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以涛,吴璟,童云娟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阅读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并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它是一项人类获取知识和增长智慧的重要行为。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已连续八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全民阅读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2018年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1]。可见,开展阅读推广与阅读指导已成为公共图书馆的法定义务。
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的号召,本着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目的,我国高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阅读推广工作,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如读书月、读书节、读书日等,积极宣传阅读文化,调动大学生阅读热情,营造崇尚阅读的校园氛围,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经常存在活动遇冷、内涵不足、参与热情不高、活动组织困难等问题,满足读者需求的内涵式阅读推广形式和内容尚十分缺乏。
2015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三条指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第三十一条更明确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2]。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选择鉴别利用信息的能力。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选取60所排名较前的高校,通过调查图书馆网站了解到近60%的高校图书馆开设了信息素质教育公选和必选通识课程[3],由于部分高校的课程开设信息并未在网站公开,实际比例可能更大。然而,当前信息素养课程主要围绕如何获取“信息资源”,以文献检索和数据库利用、工具使用为主,而面向图书资源或内涵解读的阅读教育的课程较缺乏。随着出版业的高速增长,高校图书馆收藏储备了浩瀚如海的阅读资源,大学生如何有选择性地掌握并利用这些知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摆在高校乃至社会面前的一大问题。
本研究从阅读推广工作的内涵建设出发,重点调查分析高校图书馆开设阅读素养类课程的状况,以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南农馆)的阅读素养课程开设与评估实践为例,探讨了阅读素养课程的开设内容及建设必要性。关于阅读素养,通常的理解是指学生为取得个人目标、形成个人知识和潜能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4]。上述定义来自于国际经合组织评价国际学生的重要项目。阅读素养的内涵及外延随着时代变化也在不断拓展,本研究所指的阅读素养,侧重于大学生的广义阅读能力范畴,包括个人在阅读文化、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价值、阅读选择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其不同于常规的语文教育、也不同于专业的文学鉴赏,而更侧重于综合性素养的训练与培养。
纵观全球,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阅读教育。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会议通过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文中提到要求识别各种类型潜在资源的价值与不同,纸本阅读也列入其中,此后美国大多数高校,都以此为框架制定各类信息素养与阅读素养课程建设目标,强化学生综合素养培养。韩国江原大学自2001年起将阅读作为毕业指标与毕业资格挂钩,开启了大学生阅读教育模式的新尝试[5]。
相比国外,国内大部分高校也都比较重视信息素养(素质)教育,诸多高校通过学院或图书馆师资力量,设立信息素质必修或选修课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了“电子资源的检索与利用”通选课和“信息素养概论”大类平台课,另外还有“数字图书馆资源检索与利用”视频公开课[6]等。总体上,信息素质教育的范畴,目前的理解还比较狭窄,主要以信息检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数字图书馆等工具性课程为主,而面向信息解读的课程如大(泛)阅读类(阅读素养、阅读能力)的课程总体比例不大。
早在1999年,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会长王继坤,在对9所高校41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就发现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普遍存在着不会选择读物、缺少计划性、读书不得法、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缺乏追踪新知识的敏锐性、阅读速度低下等问题,并提出迫切需要在高等学校开设一门阅读学课[7]。
甘其勋在2005年提出高校开设阅读课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完全可行。如河南师范大学、长沙水电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山东德州学院等十多所校院开设阅读学课程已有10余年历史,深受本专科学生欢迎。近年来,河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在硕士生教学中增设阅读学、阅读文化学选修课程,也初获成果,可以作为更多院校开课的借鉴[8]。
