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超,胡金春,李春贵,仇少鹏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省河口海岸重点试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0)
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可以模拟自然降雨的雨型、雨滴特性等要素,弥补自然降雨规律性不足对科研的限制,成为土壤侵蚀、防洪设计和海绵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试验装置[1-2]。
目前国内人工模拟降雨装置的制作形式主要有4 种:喷嘴式、管网式、悬线式、针头式[3]。本文中模拟降雨装置的设计采用喷嘴式。
1.1.1 降雨装置的结构
本文研制的降雨装置包括3 个部分:供水系统、喷头组、控制系统,系统整体尺寸为宽2.0 m,高3.0 m(见图1)。
图 1 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硬件结构图
供水系统由储水箱、输水管道、泄压阀、堵头等部分组成。其中储水箱为1 m3圆柱形PE 箱,为避免管道内压力超载,在靠近管道末端位置安装泄压阀,根据喷头最大承受压力选取泄压阀规格为0.8 MPa,降雨外流的水通过地下集水系统排出。
喷头组由流量不同的3 种喷头组合而成。
控制系统由PLC、触摸屏、变频器、离心泵、电磁阀组、电磁流量计、压力计等部件组成。其中触摸屏用于系统的控制输入及结果显示;PLC 是中央控制器,负责采集相关数据并根据给定雨强时序控制电磁阀组开闭;变频器根据给定雨强时序控制输出流量改变降雨量[4]。
1.1.2 试验原理及过程
离心泵的输出流量与输入交流电频率呈正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PLC 控制变频器输出变频交流电给离心泵,达到控制输出流量即降雨量的目的。试验第一步,改变离心泵输入频率,用翻斗式雨量计测量对应的降雨量,率定出雨强—频率—喷头开关组合关系。第二步,根据给定降雨量过程,按第一步的率定关系,配置对应的频率过程曲线。本试验选用2015 年7 月21 日下沙气象站降雨过程(见图2)。第三步,按照第二步配置的频率过程曲线进行开环控制试验。
图2 下沙降雨过程图
本装置使用的喷头是美国SPRAY 公司HH-W型喷头,按流量从小到大对其进行编号,各喷头的工作参数见表1。
表1 喷头工作参数表
本装置用于雨水花园试验研究,模拟降雨面积1 m×1 m,针对这一范围内的降雨强度、均匀性、雨滴大小及分布进行率定和分析,以比较装置和真实降雨的相似度。
1.2.1 降雨强度
使用翻斗式雨量计在喷头下方中心位置进行雨强检测。
1.2.2 降雨均匀性
降雨均匀性是表征喷头均匀性的重要参数,一般通过等雨强线来表征[5]。总体来说等雨强线的分布是同心圆,中心处雨强最大,在向外侧扩散的过程中迅速递减。为了绘出等雨强线,在降雨区域中心附近布置44 个直径为10 cm 的小桶(见图3)。
图3 小桶布置俯视示意图
试验时,每次降雨的时间为10 min,用量筒测量小桶的雨量,连续降雨3 次,求出每个小桶的平均雨量,根据式(1)计算各点的雨强:
式中:P为降雨强度,mm/min;V为小桶10 min 降雨收集的平均雨量,mm3;S为小桶桶口面积,mm2;t为降雨收集时间,min。
1.2.3 雨滴直径及分布
本试验采用常规的滤纸色斑法观测降雨的雨滴粒径(D)。色斑载体为杭州特种纸业有限公司生产的Φ15 cm 定性滤纸,混合粉末由红色高锰酸钾与白色固定剂滑石粉组成[6]。其中高锰酸钾用于与雨滴作用形成红色色斑,滑石粉用于维持色斑形状不扩散。上述2 种材料经细致研磨后,按质量比1∶4(高锰酸钾∶滑石粉)的比例搅拌均匀,涂抹于滤纸表面。当雨滴降落在滤纸上时,每个雨滴就产生近似圆形的色斑。在采用滤纸色斑法对雨滴取样前,应先对色斑直径与雨滴真实粒径之间的关系进行率定。
喷头率定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雨强大小主要取决于管道压力及喷头规格。对于本装置,单独开启1 号喷头时最大雨强为0.92 mm/min,单独开启2 号喷头时最大雨强为1.41 mm/min,单独开启3 号喷头时最大雨强为2.90 mm/min,同时开启1 号、2 号、3 号喷头时最大雨强为5.23 mm/min。
表2 喷头率定结果表
额定工作状态下,各喷头的等雨强线均为较好的同心圆(见图4)。
图4 各个喷头的等雨强线图
测量各种雨强下色斑直径大小,采用公式(2)将色斑直径转换为雨滴直径。
由上式计算出每种雨强下,雨滴直径的累积曲线图,并由此求出雨滴中数直径(D50)[7]。雨滴中数直径是指雨滴累计体积分数为50%时,所对应的雨滴直径。以1 号喷头0.3 MPa 工作状态为例,累积曲线图及雨滴中数直径见图5,由此得到各雨强下的雨滴中数直径范围为1.07~2.76 mm(见表2),符合天然降雨的雨滴中数直径特点。
图5 1号喷头雨滴直径累积曲线图
本次设计的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可调节雨强范围为0.31~5.30 mm/min,雨滴中数直径范围为1.07~2.76 mm,符合天然降雨特点,模拟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