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丽
(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我国2019 年启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评选工作,公布了第一批320 个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已经有1 000 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快速增长,说明我国乡村旅游事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新时代乡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减贫事业的着力点,通过发展旅游业来盘活市场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1]。
关于旅游减贫效应的研究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1999 年4 月,英国国际发展署(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PPT(Pro-Poor Tourism)的概念,即“可促进贫困者的旅游”。PPT 概念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提高贫困人口的收益。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的减贫效应主要有以下3 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减贫。在理论上,旅游发展可以促进减贫。外地游客的到来,为当地旅游及其相关产业提供了更多的需求市场,从而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一些研究发现,旅游业发展有助于给旅游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减少贫困。目前,这一观点在旅游减贫理论中占主流地位。如今实施的乡村旅游减贫项目也都是基于这一假设开展,以期为当地的贫困人口带来真正的经济收益。很多实证研究从扩大就业角度分析旅游发展的减贫作用,一些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有助于给旅游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和提高居民经济收入水平,从而减少贫困[2]。
第二种观点与第一种观点恰好相反,认为旅游业发展加剧了贫困。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业会加大当地的不平等现象,还会扩大社区贫富差距。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不全都是正面的,也可能对贫困地区居民造成负面影响。比如,旅游地的原始生态环境会遭到破坏;积极参与到旅游业的居民可以快速获得经济收益,从而变得更富足,而没有参与其中的人则没有获得旅游发展带来的利益,从而导致当地的贫富差距拉大,加剧了相对贫困。而且旅游业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导致旅游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存在很大的季节性波动,想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当地减贫是不现实的。
第三种观点是旅游发展与减少贫困之间没有联系。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旅游业发展不一定能够减贫,旅游发展与减贫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由于许多旅游减贫项目没有获得预期成效,反而还引发了各种社会问题,因此许多学者对PPT 观点产生了质疑,重新探讨了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发现,不同旅游活动类型对减少贫困的效果各异,缺乏统计学上的证据来判断二者存在必然联系。而且由于企业以盈利为目的,旅游业发展对减少贫困的作用仅限于旅游从业人员,但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些学者的实证研究成果有力证明了旅游发展与贫困减缓并无必然联系这一观点。
我国旅游减贫项目的长期效应有待实践验证。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实现减贫,在实践中仍会出现许多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偏远的乡村文化遗产区,更应该通过微观视角验证乡村旅游减贫效应的持久性,从而厘清发展乡村旅游对促进乡村民族地区减贫效应之间的正确关系与影响机制,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持[3]。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1 300 多年来的独特创造。2013 年6 月22 日,在第37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红河哈尼梯田由于其符合遗产中心认定的第(Ⅲ)条和第(Ⅴ)条文化标准,以及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5 处世界遗产,是我国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
阿者科村属于典型的“富饶的贫困”,村庄交通不便,“空心化”非常严重,年轻人大部分外出打工。阿者科村总共64 户、479 人。在乡村旅游开发前,属于典型的贫困村落,农民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人均年收入较低。村庄中有的村民将传统民居出租给外地经营者,自己搬出村寨。如果不尽快改善阿者科村的经济状况,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下一代外出上学,未来有很大可能弃耕,这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极大损失,也会使哈尼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的文化奇观失去保护与传承。
在乡村扶贫政策支持下,阿者科村的乡村旅游开发采用内源式发展模式。内源式发展模式最初源于经济学理论的内源性增长理论,是指以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以提高本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使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这一模式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3 个方面:第一,一个地区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其自身内部的生长能力,同时需要保持和维护好其本地的生态环境及文化传统。第二,为了培养本地的自身发展能力,最好的途径是以当地居民作为地区开发的主体,使当地居民成为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第三,为了保证当地居民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建立能体现当地居民的意志,而且有权干涉地区发展决策的有效基层组织。
内源式发展模式是从地区自身内部寻找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强调发展最终必须从各自社会内部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简单从外部直接移植过来。近年来,在我国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这一发展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乡村发展之中[4]。
阿者科村民委员会、村民集体出资成立公司开发乡村旅游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实现稳定增收,群众收入增加。2019 年3 月阿者科村第一次分红,48 户分得1 600 元,分红最少的6 户分得680 元。2019 年8 月第二次分红,48 户分得1 840 元,分红最少的分得740 元。截至2019 年10 月,全村收入超40 万元,村民分红金额191 195 元;增加了就业岗位,群众参与度提高;村民得到了实惠,对游客的态度由淡漠转为热情;提升了人居环境,旅游环境得到优化;村内除了村民日常打扫,还定期开展大扫除,顺利完成公厕改建、水渠疏通、房屋室内宜居优化等。旅游业在阿者科村的兴起,带动了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也使传统村落得以保护。发展乡村旅游后,阿者科村规定村民不得将房屋出租,否则视为放弃公司分红权,传统民居及其人文内涵得到保留。一些传统民俗文化被市场认可,得以长久保护和传承。中山大学团队在驻村运营公司期间,不仅教村民使用计算机办公和当地儿童学习普通话,而且还吸引了外出年轻村民返乡创业,建设和保护家乡。旅游的减贫效应不仅发挥在增加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人居环境、村民教育水平、村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等方面。
阿者科村的乡村旅游扶贫实践是一次由政府、村集体以及学者团队多方组织下的乡村扶贫,是一次拉动经济、提高村民收益以及民族村落保护的现实探索。这不仅是通过开发乡村旅游来促进当地产业多元化发展,而且是哈尼族千年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得到有效利用的良好契机,激发了村民主动保护民族村落和农耕文化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阿者科村民通过多方面参与,提升了哈尼族的传统文化认同感,也增强了主动参与遗产保护的意愿,更直接的效应是村民的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村民更自愿参与旅游发展,这也是旅游减贫理论在阿者科村的应用,显著印证了三大主流观点之一的旅游发展有利于贫困减缓的理论,也是旅游减贫理论在中国的一次成功实践。
此次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旅游发展的减贫持续效应还需要长期的动态研究来验证其科学性,此次研究仅涉及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效应,因此还有待未来的研究扩充。其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也会影响减贫效应研究的效果,主要是研究了内源式发展模式,未涉及外源式发展模式,因此研究结果也存在局限性。再次,由于中国民族遗产地区的多样性和广阔性,民族遗产地区的乡村旅游减贫效应也应该在更多地方实践,未来可以进行更多对比研究来印证旅游减贫的长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