由高校图书馆组织的阅读素养类课程试验中,比较成功的如中原工学院,在张怀涛馆长带领下,2010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阅读学”通识教育课,采用“知识讲授+好书欣赏+活动体验”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选课人数爆满,深受到学生的欢迎[9]。1998—2005年间,德州学院开展了现代阅读学走进大学课堂教改实验,王继坤进行回顾和总结,教改实验先后在中文系试点,到后来推广至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历史等7个系、8个专业、16个教学班,有近千名学生参加的较大规模地实验,并编写了《现代阅读学教程》一书,经过问卷评估,取得多了很好的成效[10]。但由于人员退休,该项课程实验于2005年终止。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也尝试在本科生中围绕阅读素养提升,开设“大学生阅读素养”通识教育公选课,课程被学校纳入教学计划[11],发挥了图书馆育人场所和思想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线下开设课程的方式,一些高校也采取了慕课、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教学的形式进行大学生阅读素养训练。2013年,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以自主学习的形式开设“优秀著作选读课程”,该课程为线上教学,学生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学习,并在课程评分上有所创新,采用了学生互评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12]。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发现信息素养培训遇到了一系列瓶颈,该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团队提出将微课程应用到信息素养培训中来,以解决培训内容繁杂、培训对象的学习与应用分离、培训应用能力转化效果差等难题[13]。随后几年,“微课程”被诸多高校图书馆广泛运用,成为图书馆教学的重要形式。
此外,还有一部分高校虽然没有开设阅读课程,但设置了阅读学分,阅读学分制是一项针对阅读活动的考核方式,通过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图书,经过评定后,获相应的阅读学分。阅读学分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但这种形式也存在组织规范不健全,跟踪指导困难,缺乏系统化管理等问题,效果远不及传统课堂教育。
尽管高校普遍意识到阅读素养的重要性,一些高校也开展课程实践,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总体上,国内高校对阅读素养的重视程度不高,开设课程的力度还偏小。
南京农业大学作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部属高校,自2009年起,启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月系列活动,截至2021年,已连续举办十三届读书月,组织了丰富的系列读书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了深厚的读书氛围。但读书月以各类阶段性主题活动为主,学生参与的深度和持久度不够,活动成效也很难评估,缺乏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长效性举措。
1. 课程建设目标与内容
针对前述调研内容,结合南京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了“阅读素养提升与实践”课程建设目标,针对大学生综合阅读素养能力提升,通过阅读理论讲授与实践锻炼,传递阅读历史与文化,掌握不同阅读方法,树立良好的阅读价值观,并学会阅读选择,最终助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邀请了著名出版人聂震宁先生来校讲学,他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是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他为大学生做了一场《全民阅读 校园阅读 大学生阅读》的主题报告,他也带来了刚出版的《阅读力》一书[14],该书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概述了阅读史、阅读目的、阅读方法、阅读组织、阅读选择等内容。基于该书,并结合课程目标,制定了“阅读素养提升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2. 课程开设机制与途径
为了不断加强阅读推广的内涵建设,结合历年的活动经验积累,南农馆以《阅读力》一书为课程参考教材,于2017年下半年向学校申请开设2个学分32学时的“阅读素养提升与实践”通识教育选修课(见表1),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限定选课人数40人(采用小班化训练),由图书馆的5名参与阅读推广的老师共同负责讲授。首次选课人数15人,采用“理论讲授+阅读训练(读书分享与读书体会)+分组阅读活动”的形式开展。针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训练、阅读书目选择等问题,一半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概述阅读的历史、方法论、阅读组织建设等;另一半课程进行阅读训练,主要包括笔记读书法实践、撰写阅读体会、课堂分享一本书等内容,最终以团队分组形式开展读书活动并进行总结汇报。截至2020年底,已开展5个学期的课程,跟踪对照评估了其中2个学期,绝大部分学生表示通过课程训练,阅读素养和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
表1 “阅读素养提升与实践”课程内容体系
为了更客观地观察了解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分别跟踪了两个学期的开课情况(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
1. 测评表设计
本着简单直观快速评价的需要,针对读书能力、阅读素养、阅读习惯养成等一些基本行为,本课程参考杨帆的硕士论文《大学生数字阅读素养评价研究》和杨清的论文《贴近学生的真实阅读:国外阅读评价分析——以PIRLS、PISA和NEAP为例》[15-16],并结合《阅读力》一书的理论指引,设计了简便的阅读能力测评表,见表2,以便跟踪了解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的知识迁移与获得情况。阅读能力评测表包含10个题目,分别从纸本图书阅读、电子书阅读、读书范围和种类、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阅读书目选择、阅读目的、读书活动、课程预期与结果等10个维度进行了定义。每个题目设5个评价梯度,每个梯度递增1分,共5分,最低1分,最高5分,总分50分。分值越低,表示阅读素养能力较差,分值越高,表示阅读素养能力越强。
