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现代化大农业的新农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2-01-27 04:44王杜春牛海燕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农业

王杜春,牛海燕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商品率、调出量居全国第一,黑龙江农垦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全国领先,是现代化大农业的典型代表。东北农业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属“211”院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发挥农业院校特色优势,聚焦强农兴农任务,不断提升办学育人水平、服务“三农”和区域发展能力,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成果和智力支持,促进学校办学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一、 现代化大农业呼唤复合应用型人才

(一)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和特征

现代化大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它具有以下特征。

1. 现代化大农业是一二三产相融合的新产业

由传统的第一产业向资源型、环境友好型,兼具立体循环、创意、体验“三位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产业转变,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紧密结合,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包括生产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服务体系,是整体的产业链条、产业组织。

2. 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新产业

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数字农业产业。现代化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信息化、智能化融入农业产业的各个环节,智能终端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3. 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科学化、机械化的新产业

农业生产技术由经验转向科学,如在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科学发展的基础上,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等农业科学技术广泛应用,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农用飞机等各种机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投入农业的能源显著增加,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

4. 现代化大农业是高度职业化、绿色化的新产业

农业生产者是具有“一懂两爱”三农情怀的新型职业农民,不仅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而且懂理论、有信念、讲情怀、善工作。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优化农业结构和生产布局,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农机、生物等多种措施,保护、利用好黑土地,形成高效能的生态系统。

(二) 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应用型人才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应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具有解决复杂工作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 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和职业精神

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复合”不仅是专业知识、能力的复合,更应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所以,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公民人格、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职业素养。

2. 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具有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新的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掌握一门学科知识和技能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已无法满足行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和复杂性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等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因。

3. 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很强的综合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学以致用是本质,“用”的基础在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用”的对象在于社会实践,“用”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复合应用型人才能够运用综合性的方法和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复杂工作场景中的具体问题,具备创新创造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信息掌握和处理能力等。

4. 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具有批判精神、创新精神,根据科技发展变化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能够从整体上看问题和思考问题,养成突破性思维、新颖性思维、独立性思维习惯,具备风险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

综上,通过对现代化大农业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化大农业需要大批复合应用型人才,新农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三农”情怀,应具有综合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跨学科的知识,应具有解决农业产业链条多环节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二、 高校人才培养和农业产业需求尚未完全耦合

(一)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化大农业的迅速发展,新的产业变革产生许多新的职业需求,同时也要求原来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有新技术的支持,这从客观上要求涉农高校进行供给侧改革,开设一些学科交叉的紧缺专业、一些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兴专业,同时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手段对传统农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而很多涉农高校专业设置更多考虑学科建设的需求,更多考虑专业建设各种条件约束,对产业发展需求反应滞后,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能力与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脱节,智慧农业、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兴专业即使现在开始建设,也要四五年后才能有毕业生,难以满足国家和地方对紧缺人才的迫切需求。一些传统优势特色涉农专业,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升级,不能紧跟国家战略及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需求。

(二) 学科专业服务于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

学科专业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没有打破专业固有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专业之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没能打造精准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涉农专业群,农、文、工、理、经、管等学科专业的深度交叉融合不够,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育人程度不高,有些专业还停留在人才培养的层面,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不多,缺少学科专业科研成果,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因此,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不够,也没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涉农专业学生应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不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高校缺乏多个专业共享的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实践基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不足。

(三) 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完善

1. 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复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五年后可能取得的专业成就,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以行业产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对行业产业以及区域的人才需求进行前瞻性预测,坚持兼顾现在、面向未来的原则,结合办学实际,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产业和行业,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和培养目标。现代化大农业需要的是具备跨学科知识、跨领域工作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变能力强,具备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复合应用型人才,而现在多数涉农专业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但对学生的通识知识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明确,特别是没有农业现代化运营、营销、综合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要求。

2. 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复合

首先,耕读教育需要加强,一些涉农专业的学生不爱农、不知农、不懂农,不愿从事农业工作,专业思想不稳定,有很强的离农就业倾向;其次,跨学科设置的课程不多,过度强调专业课程设置的专和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乃至专业选修课局限于学科专业本身,忽略了产业对人才在知识多元、能力多样、素质全面等方面的需要,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现代化大农业人才的期盼相差很远;再次,信息化、智能化课程不足,没有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传统专业,没有及时升级;最后,综合性实习实训不够,导致学生实践技能不高,表现在农业生产经营中面对复杂实际问题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解决。

3. 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复合

课程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对应不紧密,没有把能力培养(特别是跨学科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没有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没有着重讲解知识的应用场景,教学以讲授为主,缺少交流互动、项目驱动、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在线课程、智慧教学工具利用不充分,学生的课堂体验、获得感不强,考核方式较为单一,缺乏能力测试环节,成绩不能真实反映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三、 东北农业大学新农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4年,东北农业大学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项,其中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4个专业为拔尖创新型试点项目;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4个专业为复合应用型试点项目。2019年,东北农业大学承办教育部新农科建设北大仓行动工作研讨会。

(一) 根据现代化大农业的新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东北农业大学现有本科专业75个,其中涉农专业47个,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基本实现了学科设置与本科专业全衔接、学位授权点全覆盖、涉农人才培养本硕博全贯通。近三年,各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5.04%,其中留省平均就业率为47.72%。

