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成成
摘 要 微媒体在教育领域崭露头角,其中微课以时间短暂、形象直观、内容结构紧凑、易传播等特点得到学习者的青睐。依据在校师范生的学习特征、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特点,运用微课程去解读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弥补传统课堂时间、地点限制的不足,丰富课程资源。
关键词 微媒体;微课;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8-0049-03
0 前言
微媒体在国外的发展非常迅速,比较常见的微媒体应用软件主要有Facebook、LinkedIn、Pinterest等。微媒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微课在教育领域最具代表性。微课(micro-lecture)起源于1993年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McGrew L A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1995年英國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Kee T P提出的1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1-2]。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开始实施MicroLESSONS研究项目;2004年7月,英国启动教师频道。
以可汗学院和TEDEd为代表的微视频教学的出现,进一步引起教育者对微视频等微媒体运用于教育领域的可行性探索。胡铁生于2011年率先提出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开启了我国微课的研究历程。2013年,焦建利定义它是“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3];黎加厚定义它是“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4];张一春定义它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围绕某个知识点开展的教学活动”[5]。关于微媒体视角下学习理论的学习研究主要是广东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韩迎春和肖雪山撰写的《微课在<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微媒体已经凭借其数字化、碎片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微媒体、参与微媒体,刷微博、聊微信、看微视频已经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基于微媒体巨大的吸引力,将微媒体融入学校教育心理学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微媒体融入学校传统授课方式中,实现这种新兴的授课方式和传统课堂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资料(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将微媒体运用到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资料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微课视频,通过重复观看进行自主学习以加深理解,可以避免重复讲课,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尽管微媒体已经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利用微媒体进行的微媒体视角下学习理论的教学研究较少,而且并没有单独阐述微媒体视角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解读。
1 微媒体视角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不是他们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被动地进行情景刺激与行为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自己积极主动地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信息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然后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自己需要的认知结构。因此,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的系列微课在学习资料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在呈现教学内容时要有系统、有组织,要符合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资源容量少的特点。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制作不同的微课,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需要的材料等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基于微课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主题突出的特点,既可以将微课引入传统课堂,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又可以将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移动电子设备进行自学,完成学习目标。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微课设计分析
2.1 微课教学内容分析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的微课教学内容先通过制作PPT,然后以屏幕录制软件录制屏幕,再进行后期配音、剪辑,最终以微视频的形式呈现。但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知识点繁杂,没有办法把所有知识点都具体呈现出来。鉴于视频时长不宜过长、内容繁杂导致学生无法整体解读等原因,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六个模块,如图1所示。
2.2 学习者分析
组织班级集中授课,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关注微媒体,参与到微媒体中。将微媒体融入教学中,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内容可以在课后利用微媒体继续加深理解。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者一般为师范专业的大一、大二在校学生,年龄普遍在20岁左右,具备成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自己树立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学习动机比较强,喜欢尝试新兴事物,将微媒体引入课堂正好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针对师范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每位学生都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但学生课目种类繁杂,课时较少,分配给教师讲授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课时就更少,不足以深入讲解。而学生有许多闲暇时间可供自己支配,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碎片化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他们可以借助自己的移动电子设备,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系列微课进行深入学习。
3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微课制作:以《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为例
3.1 开发软件的选择与安装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系列微课的开发,需要电脑安装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0,因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系列微课是基于PPT课件,利用录屏软件录屏制作而成的。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10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包括页面简洁、功能齐全、运行速度快、动画种类多、操作简单易上手等。同时,《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系列微课的开发以及编辑与处理需要安装EV录屏、Camtasia Studio 8、爱剪辑。
3.2 素材的选择与收集
在设计一门微课给学生学习之前,教师要对微课要表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从知网、百度文库等网站找到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微媒体、微课、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以便后期论文书写引用参考文献。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开始对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系统分类,分类完成后对每个部分都制作相应内容的微课视频。
3.3 微课的脚本制作:以《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为例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系列微课按照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的观点,共分为六个模块,每个模块分别制作微课,每个微课都具有脚本设计。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解读》系列微课中的《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论》为例,脚本设计如表1所示。
4 总结
微课的录制环节可随客观条件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微媒体在国内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微媒体APP被人们频繁地使用,其中微信已经成为国人最普遍使用的社交微媒体应用软件。除此之外,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体也在蓬勃发展,其中应用到教育领域的微媒体主要是微课的形式和网络课程的形式,以微课形式的微媒体被广泛应用到实际教学课堂中,因此最具代表性、理论性和系统性。标准将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按照代表人物划分为六个模块,并分别按照教学设计、脚本编写和开发制作、测试、评价与反馈等流程制作微课程资源,弥补了传统课堂时间、地点受限制的不足,丰富了课程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指导。■
参考文献
[1]McGrew L A. 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1993,70(7):543-
544.
[2]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
65-73.
[3]焦建利.微課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3(4):13-14.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
10-12.
[5]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0L].[2013-
03-08].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
u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