表2 阅读能力(阅读素养)评测表
续表1
2. 测评实验设计
本测评以学生自主打分为主,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打分自测,课程评估过程中,同步选择一门同期开始的其它通识课进行对照(实验组:“阅读素养提升与实践”课程,对照组:“多媒体技术与PPT制作”,两门课程的受众人群基本相似,主要以大一大二的本科生为主)同步发放,分别于开学初第一课和课程结束的最后一课进行两轮次对比评测。目的是了解初始情况和课程结束后的基本情况。
3. 第一轮测评数据和结果解读
经过学期初和学期末两轮次同步无干扰自主打分,最终,2017—2018第二学期,完整参与学期初和期末自我评测,打分有效的学生分别为实验组15人和对照组16人,两门课程学生自主测评数据结果见表3。
从评测结果数据表可以看出,在学期初的3月份评测中,两门课程班级的首次自测平均得分均为27.4分,说明两个班级的初始平均阅读力情况大体一致,学生都具备一定的阅读基础,阅读能力中等(阅读素养的及格分数为30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见表3)。
表3 评测结果数据表
在学期末的第二次评测中,没有经过阅读课堂训练的对照组,平均自测分数为26.8分,相比学期初均分下降了0.6分。一般而言,阅读能力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应该呈缓慢增长态势,而这个班级有部分同学自测分数有缓慢增长,而大部分显示倒退。经过与学生们交流沟通,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要原因是在第二轮测评中,告知同学们要放弃各种顾虑,展示真实自测成绩,可能在首次测评中,说明不够细致,有的同学考虑自身情况,觉得分数太低会不好看,适当修饰了个人分数;同时,数据也表明,未经系统训练的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很缓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增长。
与此同时,对实验组的第二轮评测中,平均得分为31.6分,阅读能力平均增长了4.2分,可见经过阅读课堂训练的学生阅读力有明显增长,该课程的系统化阅读理论和阅读方法及实践锻炼对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在15份有效测评中,有13份测评显示正增长,一份未变化,其中有一份显示负增长8分,对显示负增长的学生进行了跟踪了解,经查阅课程记录,发现该同学课堂作业及课程汇报成绩均较低,他个人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总体不高,可能对本门课程的认同度较低。
4. 第二轮测评结果与解读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的课程中,选课35人,两门课程测评后筛选有效问卷各17份(注:受篇幅所限,测评成绩表不再展示,只说明最终结果)。实验组初测平均分28分,对照组平均分27.6分,总体相差不大,说明学生群体选择基本符合概率统计需要;学期结束后,实验组平均增长了8分,对照组增长为-0.2分,这个结果跟第一轮测评的总体情况相似(见图1)。本学期授课,进一步对课程内容及课程组织进行了优化调整,同时授课教师备课充分,有一定经验积累,学生均分呈明显增长趋势。
从两个学期的课程跟踪评估来看,经过阅读素养课程训练的学生,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课程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调阅了5个学期结束后的学生课程主客观评价数据,发现在客观评价中,本门课程的平均分均高于学院其他课程教师平均分,说明课程的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另外,部分学生也给课程做了主观评价,多个学生反映:“课程设计内容合理,让学生了解了许多领域优秀的书籍。”“这门课让我多看了几本书,但我还是有些浮躁,碎片化的生活似乎成了当代大学生的通病,我希望这个课,线下开展的时候能够建立那种真正的书友群,而不是上完课就散场了,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以书会友,沉淀下来。”“给予学生非常大的展示空间,推荐的书籍对我视野开阔有很大推动作用。”课程过程中的课程分享环节,给部分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很多学生逐渐开始愿意分享各自的需求和观点。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全民阅读呼声中,高校图书馆应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努力开创阅读推广的新局面,在各类阅读活动参与度遇冷的情况下,应该静下心来,冷静思考和探索真正提升阅读力的路径。
从国内高校在阅读素养方面的探索和南农馆开展“阅读素养提升与实践”课程的实践和评估结果看,高校开展阅读素养通识课程建设是扎实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路径,而且目前这方面的出版物和教材也十分丰富。
与此同时,高校开设阅读素养课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如高校图书馆开设课程建设的机制和激励措施尚不健全。课程建设一般由教务处负责,图书馆老师在这方面的经验往往不足,开设课程的程序还相当繁琐,是否能保障足够的上课时间也是问题。部分高校图书馆由于馆员的更替,最终导致之前的课程尝试宣告结束。
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需要高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协作,一方面,需要图书馆领导的重视,各方协助支持;另一方面,还需要有一批愿意尝试、乐于奉献和有实干精神的阅读推广人团队。此外,课程还需要不断更新优化以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的新需求。高校图书馆还应积极开展阅读行为研究和阅读数据分析,根据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变化,适时调整课堂内容,并与图书馆的业务和服务实践紧密结合,如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各种阅读组织、各类阅读活动等,为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