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星,张杰,赵建根,梁雪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科,安徽 合肥 230061;2.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安徽 合肥 230038
失眠是一类以不能经常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因复杂,主要表现为睡眠深度不够、时间不足,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时易醒或时醒时寐,严重者甚至整夜不能入睡,严重干扰了患者工作和生活。失眠归属于中医学的“不寐”、“目不暝”、“不得卧”范畴,西药疗效确切,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包括药物依赖、认知障碍、停药反应等[1]。中医药在失眠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2]。张杰教授是安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安徽省国医名师,从事医教研工作50 余年,专攻内科疑难杂症。本研究收集近年来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杰教授门诊治疗失眠的患者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分析其用药规律和治疗思路。
1.1 病例来源 所有病例来源于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张杰教授门诊治疗失眠的患者,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数据统计。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第一诊断为失眠;(2)患者就诊资料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日期、诊断、方药;(3)中医诊断参照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3],西医诊断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神经病学》[4];(4)首诊治疗疗效确切,且有复诊记录,疗效评价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
1.2.2 排除标准[6](1)第一诊断不符的:①因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失眠患者;②有精神病史者;③有药物过敏史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疗效评定标准,经治疗无效的。(3)合并有严重基础疾病或精神障碍等疾病者。
1.3 中药规范与录入 采用Excel 2016 建立张杰教授治疗失眠的方药数据库,详细记录患者姓名、就诊时间、诊断、方药、复诊时间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7]对处方中的方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如生白术、炒白术统一为白术,炒川连统一为黄连,炙甘草统一为甘草、炒苍白术分开录入为苍术和白术等。为确保录入信息准确性,全过程由双人双机录入并对换核对。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6 对方药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及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SPSS Statistics 22.0 对数据资料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以树状图展示;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SPSS Modeler 18.0 对数据资料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小支持度为60%,最小置信度为90%。
2.1 高频药物分析 本次研究共纳入处方236张,涉及药物189味,用药频次3 653次,平均每处方12味中药,其中使用频率大于20%的中药共24 味,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排名前10的药物分别是酸枣仁、五味子、川芎、白芍、半夏、甘草、当归、生地、乳香、知母,主要功效为养心安神、阴养血、益气安神、燥湿温中等,见表1。
表1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处方高频药物频次和频率分析(频率>20%)
2.2 药性及药味分析 对张杰教授治疗失眠处方的189 味进行分析,其中9 种药性中,性多偏“温、平”,5 种药性中,味多偏“甘、辛、苦”,以健脾温中、养心安神为主,见表2和表3。
表2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药物药性分析
表3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药物药味分析
2.3 药效分析 处方中189 味中药进行药效分析可以看出,张杰教授治疗失眠以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类药物为主,滋阴、理气、健脾等中药也是是常用药物,见表4。
表4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药物药效分析(频率>5%)
