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2021-12-14 02:34李大鹏申沛曾红霞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科通识外语

李大鹏,申沛,曾红霞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极为重视,接连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利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全球治理话语权显著增强。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必然要在农业全球治理和农业科技发展中掌握话语权。面对新时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高等农林院校在新农科建设中要围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理念,探索适合农林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创新培养理念、教学体系和培养模式,培育出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胜任力、矢志奉献国家引领世界农业发展的新农科人才。

一、 创新国际化新农科人才培养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新农科国际化人才培养必须牢牢把握爱国主义的核心,根植民族性,坚持人才培养的通专融合和全球视野。

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根基在于民族性。世界文明是由全世界各民族共同组成的。很难想象一个不认同自己民族文化的人,又如何来认同包括本民族文化所组成的世界文化,又如何能够中西贯通参与全球治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世界和平发展融合共生,“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民族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源于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于民族性的重视与培养。“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立足民族性才能正确地面向世界。国际化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娴熟外语技巧,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中国国情,传承五千年中华农耕文明,从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民族精神中汲取放眼世界的智慧。

爱国主义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价值核心。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改革中,要牢记总书记给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引领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激发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干事创业、强农兴农的志趣。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着力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强化培养农科大学生的全球视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新农科教育改革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强化学生全球视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强跨文化认知学习、跨文化交流能力和领导力,拓展优质国际课程和海外实践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国际人才培养的新途径,着力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领导力和引领未来发展的能力,为具备国际事务洞察力和处理能力打下扎实基础。

强化多学科交叉的通专融合培养。在全球农业治理和科技领域,扎实的专业学识和优秀的沟通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素养。以单一专业教育为主的传统农科教育显然不能满足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一是主动适应新农科发展,打破学科专业边界,促进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等交叉融合,构建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信息与数据科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结构,不断提升学生人文修养和心智发展水平,增强学生探索科学、改造世界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要注重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为目标的全人教育,加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深度融通,将国际化作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必修内容,促进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内在联通,通识教育要体现在教育全过程,专业教育要融入通识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推理和表达沟通能力的培养。

二、 构建国际化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国际化新农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从外语能力、通识素养、专业技能、实践创新等方面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校园国际文化场域,形成国际化的教学体系。

构建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公共外语课程教学体系。国际化人才要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前提基础就是对外语语言的熟练运用。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外语的工具性和文化性,着力培养大学生的通用语言运用能力、通用学术英语能力、职业素养英语能力,并将工具性外语教育融入到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文化性教育中。公共外语课程体系的优化侧重分类分层教学培养。分类即是根据外语水平将学生分为高级和中级进行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确保学生外语能力的提升。分层即是外语能力层级式递进教学,第一学期进行大学通用综合英语学习;第二学期开展大学英语听说技能优化学习;第三学期进行读写译专项和人文素养类课程学习,旨在培养高阶英语读写译、文化素养、国际理解能力等;第四学期结合学生专业设置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学术英语运用和交流能力。

构建服务农科学生发展的国际化通识课程教学体系。国际化通识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遵从民族性,也要体现国际性,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领导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学生在全球治理方面的能力和素养。课程体系应包括中华传统文化、写作与沟通、逻辑与哲学、跨文化交流、全球治理、外语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模块。开设“绿色中国”“耕读中国”“中国农业文明史”等通识课,涵养大学生“三农”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对全球治理对多语种语言能力的要求,开设法语、俄语、日语等第二外语的语言类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双语能力素养。建设培养学生领导力与国际治理能力的荣誉辅修课程群,开设“国际作物生产与全球粮食安全”“环境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联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中英双语全球治理课程,通过系列课程学习、案例分析、文化体验交流等环节,强化领导力和全球胜任力培养。

