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ICU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12-14 08:05谭玉姣
医药前沿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性溃疡颅脑康复

谭玉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 广东 广州 511400)

重度颅脑损伤是ICU 病房中较为常见的患者,此类患者病情较为凶险,且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易发生应激性溃疡及感染等并发症。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对患者危害较大。应激性溃疡引发的胃部出血或穿孔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中对ICU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也极为重视。有学者指出,加强护理手段是预防及时干预此类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在临床实践中,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仍较高。针对此临床现状,探究一种可有效预防或控制应激性溃疡的护理手段尤为重要。在本研究中,比较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差异,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在ICU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于我院就诊并在ICU病房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4 例。观察组蛛网膜下腔出血(11 例)、颅底骨折(9 例)、硬膜下出血(8 例)、颅内血肿(6 例);对照组蛛网膜下腔出血(10 例)、颅底骨折(10 例)、硬膜下出血(7 例)、颅内血肿(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纳入标准:①患者经CT 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重度颅脑损伤;②患者或患者家属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患者有重度系统性疾病,如肝、肾功能障碍等;②患者在入院抢救过程中死亡。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日常饮食护理、基本生命体征检测、急救护理及抗感染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护理干预,由主任医师、护士长查阅颅脑损伤护理资料并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详细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如下文所述:(1)急救准备。院内急救人员准备好急救所需的用品,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通紧急绿色通道,保证抢救过程畅通无阻。护士实时监控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如异常应立即通知主治医师。(2)情绪护理。通过颅脑损伤知识培训让护理人员明确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注意事项及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并向患者家属讲解患者病情,缓解患者家属焦虑的情绪。(3)并发症预防。护士需对患者进行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预防护理,通过纠正供血和供养不足、保持水液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方式预防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4)并发症管理。实施颅脑损伤患者在ICU 治疗期间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管理干预。护士密切关注患者是否有感染、出血等情况的发生。出血是提示应激性溃疡的首要临床指征。如患者出现出血症状,护士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并依据医师建议给予控制感染、纠正全身症状、饮食管理等干预手段。(5)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及家属普及健康知识,加强自我护理意识及能力。(6)临床护理路径表填写。在护理过程中护士需填写临床护理路径表,详细记录护理细节,做到有据可循。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共包含6 个评估指标,分别为:总体康复时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临床满意度。总体康复时间、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均由护士进行收集并记录,其中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包括:出血和穿孔。生存质量采用SF-36 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优。临床满意度包括:临床服务质量采用院内自制调查量表进行收集,包括临床服务质量满意及临床服务态度满意两个方面,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康复时间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体康复时间和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时间比较(± s)

表2 两组康复时间比较(± s)

组别例数总体康复时间/d溃疡治愈时间/h观察组3411.01±2.1116.32±3.34对照组3416.31±3.0325.81±4.25 t 3.5783.189 P 0.0110.032

2.2 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出血及穿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应激性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s,分)

表5 两组生存质量比较(± s,分)

组别躯体评分情感评分社会评分意识评分观察组 66.42±3.11 71.31±3.61 71.31±5.81 68.51±3.31对照组 49.81±4.32 54.89±4.12 64.91±4.41 51.41±4.92 t3.2192.9874.1352.887 P0.0320.0210.0110.034

2.5 两组临床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临床满意度比较(± s,分)

表6 两组临床满意度比较(± s,分)

组别例数满意度观察组3495.42±3.43对照组3478.45±4.12 t 4.569 P 0.013

3.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危害较大[2]。其基本病因包括:休克、手术、血栓形成、强烈外部刺激等[3]。出血是应激性溃疡最具代表性的临床指征。应激性溃疡一般多发于患者术后的2 周内,可直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如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4]。

鉴于上述临床现状,本研究通过分析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下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生存治疗等指标的改善,旨在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临床护理路径是规范护理实施的进程的手段,对护理手段的合理性、及时性及有效性均有重大意义。既往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应激性溃疡发生风险[5]。本文结果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体康复时间及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更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生存质量评分更高(P<0.05),临床满意度更高(P<0.05)。该结果提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及预后有积极作用。

综述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显著缩短总体康复时间及应激性溃疡治愈时间,降低应激性溃疡及其并发症发生率。此外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临床满意度。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备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ICU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但本次样本量有限,因此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其他优势仍有待于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性溃疡颅脑康复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创伤应激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进展
康复治疗对周围神经修复再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