主体之外,还要搭建融合服务平台,制定多种扶持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化专业化运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民间团体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和体系建设,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供给主体和方式多元化发展。
3.5.3 完善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制度保障
完善公共文化资源共享的供给、评估、监督、考核机制,应纳入财政预算,并对各乡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情况进行通报,确保严格执行到位,突出其均等化,使公共文化资源共享落地生根,形成长效机制。
总之,文化惠民项目需要靠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来落实,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导向,不断建立健全公共文化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多方主体参与机制,探索建立文化惠民项目新的供给模式,提高文化惠民项目的供给质量,促进文化惠民工程与人民文化需求更好对接,让文化惠民工程在乡村文化振兴乃至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