构建接触国际学科前沿的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国际化新农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以全英文为语言载体,以海外教师和本土海归人才为主要师资,组建三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第一层为面向低年级的全英文专业基础概论课,培养学生外语化的专业认知和思维方式。第二层为面向高年级的全英文专业前沿进展课和以国际优质专业慕课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全英文伴侣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科学视野,带领学生掌握专业科研热点和发展趋势。第三层为海外引进各类专业的全英文课程群,此类课程为海外高校的原版课程,多在暑期面向全体学生选课开课,授课的方式可为线上直播或线下授课,通过原汁原味的全英文课程学习与海外教师的互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科交叉思维,又可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构建面向全球治理的国际化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在新农科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国际科学研究、国际学生交流计划、国际文化交流等形式,用好各类科技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以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有效整合高端人才资源和学科创新资源,借助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等项目,构建集全球治理模拟实训、海外科研训练、国际组织实习、国际学科竞赛为一体的国际化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强化优势农科专业领域的国际实践创新优质资源集聚,在畜牧、园艺、渔业、乡村治理、植物保护等领域为学生创造参与国际交流和全球治理训练的机会。高校通过举办“模拟联合国”“外语文化节”、“英语电台”、“校长杯”英语竞赛、“国际文化周”等活动,形成校园国际化氛围,提升大学生的国际化感知和实践水平。国际化实践教学贯穿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阶段,本研融合式实践更有利于复合交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国际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通晓国际规则,了解可持续发展等全球性议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复杂国际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和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国家战略。

三、 创新国际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高校特色和优势,融合“引进来”“走出去”,构建农林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新机制,探索形成“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新模式,以内涵式发展提升国际化农林人才培养质量。

构建对外开放合作办学的新格局。坚持以“一个小组统筹、一份方案统领、两张网络并进”,全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划设计。“一个小组统筹”即发挥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的政治把关和归口管理作用,由高校党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一份方案统领”即制定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实施方案,明确新时代高校对外开放任务书、施工图,引领构建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更加主动的国际合作工作格局。“两张网络并进”,即有效拓展校际战略合作伙伴网络、大力发展学科核心合作伙伴网络。按照稳定美大地区、拓展欧洲及东亚地区、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的思路,与海外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支持各学科团队和教师积极开展与国外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与交流。

在扩大合作办学中构建国际化农林教育共同体。与全球农业领域的一流高校和特色优势学科高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人才联合培养,构建国际农林教育的共同体,做实国际化人才培养载体,持续推进深度合作。华中农业大学和美国奥本大学联合建成 “华农—奥本学院”,选聘国外大学在职教授担任院长。华农—奥本学院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深度国际合作平台,在两校之间发挥“一体两翼”职能,即构建一个办学主体,带动两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互促共进。依托该学院以及其他合作院校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本科生通识教育和全球领导力培养,一流研究生培养与新兴交叉科学创新研究等。华中农业大学与“一带一路”国家联合成立中埃科教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埃及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开展作物科学、动物与水产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园艺林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促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交流。

创新后疫情时代下国际合作与交流载体。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发阻碍了传统的国际合作交流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有助于突破疫情阻隔,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载体。华中农业大学与美国奥本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合作,以“奥本周”“梅西周”“华农—北海道大学线上交流会”等形式为载体,开展在线协议洽谈、学术论坛、留学宣讲、线上游学等活动,同时启动大学生海外游学和联合培养的线下项目,与奥本大学、梅西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国外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交流。

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在国际化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深化科教融合与产学研合作,培养更多创新型、紧缺型、复合型国际化拔尖人才以及未来全球农业治理的复合应用性人才。一是与国境外大学开展广泛的本科生联合培养与长期交流项目,华中农业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澳洲国立大学、梅西大学、韩国东亚大学等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制定了“4+0”“2+2”“3+1”“3+1+1”学年制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输送一批优秀本科生赴境外攻读学位和国际交流,旨在动物科学、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智慧农业、园艺、环境科学等专业领域培养具备战略思维、科研带头潜力、国际化视野和强烈民族责任感的高层次拔尖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二是构建“一带一路”多国多大学合作的跨境培训网络,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创业人才。华中农业大学与3家跨境电商企业以及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开展深入合作,两年来开展了数十场跨境电商培训,组建了10支中国学生创业团队和4支留学生创业团队,培育出稳定运营的跨境电商店铺3个,孵化出跨境电商企业2家,开创了跨境电商企业+国外电商人才的跨境电商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针对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的需求,探索主辅修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农科专业为主修专业,开设外语和全球治理等辅修专业和项目,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国际法与全球治理方针”“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利用商业及社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国际化课程学习和实践,重在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水平和外事能力、熟悉全球治理基本理论的卓越农林人才。

猜你喜欢
农科通识外语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