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探寻

2021-12-13 13:25:19王申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创造力高中

王申

摘要:在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如今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成为了不少行业创新和改革的有效手段,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因此,要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发展奠定基础。本文主要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主,探讨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造力;培养方法

引言:创造力对于信息时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综合性本领,随着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环境不断变化,为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发展的能力,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那么,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索并解决的重要课题。

1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为了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高中增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旨在传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锻炼学生信息技术的操作和使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信息能力,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力的构成因素包括知识、智力和人格,具有较强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在培养创造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随机应变能力。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

首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当前的时代发展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由于信息技术实现了高度普及,并且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的发展中,使得人们的生活已经无法脱离信息技术,已然成为人们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因此,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时,教师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基础,渗透创新意识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改变学生的思维模式,有效避免学生思维的固化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

其次,信息技术教学为创造力培养提供了前提条件。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发展中,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载体,一切教学活动都会以教材为基础,导致学生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视野得不到开阔,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到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学生的学习不在仅仅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这为学生创造力的额培养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1]。

最后,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发展空间较大。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学操作相关软件,完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为学生预留足够的练习时间,学生可以进行自主的探索,总结实践经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天赋,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2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

2.1为学生设置创造机会

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创造动机是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一方面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避免学生思维的固化发展,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学生个性发展潜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创造力的培养提供可靠的前提条件[2]。例如,在“信息获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如:“学习了这个章节知识后,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假如让你策划一个去北京旅游的活动方案,你会怎样利用获取相关信息呢?具体的规划的怎样形成的?”在探索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既锻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又给予学生创造机会,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2.2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学习中的独立个体,但是受到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遗传因素等条件的影响,学生的智力水平、思维能力各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注意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文字及其处理技术”的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选择恰当的工具处理多媒体信息。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简单操作并不陌生,为了更好的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可以确定主题,为学生创造表达创意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自然能够得到发展。

2.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要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整合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趣味性,在培养创造力的同时,锻炼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3]。例如,在“Excel的基本操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份某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让学生自主制作班级成绩表,能够深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在探索Excel办公软件的其他功能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自身的创造力。

2.4创新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反思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忽略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尤其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学,设置的评价方法、标准、流程等较为单一,缺乏教学评价的客观性,无法反映出真实的评价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时,教师要创造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评价环节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便制定全面、有效的教学对策,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创造力是学生未来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要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为学生创造宽广的发展空间,满足现代化发展对学生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简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路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40-41.

[2]姚帅华.解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途径[J].启迪与智慧(中),2020(04):30.

[3]段争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造力培养研究[J].考试周刊,2020(24):113-114.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创造力高中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20:24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9:33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55:33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46:53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4:48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17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