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 杨一帆 殷苏源 郑钰果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97-01
摘 要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运动强度中等、有氧为主并伴随着瞬间发力的运动。乒乓球运动员具备的专项耐力水平的高低能够对运动员的乒乓球成绩以及竞技水平造成直接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专项耐力训练的目的与目标,并提出了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的内容以及训练方法。
关键词 乒乓球 运动员 专项耐力训练
一、引言
在当前的乒乓球训练中,大部分教练在安排运动员进行专项运动训练时所设计的运动强度较小,且训练方法比较单一,导致运动员的整体运动素质较差,在他们面对需要大量运动训练和比赛时,最终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有必要对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方式进行深入探究。
二、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的目的和目标
由于乒乓球运动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要求运动员在打乒乓球时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力,这种耐力使运动员能够在一定运动强度和节奏中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速度、力量和灵敏度[1]。尤其是在当前乒乓球运动改用直径为40毫米的大球后,导致乒乓球的运行速度以及旋转速度较以前更慢,从而造成运动员需要在比赛中增加回合次数。而从另一角度看,由于乒乓球运动员在参与较为大型的比赛时,通常都会连续进行6~10天左右的比赛,想要承受比赛所带来的运动负荷,那么自身也需要具有较强的耐力素质。
三、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训练的内容
(一)训练强度
单纯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强度一般较小,并且主要以有氧系统供能为主。通常运动员的心里负荷可以控制练习的强度。对于刚开始参与耐力训练的运动员来说,可以将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40~160次的范围内,当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可以将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60~170次的范围内。在这个强度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的有氧系统供能,使运动员的心肺水平以及直接吸氧能力均得到提升。
(二)训练时间
专项耐力的训练时间通常可以训练的水平来决定,一般接受过训练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可设定为2小时。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久,那么就会越刺激机体进行有氧代谢的过程。同样,只有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氧耐力练习,就会提升运动员的全省血量和血红蛋白,通过提高运动员机体的摄氧、输氧以及用氧能力,进而达到提升其耐力的目的。
(三)非乳酸性無氧耐力训练
有效提升运动员非乳酸性无氧耐力的方法就是进行间歇式的训练。通过间歇训练,能够使运动员的机体供氧、供能处于困难的状态,此时他们的心舒张期变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运动员在该状态下就会提升自己的承受能力[2]。进行非乳酸性无氧耐力训练的休息间歇,由于机体偿还“氧债”的速度较快,因此在机体所欠“氧债”得到基本偿还后,就可以安排进入下一阶段的练习。由此也可以缩短同组练习之间的休息时间,而适当增加不同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此来保证机体的能源物质能够得到恢复。但需要注意的是,组与组之间的休息间隙时间不应过长,以免出现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下降的情况。
四、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的具体方法
根据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的要求,训练既可以采用动力性练习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静力性练习的方式。对于专项耐力训练而言,与运动者负荷强度的大小关系不大,而是需要提升运动员的训练重复次数以及运动时间,即采用运动负荷较小,但重复次数较多的运动,如此也能够有效提升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水平。通常可以为运动员安排以下练习:一是800米、1500米、3000米耐力跑;二是在乒乓球台桌前完成交叉步、跨步动作的练习,要求运动员完成100~150次动作,一共完成8组左右,每组间歇2~4分钟;三是原地完成正摇跳绳动作,要求运动者跳起一次摇绳2圈,每组跳绳50次,一共完成5组,每组间歇时长为5分钟,当完成一组训练后,运动员的心率恢复至每分钟120次后,在进行下一组的摇绳练习;四是连续跑台阶训练,要求运动员在高度为20cm或50cm的看台上连续跑50步,即在高度为20cm或50cm的楼梯上,每步跨越2级台阶,重复该动作5次,每次间歇时间为5分钟;五是进行快速移动捡球训练,要求将30个乒乓球分别放在不同的篮筐内,每个篮筐间隔2米,运动员需要将乒乓球从有球的一筐捡入无球的一筐,该训练需要完成5组,每组的间歇休息时间同样为5分钟。
五、结语
我们经常能够在比赛的后期看到运动员因不具备良好的专项耐力而导致比赛失利的局面。因此,在训练乒乓球运动员时除了要让他们坚持一般的耐力训练外,还需要加强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以此确保运动员能够在比赛时收获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颉小文.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效果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7):41-43.
[2]霍雨.乒乓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训练研究[J].体育时空,2015(05):124.
★课题项目:2021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项目“乒乓球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YJS2021KC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