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计川
众所周知,历史上我国以出口陶瓷、茶叶与丝绸为主。陶瓷主要通过海上运输,那么货主最担心什么呢?翻船?不一定,因为翻船毕竟属于小概率事件,更多的是担心运输过程中陶瓷碰撞和摩擦。
试想一下,一船陶瓷从广州出发,到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卸货,如果只剩下一堆瓷片,那就赔大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现在快递或物流都有泡沫包装,但当时没有这些材料。而且,降低陶瓷损坏率,同时需要成本很低才行。
我们祖先的智慧在这一问题上得到了充分显现。把盘子上撒点土,再放上几颗种子,然后摞上一个盘子,同样的办法以此类推,最后拿草绳简单一捆,开始洒水。说白了,就是生豆芽。10天以后,豆芽長出来了,同时也把盘子之间的空隙填得严丝合缝。没有缝隙,也就没有摩擦,这一串盘子就像一个立柱一样结实。
既方便装卸,也便于运输,还可以在长达数月的航海过程中为船员提供豆芽吃,真是一箭双雕。到达目的地码头后,只需要用水一冲,盘子光洁如新。
这一创新尽管其貌不扬,谈不上什么高大上,却大大降低了瓷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对整个瓷器出口的意义不可谓不大。
所以,创新不见得一定要阳春白雪,创新不是表面文章,而是要切合实际、有效可行。历史上此类创新还有很多,比如,茶马古道上运输茶叶,为了不让茶叶变质,先把茶叶发酵,这个思路本身就是创新。
(摘自《经济学家茶座》2021 年第1 期,桃& 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