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共鸣·共荣:从传统文化视角回望高票房中国电影

2021-12-13 14:12邓肯刘莉
传媒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中国电影传统文化

邓肯 刘莉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善于借用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魅力电影,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票房纪录。本文通过豆瓣数据爬取与分析,发现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电影与受众连结的桥梁,越来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形成中国电影与传统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因此,借助传统文化这个关键因素回望高票房中国电影,可以更加清楚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为推动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传统文化 高票房 中国电影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非凡的意义与价值。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傳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基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尝试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来维系受众,以期引领独特的文化潮流。正如爱德华·希尔斯所认为,“传统建构了历史阶段之间的‘连续性和‘同一性。在给社会提供秩序和意义的同时,产生了一个社会创造和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中国电影借助传统文化的形神连接社会并生产价值,作为吸引受众的重要元素,内地高票房的中国电影就是这方面的实践成果。截至2021年9月29日,猫眼专业版APP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海外电影不计入此次统计)中内地票房前十的中国电影,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战狼2》《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3》《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美人鱼》《我和我的祖国》《八佰》。通过分析发现,高票房电影的叙事中体现了大量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风格,激发了广大受众的共鸣,在推动自身获得高票房的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继承:高票房电影传承传统文化

从中国电影诞生之际,人们就赋予其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1906年,中国首部京剧电影《定军山》问世,预示着中国电影继承传统文化的开端。时至今日,中国电影在讲述历史故事时,可以直接记录传统文化,或者通过各种手法将传统文化糅合进情节当中,呈现更加丰富多元的故事。上述内地票房前十的中国电影,便是继承了种类繁多的传统文化,可根据文化特征大致分为以下几方面。

1.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思想。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思想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且深入人心,为电影创作者提供了创作来源,为电影中心思想的表达和推动情节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故事情节来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影片体现了华夏民族崇尚正义,不畏强势的精神。哪吒说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典出《抱朴子内篇》,这句话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及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唐人街探案2》开头的字幕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典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唐人街探案3》开头的字幕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典出《礼记·礼运》。两部电影借用道家和儒家思想,创意表达电影内容。这些类型电影中,传统文化思想一方面以无形的状态融入故事情节当中,推动剧情发展;另一方面提升了故事的思想高度,受众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在虚拟世界里与主人公一起完成了正义战胜邪恶的梦幻之旅。

2.音乐、戏曲以及酒文化。这些特色文化蕴含的情感丰富,体现了东方文化所特有的时代印记。比如,《流浪地球》和《美人鱼》以民乐《春节序曲》及《小刀会序曲》为配乐,用节庆文化、武侠文化衬托出故事情节。这些配乐沿用了中国传统民乐惯用的五声音阶,以陕北秧歌五声音调和昆曲五声性音调为灵感,并伴奏着二胡、唢呐等极具特色的乐器。《八佰》则是借用京剧和皮影戏传达战争的无奈。《战狼2》《你好,李焕英》和《我和我的祖国》借用白酒体现了具有丰富情感的东方酒文化。这些文化的融入提升了电影的辨识度,形成具有亲和力的中国电影。

3.古代神话小说、经典著作等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丰富内容,给电影文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素材。《哪吒之魔童降世》参考了中国神话故事“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典出《封神演义》《西游记》。影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增加许多想象的元素,如哪吒顶着黑眼圈的造型与绮丽的山水世界。《唐人街探案》系列中对“道”和“大同”思想的保留,典出《道德经》《礼记》,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中式哲学的本格推理。

4.古代器具、国画、书法和建筑文化。这些文化元素为电影的视觉形象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打造出更具传统美学的中国特色电影风格。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结界兽”灵感来源于三星堆的青铜人面像,“酒罐”灵感来源于马家窑彩陶,“小舟”灵感来源于古代竹木牙雕和彩瓷,这些依据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虚构出的人物形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灵奇的世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山水世界和《美人鱼》的自画像,是基于中国国画进行的浪漫创作。《我和我的祖国》中《前夜》单元运用了书法交代故事背景,彰显了书法背后的传统美感、民族气质和传统素养。《我和我的祖国》中《北京你好》单元出现了胡同、四合院和天安门等来源于北京的传统建筑,极具建筑美学特点。

二、共鸣:受众认同高票房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通过爬取豆瓣数据,笔者发现受众对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共鸣,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重要地位。

1.豆瓣数据呈现的高票房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笔者从受众视角出发,于2021年4月5日基于Python的Selenium和正则表达式库,在豆瓣网上对高票房电影中每部电影的500条热门评论评价数据进行爬取,获取了共计5000条评论评价用做数据分析,分析发现这5000条评论中有1022条评论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占比达20.44%。以这1022条评论为对象,分析前十名传统文化维度,发现传统思想占比最高,达58.9%;其次是传统文学占比29.5%;随后是传统节日,占比10.5%(见表1)。受众在现实中深受传统思想影响,且传统思想本身表现形式多样和兼容性强,可以通过人物的话语和行动传递,同时也能够附着在物质基础上进行表达,各类型电影都经常引用传统思想的爱国、忠、孝等思想来充实自身。因此受众能反复看到传统思想的身影且留下深刻印象。值得关注的是听觉也是受众理解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听觉层面的传统音乐仅占比4.3%,受众的关注度远不及视觉层面。