2.4 系统聚类分析 运用SPSS Statistics 22.0 对处方中24味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6组药物聚类组合,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巴戟天、淫羊藿、半夏、当归、知母、白术”、“茯苓、枳实、生地、甘草”、“白芍、赤芍、川芎”等聚类组合符合张杰教授临床用药规律,见表5和图1。
图1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处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5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处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结果
2.5 关联规则分析 对处方中24味高频药物(频率>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最小支持度为60%,最小置信度为80%),共产生“五味子→酸枣仁”、“酸枣仁→五味子”、“川芎→酸枣仁”等9 条关联规则,按照规则支持度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序,见表6。对高频药物进行网络链接分析,变量间联系(强链接较粗),见表6和图2。
图2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处方高频药物间联系的网络图
表6 张杰教授治疗失眠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失眠的发病机制复杂,心神失养、脾胃不和、阴阳失和、营卫失调等均可导致失眠的发生。《难经·四十六经》认为“血气衰,肌肉不滑,荣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心主神明,正常生理状况下,心血充足则神旺,神安居其位,则统管五脏六腑有序,起卧有常。而气血不足,心神失于濡养,神失所藏,心神不安,导致失眠症状的发生。是故“寐乎本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脾胃是生化之源,脾喜燥恶湿,脾失健运则水谷精微化源不足,脏腑失于濡养,五脏失神,遂情志不畅,引发失眠症状的发生。情志失调贯穿于人体之五脏,亦是引起失眠的原因之一,其中以肝失调达最为常见。《灵枢·本神》云:“肝藏血,血舍魂”。肝藏血功能如常,肝血充足,魂有所依,则夜寐神安;肝藏魂,人寤则魂游于目,寐则魂返于肝”,若肝之疏泄失常,肝气郁滞,肝失调达,则气血逆乱,魂无所舍,表现出不寐、多梦等症状[8]。张杰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了以养心血、补心阴、和中焦、降痰火、养肝阴、疏肝气治疗失眠的学术思想,并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本研究统计分析显示,张杰教授治疗失眠的236份处方中排名前十的高频药物分别是酸枣仁、五味子、川芎、白芍、半夏、甘草、当归、生地、乳香、知母,由药物使用频次可以看出,张杰教授治疗失眠养心血、护心阴、宁心安神为主,在滋养肝阴、荣养心血的同时兼顾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而半夏性温,能够化痰燥湿健脾和中,脾气健运则气血生化充足,心神得以濡养,神安则寐。
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置信度>80%的药物有酸枣仁、五味子、川芎、白芍、半夏。酸枣仁与五味子组合,酸枣仁味酸、平,内补营血安神志,外敛营阴止虚汗,为宁心安神、固敛虚汗之要药;五味子敛肺滋肾,敛汗止汗,生津止渴,涩精止泻。二药伍用,一入肝经,一走肾经,内收外敛,用以治疗阴血不足所引起的心神不宁、惊悸失眠,除烦安神之力增强。白芍酸寒入肝,与酸枣仁配伍,共奏养血敛阴之功。川芎行气活血,与白芍配伍,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耗血。半夏味辛气平,体滑性燥,具有燥湿健脾和胃、引阳入阴之功,是故“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与酸枣仁配伍,增强安神之功效。聚类分析进一步发掘张杰教授临床用药规律,共得出6个聚类分组,均符合张杰教授临床用药经验。具体如下:C1组,巴戟天、淫羊藿、半夏、当归、知母、白术。本方组用药燥湿和胃,气血阴阳并补,使脾胃气机调畅,气血生化有源,知母滋阴润燥,滋阴同时以防半夏温燥太过。张杰教授常用于治疗虚劳所致的眠差、多梦。C2 组,茯苓、枳实、生地、甘草。茯苓健脾,枳实消积,生地、甘草益气清热生津,张杰教授常用此组药物治疗中焦痞满不适、气津生化乏源所引起的失眠。C3组,黄连清中焦脾胃湿热和心火,张杰教授常用此品治疗心火偏盛或热盛耗伤阴血之虚烦失眠。C4 组,白芍、赤芍、川芎。白芍养血,赤芍、川芎行血,酸辛结合,散敛并重,使补而不滞,不但能够补肝气,也能够散肝郁,用以治疗肝血、阴不足。C5 组,太子参、麦冬、柴胡、苍术、郁金。气阴双补,健脾疏肝,张杰教授常以此组药物配伍组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肝气不疏所致的失眠、健忘、神疲。C6 组,酸枣仁、五味子、乳香、茯神、远志。敛营阴、补阴血,乳香活血,使阴血旺而不滞,心神得以濡养,配伍茯神、远志增强安神之功,张杰教授常用以治疗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失眠。综上可见,张杰教授临床治疗失眠组方灵活多变,但总以养心血、补心阴,宁心安神为主,根据临床症状灵活辨证,佐以疏肝解郁、宽中和胃、气血阴阳并补之法,增强安神之功。
本研究通过对张杰教授临床治疗失眠处方进行用药频次及规律、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并结合其临床用药特色进行系统性挖掘,以期将名中医张杰教授的临床经验进一步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