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地区由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名著阅读教学落实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本文简单分析了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30-0071-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名著阅读教学质量不佳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此,教师必须转变名著阅读教学方式,通过高质量的名著阅读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素养。
一、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学生文学知识储备
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使学生了解更丰富的语文知识[1]。文学名著通常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展知识面,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从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以读促写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学习人物描写技巧、环境描写手法等写作技巧。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语文教学蕴含着德育因素,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成为语文学科发展的趋势。在组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文学名著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特定的事件,并通过文字传递情感,学生在阅读和学习名著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诉求,并联系生活产生情感共鸣。此外,文学名著描述了大量的社会现象,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前了解社会,学会适应社会,并培养自身的思辨能力[2]。
二、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弱,监督不到位
互联网时代的初中生容易被电子产品吸引,缺乏自控性和自觉性,偶尔好奇想去了解名著里曲折有趣的情节,但当他们真正拿起书时,却很难静下心来阅读。长此以往,学生与经典名著之间就产生了文化和心理的距离。此外,农村家长对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缺乏监督和管理,在脱离教师监督的情况下,许多学生阅读效率较低。
(二)名著阅读教学素材较少
在农村学校,名著导读成了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农村地区经济较为落后,教学观念也相对落后。书籍是名著阅读教学的载体,农村教师在组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反馈缺乏阅读资源,部分家长对學生阅读学习支持力度不足,并不重视学生的名著阅读。除了物质条件相对落后之外,许多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过分强调教材的导向作用,只是对教材中出现的名著知识进行讲解,忽略了对阅读素材的拓展和延伸,这就导致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3]。在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怎样上好导读课,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文本,主动阅读,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深思[4]。
三、解决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分析名著写作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阅读名著的重要动力。教师可以对名著的写作背景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名著的历史创作背景,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能够借助趣味性的故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必须深入分析教材中的名著资源,借助互联网丰富自身的文学知识储备,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了解名著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感受文学知识的魅力[5]。
(二)融入图文辅助素材,发挥信息技术价值
信息技术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推动力量,文学名著由于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许多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图文视频等素材,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把握所选取的资源的质量,确保视频能够还原名著中的场景。在图文视频的辅助作用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名著中描写的画面,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了“四大名著”中的多个片段,以《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为例,在组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经典影视作品《红楼梦》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刘姥姥滑稽的形象,并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感受贾府由兴盛转向没落的变迁[6]。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名著阅读计划
因材施教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思想,在组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名著阅读计划。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制定读书清单,再对学生提交的清单进行调整,确保学生阅读内容积极向上。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阅读能力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精确到每一天的阅读量以及预期取得的效果。教师还应发挥监督作用,关注学生阅读计划的落实情况,并组织趣味性的名著阅读分享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的平台,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计划。
(四)整合名著图书资源,丰富学生阅读素材
面对农村初中生缺乏名著阅读资源的问题,教师必须做好图书资源的整合工作,申请专项资金购置图书。教师应当积极向各方求助,除了学校建设资金之外,还可以发布图书捐赠信息,借助社会力量筹集名著阅读资源。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部建立图书角,鼓励学生将暂时不看的图书带到学校,供其他学生借阅和浏览,并安排学生对其进行管理,做好图书借阅和归还的登记工作,确保名著图书资源的充足。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应鼓励学生通过电子阅读的方式阅读名著,下载名著的电子文本资源供学生阅读和
学习。
(五)重视阅读技巧教学,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还应在课堂上教授阅读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通过亲身示范向学生展示精读、略读等多种阅读技巧。精读是指对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深度剖析,并做好相关的读书筆记,学习文章中的叙事手法和写作技巧;略读则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的大致结构,迅速了解文章中的事情发展顺序。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恰当的阅读方式,从而提高名著阅读效率[7]。
(六)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实施过程性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名著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实施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过程性评价主要强调学生在名著阅读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将学生是否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作为评价的依据。在教师评价标准的影响下,学生能够意识到名著阅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名著阅读学习。
综上所述,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深刻认知到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名著阅读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涛.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A].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8.
[2]谭丽娟,赵丽春,邹莹莹,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一卷)[C].2017.
[3]欧阳婕琼.“有效指导名著阅读,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初探——以《水浒传》名著指导实践为例[A].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8.
[4]罗成阙.引领名著阅读 品味经典魅力——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A].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1期总第4078期)[C].2019.
[5]叶青.让名著导读走进语文课堂——谈农村初中名著阅读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
[6]姚代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A].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9.
[7]张军华.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七卷)[C].2018.
【作者简介】
欧自兰(1981~),女,汉族,甘肃靖远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小班额教学中名著导读如何有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