在1022条包含中国传统文化的评论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八佰》是包含传统文化评论占比最高的两部电影,分别为60.8%与26%。两部电影的单条评论平均包含传统文化个数也是最高的(分别为1.49个和0.32个)(见表2)。间接说明两部电影在表现传统文化上较为出色,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制作团队耗费了大量精力从人物、景色和物品上设计了许多贴合历史的传统文化元素,制作了高水平的动画内容,受众能感受到电影的用心。《八佰》虽为战争题材电影,但导演有意将传统文化巧妙融合到人物当中,如唱着皮影戏的山东兵和化身京剧赵子龙造型的端午,将传统文化从陪衬、边缘的地位提升至与主角融为一体的中心地位,英勇爱国的古人形象成为受众不容忽视的关键部分。

以每部电影中“涉及/没涉及”传统文化的评论作为两个整体对象,从平均评论长度、平均星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进行考察,对比发现,每部电影中涉及传统文化评论的平均评论长度更长。说明当受众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关注时具有更强的分享意愿。另除《流浪地球》和《红海行动》外,其余每部电影中涉及传统文化评论的平均星级评价也更高。说明受众对传统文化呈现正向的态度,传统文化促使受众对电影有更强的共鸣与认同感。

在统计学中,相关性分析可以用于衡量两个变量因素间的相关密切程度,其中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在1到-1之间,1表示完全正相关,-1表示完全负相关,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则表示相关程度越强。这里使用了SPSS软件进行分析,逐一对5000条电影评论的传统文化的个数和星级评价、评论长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传统文化个数和星级评价(0.0819***)、评论长度(0.3380***)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一条评论中包含越多的传统文化个数,该评论的评论长度会越长、星级评价更高。说明当越多传统文化受到受众关注时,越能够提升电影的认可度。

2.传统文化促使受众产生共鸣的原因。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运用之所以能够吸引受众的目光,除了其内容特点,也离不开电影的仿真、受众的民族性与文化特质。如同鲍德里亚所说,电影是一种不存在原本与复制品界限的仿真。在“超级真实主义”中仿真与真实之间带给人们的体验相差无几,仿真有时甚至比真实本身更加具有真实感。电影反复引用传统文化的时候,使得受众很容易将接收到的信息转换为自身认知的一部分,将其看作衡量表征的现实主义的模范,激发受众在观看完之后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而这种兴趣会反哺电影继续关注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体现中华文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人们的言行举止深受其影响。虽然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多元的文化呈现在人们眼前,但人们还是习惯于迅速识别与自身相符的民族性文化,并领悟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唐人街探案》系列引用“道”和“大同”和《红海行动》《战狼2》《我和我的祖国》当中大爱、仁义等思想,都展现了传统文化共享的特质,使得电影更容易将故事内容分享给受众,越来越多的受众能够领略传统文化的真谛,更有机会享受传统文化之美。高票房电影挖掘传统文化的真善美价值,进行加工改造,呈现的是有史可鉴的生活、温良恭俭让的社会、富有诗情画意般美学和创新的审美表达,这些画面展现了受众想象中与真实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受众经历了从共享到共美的过程,从而更容易引发共鸣。

三、共荣:高票房电影与传统文化共同繁荣发展

截至2021年9月29日,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榜上前十一个中仅有一部海外电影,中国电影占据了十个,展现了中国电影蒸蒸日上的发展状态。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在内容上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唤起了受众的共鸣,培养了广泛的受众在观看院线电影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国内电影而不再是好莱坞电影,形成了以传统文化因素为选题的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高票房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不断推动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这得益于电影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传播能力,也借助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就能轻松享受一场视听盛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转向电影,将其视作重要的娱乐活动。电影借助传统文化提升观赏性的举动,也恰好可以帮助传统文化突破原有的局限性,推动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比如,内地票房前十的中国电影中高达九部电影都表现了“酒”这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酒文化在现实中也得到发展。还有像《八佰》与《我和我的祖国》等电影里表现的爱国思想,也进一步推动了爱国主义的现实发展。《八佰》上映后,电影讲述的英雄抗战遗址上海四行仓库,现场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人们在此缅怀先烈。《我和我的祖国》上映后,海内外群众自发地在大街小巷唱起了电影主题曲,“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四、结语

中国电影和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会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深入,这将有利于中国电影走进国际市场,面向世界发展,并获得更多的票房份额。但是未来,如何在内容上更好地体现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受众观影的积极性和电影口碑,将是今后中国电影乃至华语电影仍需要研究的重要议题。

作者邓肯系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研究生

刘莉系四川音乐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本文系2021年四川音乐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红色文化影视传承与新媒体推广”(项目编号:202110654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猫眼专业版.中国电影票房总榜[EB/OL].(2021-08-01)[2021-09-29].http://piaofang.maoyan.com/rankings/year.

[3]林安梧.关于《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一、二、三、万物”问题之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9(09).

[4]裴植,魯德平.大同·《礼运》大同·大同主义[J].孔子研究,2015(04).

[5]刘文江,窦宁.逆水行舟:从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对传统神话中神魔关系的反向建构[J].电影新作,2020(01).

【编辑:沈金萍】

猜你喜欢
中国电影传统文化
漫谈宁浩电影中幽默元素的运用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从互文性看中国电影名称的翻译
当下中国大陆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与发展
国产奇幻电影的好莱坞元素分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