1.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学校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为基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近五年东北农业大学新增6个专业,分别是应用气象学、化学生物学、土地整治工程、智慧农业、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以及大数据技术,均为涉农类交叉专业或紧缺专业。停招了旅游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社会工作、车辆工程、包装工程、英语等7个农科特色不显著,志愿率、就业率低的专业。未来五年计划新增涉农交叉专业4个,分别为智能农业工程、作物基因组生物信息学、智慧园艺、商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2. 加快新兴领域紧缺人才培养

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重点围绕生物育种、黑土地保护、绿色食品、智慧农业等领域,根据不同类型紧缺人才培养的基础、特点,分类施策、分别规划、分步推进,统筹一流学科、一流师资、一流平台等资源,不断健全紧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超常规方式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加大对国家重点领域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力度与经费投入,在专项建设中,向国家重点学科和紧缺专业倾斜,给予重点支持,为紧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3. 改造升级传统优势涉农专业

以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新技术”“互联网+现代农业新业态”,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升级30个传统优势涉农专业,拓展传统专业内涵,夯实专业基础,积极推进农工、农理、农经深度交叉融合和创新发展,赋予学生跨学科专业知识和解决复杂专业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积极为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4. 打造一流涉农学科专业群

围绕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需求,聚焦黑龙江省确定的“十大重大工程行动”,着力构建服务现代化大农业和产业发展的动物生产类、植物生产类、农畜产品储运加工类、生物技术类、农业资源与环境类、农业工程类、农业经济管理类、智慧农业等8个重点涉农专业群,通过专业群间的有机衔接,打造共享资源平台,突出交叉融合,解决区域农业共性的关键问题,提升服务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见图1)。

(二) 根据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内在规定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坚持 “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个性、广适应”的培养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眼界胸怀广阔、创新意识超前、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满足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人才。

1. 构建立体化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训练、实践全链条打造,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创新体育和美育的内容与形式,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遵循专业认证标准和范式,形成严密逻辑支撑关系

坚持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学活动矩阵式对应关系。要建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的闭环反馈机制,构建学习成果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反向设计,多元评价,持续改进。

3. 夯实学科专业基础,鼓励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以专业类、学科门类为基础进行专业聚类,建立专业大类、专业集群,积极推进大类培养,打通学科专业壁垒,搭建厚基础课程平台,打破以单一课程为单元的基础课教学形式,构建以门类为单元的基础课教学形式,推动学科、专业间的基础知识交叉融合,支持专业基础课层面的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鼓励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渗透,加快构建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体系,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

4.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加强实践课程内容的相互联系,使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创新创业活动诸环节融为一体,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选题来自社会实践真实需求,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深化校企合作,积极组建现代产业学院,构建产学研融合育人新机制,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建设课程资源、研究教学内容、实施培养过程、评价培养质量。

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国际化开放合作办学

本硕博连读班要纵向贯通培养。鼓励各学院与国内著名大学及科研院所合作开设特色班,根据不同人才需求、不同优势特色,单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合作办学项目要引入国际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海外高水平院校共建课程,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多元文化交流能力。

(三) 根据各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

2014年,东北农业大学在5个学院的9个“专业类”、28个专业率先施行按类招生与培养试点。2016年,试点范围扩大到11个学院、17个专业类、47个专业实施。打牢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领域,强化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授课强化“少而精”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突出综合素质能力培养。

2. 设置本硕博连读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1年,东北农业大学依托优势特色学科,设立了拔尖人才培养班;2016年,在农学、园艺、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科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8个专业开设本硕博连读班;2018年,东北农业大学增设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硕博连读班。实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为导师;实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培养方式;采取小班制授课,突出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搭建学术平台,促进校内外及国际学术交流。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各类卓越人才

(1) 实行“三导师”制,培养卓越畜牧师。动物科学专业根据畜牧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创业型人才。实行“三导师”(辅导员担任思想导师,专职教师担任专业导师,企业家担任创业导师)制度,强化择业意识,丰富就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德、才、能”兼备的卓越畜牧师。动物科学专业已成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 实施“7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卓越兽医师。动物医学专业利用五年制10个学期的优势,突出兽医职业化教育特点,压缩理论课程,增加实习时间。在毕业学期(第10学期)开设学生就业选修课,拓宽了职业适应范围,有效地提高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动物医学专业五年制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卓越园艺师。园艺专业建立“一年看,二年干,三年边学边实践,四年岗前来锻炼”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备较高园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初步创业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和园艺产业发展需要的研究应用型人才。(4) 实行“1.5+2.5”模式,培养卓越农艺师。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采用“1.5+2.5”模式,即前三个学期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实验的基础训练,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第四、五、六学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和生产实习等综合应用实践环节,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七、八学期,通过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农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5) 实行“一体四元”模式,培养卓越食品人才。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主体,精心设计拔尖人才、工程人才、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四元”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从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型、创新型转变,形成了“一体四元”的多元化、实效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四元一体”教学平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得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4.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

围绕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核心,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教育新格局。以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引进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打造一批涉农“金课”,强化农科类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学科前沿、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成果更新教学内容,全面推进涉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学习过程,探索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元考试考核,建立起多样化的学业指导和考核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