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民 陆新越/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农业农村局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村级有钱办事、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常州市金坛区不断探索村集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分类扶持”的原则,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瓶颈,取得了初步成效,2020年全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46亿元,比上年增4.97%,经营性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9.51%。
突破“传统经营”,实施“多元发展”。金坛区根据各村优势资源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乡乡点火、村村冒烟”现象,深挖集体内部资源,发展优势特色农业,采取特色产业开发、培育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促使分散的、沉淀的资源资产转化为流动的、活化的、可增值的资本,充分提高村集体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后阳村、岳阳村的“小菜园”建设、庄城村的“枇杷园”“梨园”、天湖村的特种水产养殖等,都是村级增收形式的拓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突围解困。
突破“区域限制”,实施“异地置业”。金坛区的部分村远离集镇、交通闭塞、本地资源匮乏,发展村集体经济困难重重,区政府在调研的基础上,以区级统筹布局、乡镇规划产业、村级组建经济体为主要方式,积极引导经济薄弱村在交通便利的集镇“异地置业”,畅通村级集体经济“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渠道,并对这些村兴建的项目进行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50%资金奖补,近三年来区财政共对村级“异地置业”的项目奖补累计达2800万元。例如:薛埠镇致和村在远离本村30公里外购建标准厂房8座,占地面积约28000平方米,吸引5家企业入驻,年租赁收入达336万元渠道。东城街道8个村在金江苑小区购置店面房7890平方米出租,促进村级增收达268万元,村均增收33.5万元。
突破“单兵作战”,实施“抱团发展”。金坛区探索了多种类型的集体经济跨村合作方式,克服单村发展局限,“村村联合”抱团发展模式对于一些村级内部的不平衡问题适用性较高,通过村村联合可以为集体经济薄弱村提供资金、资源的支撑,形成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让强村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模式在弱村“无缝对接”。通过带动一到多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共同出资参与强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建设,获得保底分红,保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增收。薛埠镇的花山村、茅庵村、东窑村、下杖村共同出资2000万元,收购了一家企业的股权,当年就获得了200万元投资分红;指前镇的社头村、解放村、丰产村联合投资800万元组建的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每年的经营纯收入达96万元,村均增收达32万元。
突破“资金积累”,实施“资本运营”。随着“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的深入,金坛区全面缩减村级非生产性支出,各村集体经济通过多元化的发展,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村集体的账面资金急剧增加,单纯的资金积累并不能为村集体带来丰厚的收益,为进一步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在保证村级集体资金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各村严格按规范的流程投资到区、镇两级政府融资平台,资金收益率不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各村也加大对村集体创收项目的投入力度,近三年投入到村级增收项目资金近5900万元,新增增收项目60个,促进村级增收890万元,真正把村级资金管活、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