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时代下职业教育“技术+艺术”的融合路径探究

2021-12-15 13:38
科技视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技艺学科人才

王 燕

(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江阴 214401)

0 引言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一些新兴技术、产业相互跨越,深度融合,将社会和经济带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阶段。在这跨越发展的背后,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指出“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显然,单一的知识与技能是无法满足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的,职业教育亟须解决学科“跨界”“融合”这两个关键词所凸显的问题,才能培育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近两年来,学科融合在我国职业院校中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已在多个专业、学科等层面有所布局。基于此,本文以职业学校电子CAD课程为例,从电子技术学科、艺术设计学科的视角,围绕“技术”“艺术”两者融合的背景、使命、路径以及如何融合地更好等问题进行阐述,以期形成“技术+艺术”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教改路径,着力培育集技术创新性、艺术创意性为一体的“技术+艺术”复合型人才,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1 融合的基础——技术与艺术的同源性

技术与艺术若没有融合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技术”“艺术”这两个词原本来源于古希腊的“技艺”一词,两者具有历史的同源性,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衍生出来,彼此具有吸纳和融合的紧密联系。在我国,从古至今都存在着技艺相通的主张。在孔子、孟子、墨子等前人的著作中均有所描述,孔子的“求也艺”“能通一艺以上”,这里的“艺”即为技艺;在《庄子》中,对于当时技艺之美的呈现达到了更深的层面,更是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后来,近代作家相继使用“艺术”来概括绘画、美术等门类作品,广义上的艺术、技术与此“技术”与“艺术”有着相同的起源,虽然在机器工业时代因社会分工不同而分道扬镳,但在工业发展繁荣的今天,日渐整体化的技术发展,又促使两者交叉融合,不管未来的时代发展如何,追求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2 融合的使命——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融合的重要使命就是为社会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之所以要讲究学科融合,一方面是基于当下知识与技能的迅猛增长,增长方式也由“点式”像“框架式”发展。正因如此,技术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造就了一种新型的认知方式,由被动式增长转变为主动式增长,这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价值。另一方面,从技术与艺术的教育过程来看,技术教育更多地强调动手操作,侧重点为“外部认知”活动,艺术教育考虑更多的是人的需要,如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等,这些都是在强调“内部认知”,技术与艺术这两者的融合即是“内”与“外”的交叉融合,对激发学生创造力、兴奋感和创新性的潜在驱动力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谓是为现代创新型素质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技艺融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与路径

对于职业教育,如何实现技术与艺术的跨学科融合,达到知识体系的完整与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以电子CAD专业主干课程为例,从三条路径:课程结构的整合、课程内容的融合和课程资源的融合展开探讨。

3.1 课程结构的整合式融合

作为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电子CAD课程原有的课程结构单一地指向“技术”层面,对应的目标、内容、评价等多是技术操作的“散装”,存在着欠缺文化内涵、技艺脱节等问题,间接地削弱了该学科的独特地位及其育人价值。在实践过程中,遵循“技术、艺术、文化”三方面的人才规格要求,将该课程的基础结构聚焦技术学科和艺术学科,整体上打造“工艺、设计、素质”三大模块,逐渐形成课程结构设计的整体意识,突出体现“技术+艺术”整合后的综合性、操作性与实用性。这种整合是以电子技术学科为中心,将艺术学科的知识作为电子CAD的优化要素,比如在原理图的设计模块中融入艺术设计的对称性、布局的设计感等方面的知识架构,两者在结构上追求“0.618”的黄金搭配比值,融合共生,帮助学生掌握操作技术要点的同时,也为学生形成艺术素养奠定了基础。

3.2 课程内容的嵌入式融合

在电路原理图布局时讲究对称性的概念用途,在绘制总线时展示由烦琐到简洁的美妙之处,在印制板的制作中把握导线的适宜距离……正如一名优秀的技术工程师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力,才能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游刃有余,电子CAD课程在技术为主的内容中嵌入艺术元素是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知识与艺术知识的简单叠加。电子CAD课程在内容上更多的是指向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个专业技术层面的知识和技能,基于该课程的技术特点,需对课程内容进行“艺术”层面的嵌入,着力培育学生成为集技术创新性、艺术创意性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选取电子行业前沿工程技术案例,把该行业当下最近的技术手段、最新的艺术设计理念、工程操作工艺规范通过项目式编排巧妙地嵌入到一起,并在具体的实例中体现课程的知识脉络,使学生在技术层面提升电子CAD的操作水平,在艺术维度拓宽知识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欣赏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3.3 课程资源的沉浸式融合

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强调的是专业知识与技能,但学校教师很难将行业工匠身上的技艺传授给学生,但技艺对学生而言却是宝贵的学习资源。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构建虚实结合的情境体验平台,开放关于艺术学科的信息资源并共享于学生,比如创设电路3D虚拟的可视化效果,让他们在360°全景翻转中自由预览线路板效果,既可以展开虚拟的技术操作练习,又在操作过程中感知产品的艺术特色,情景交融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情景体验丰富深刻,实现艺术欣赏的具象化。另一方面,该校借助校外CAD实训基地,将课程的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的生产过程,将电子产品加工制作流程及操作方法进行录像,制作成微课等电子资源,并及时把行业工匠分析操作技术要点、艺术设计的情感的录播视频或课件进行整合,形成教学资源,以此形成具有岗位体验性和实践性的“沉浸式课堂”,使抽象的艺术审美教育变为“可见、可知、可感”的现实,学生在这样的沉浸式课堂中更好地体验技术之美,感知艺术文化的魅力[2],实现了学生能力范围内的技术可操作性,又增强了真实产品艺术层面的冲击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引领学生成为集技术操作性、艺术创意性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

4 反思与展望

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对两者进行“混合”,也不是完全消解两者的差异,而是要保持两者的有机融合性和适度独立性,达成“共生—良性互动”的融合效果。跨学科交叉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下教师教育教学奋进的方向。只有坚持把不同学科间的对话和融合投入到实践中,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打破传统学科的束缚,实现新的生长和跨越;只有跨学科融合教学,才能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社会输送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技艺学科人才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学科新书导览】
人才云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超学科”来啦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