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斯捷
摘要:21世纪初,中国绘本行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飞速发展的同时,作品质量的良莠不齐、绘本阅读和教育的大环境缺失、纸质出版行业的日渐衰退等诸多因素造成了中国绘本市场杂且乱的局面。加上国外优秀绘本的大量引进,这也对中国原创绘本的出版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本文从中国绘本市场的发展和高校绘本课程设置教育等两个方面切入,对中国绘本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国绘本 市场 课程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2-0186-03
“绘本在中国发展的时间比较短,1999年至2000年间,中国引进了第一波图画书,2002年台湾画家几米的绘本作品出版并成为畅销书,人们开始认识到绘本的存在,但发展十分缓慢”,中国原创绘本市场更是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最近十多年来,虽然中国的原创绘本出版发行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质量上良莠不齐,在发行数量上也不及欧美日本等绘本市场成熟地区,绘本作品出版发售总体呈散乱的状态。为使中国绘本在今后保持良性发展,这需要对中国绘本市场所展露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一、中国绘本市场所展露出的问题
(一)绘本题材缺失,绘本阅读和绘本教育大环境的缺失
在中国,家长对于儿童的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灌输和技术能力的培养,知识性和技能型占主导,对于运用图画书进行知识启迪、道德认知和艺术审美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是较少的。在许多家长看来,花钱买这些缺少文字直叙知识的图画书和给孩子添置一些玩具让其娱乐休闲在意义上无差。“而相比于国内,尤其是在欧美地区,绘本教育已成为培养儿童阅读能力、创造力、艺术审美能力、认识世界探索世界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成人绘本方面,中国成年人群除去和自身专业相关联的部分群体,日常会购买和自身阅读欣赏绘本的人数是少之又少,且比较单一的以年轻人群为主。绘本的题材也比较单一,大多数是儿童故事叙述或基础常识认知这类题材,“对于成年人来说缺乏故事性、艺术性及娱乐性”,这导致多数成年人难以选购到符合自身年龄段需求的绘本,使得对绘本的认知还停留在“儿童专属读物”这一层面,这对中国绘本市场的发展速度和绘本的内容创作风格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市场缺乏规范管理
目前中国的绘本出版行业还比较散乱,绘本工作室和重点出版绘本的出版社稀缺,国内虽有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这些出版过大量绘本图画书籍的出版社,但和欧美日本等绘本出版成熟的地区相比数量质量还是欠缺,品牌出版社集中程度不够高,读者在挑选优秀绘本图书时犹如大浪淘沙。世界范围内许多优秀的绘本出版品牌,如美国的“企鹅出版集团”“学乐集团”、日本的“福音馆”、法国的“巴亚出版集团”等,都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市场经营培育才使得本国绘本市场发展日渐完善,而这一点正是中国绘本出版品牌目前严重缺失的一环。
(三)绘本行业的扶持力度较小,创作力量薄弱
目前中国在对绘本行业的扶持宣传力度上较小,出版社资金不足,不利于绘本编辑团队和绘本品牌的打造运营;国内纯粹以绘本为主题的比赛很少,大多是企业商家承办的,缺少像美国的“凯迪克大奖”这样有权威性的绘本大赛,不利于对优秀绘本作品和人才的发掘。
(四)绘本创作发行渠道单一
如今国内的绘本载体几乎都是传统纸质书,主要针对儿童阅读,成年人读者群体因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在纸质书籍上的阅读时间减少,多转为电子阅读,传统单一的纸质发行模式不利于扩大成人绘本的读者群体和成人绘本创作的发展。
二、中国高校绘本教育的问题
(一)相关绘本专业及课程开展的缺失
目前中国各大综合类高校中,艺术类里开设绘本专业的寥寥无几,艺术类院校里开设绘本专业的也只有中央美院等少数院校,现阶段大多是开设插画或漫画专业和课程,绘本的创作只是作为一个衍生环节进行指导。但绘本作为阅读书籍,其中需要用画面来表现语言和拓展延伸文字之外的含义、技巧、故事和画面的连贯性、递进承接关系,又或是艺术性、文学性、科技性、趣味性等因素是插画漫画无法全盘囊括的。尤其是面向低龄群体时,单一的以自身为本位的创作思维方式会导致作者在创作绘本的过程中潜意识的集中表现自己的认知想法,因而会忽略儿童读者的需求。“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儿童每一个阶段的认知方式和思想维度都是有所差异的”,过于“表现个人、炫技”的绘本创作无法满足儿童读者群体的心智发展和需求。
(二)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高
在现阶段我国的一些艺术高校内,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掌握运用情况大致是分为两种:第一种情况是学生创作作品时多半是习惯仿日本或欧美的风格,呈现出来的作品多是日系或欧美风格的作品,学生本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是不大有理解的,其作品也无法呈现出本国独特的民族艺术文化,今后若从事绘本创作,其作品也最多是那些从国外引进的大量优秀绘本的复刻品,一味模仿别国的风格很难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这也对中国原创绘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表现方式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也只是浅层面的理解,初级的表现技法而已,“始终只能围绕‘水墨‘剪纸‘年画等传统文化元素,简单粗暴、不加思考地挪用,在绘本上大量使用這种方式创作容易使得那些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沦为一个个僵化的符号”,读者也容易产生审美疲劳和厌烦感。
三、对中国绘本市场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扩充绘本题材种类,促进绘本阅读教育大环境发展
要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求,必须要在现有绘本题材的基础上继续扩充并细化题材。可以向中小学生课程分类这方面参考,扩充基础课程、科学、文化艺术等题材,并加以细分出物理、化学、动物、植物、天文、地理、历史等题材;也可以增加纪录类,以描绘世界各地大事件,如各种典型人为案件、代表性天灾、奇异事件等的这类题材;又或是增加社会人文、生活情感、法制法规、革命发展等偏向成年人的题材。总的来说,扩充绘本题材,丰富绘本所囊括的领域,让儿童青少年能够在绘本中体验到趣味性的知识,让家长能够看到绘本给孩子带来的知识启迪和人文修养,让成年人看到绘本也能将严肃复杂的成人社会表现得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满足各个人群的需求,才能逐渐改善中国绘本阅读教育大环境缺失的现象,为中国绘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和完善起到助力作用。
(二)加強对作者版权保护,规范市场管理
“国家方面,加大对出版社的基金资助,提高出版社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应对处理版权侵权之诉;加强对互联网转载及作品篡改的管制,保护绘本创作者的著作权;完善授权许可制,遏制网络侵权盗版的现象。”出版社方面,可对印刷制作过程严格把控,在原材料、排版、工艺等方面进行控制,便于读者辨别;保证一次性印刷量充足,用最短的时间推向市场,让正版书快速占领市场。“绘本作者需树立严谨的版权意识;提高法律意识,第一时间进行版权登记;运用技术手法获取侵权证据,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著作权;提高创新能力,拒绝抄袭之风。”
(三)加大对行业的扶持力度,集中创作力量,设置奖励机制
对原创绘本出版机构和团队或个人给予生产成本和技术上的资金资助,助力绘本品牌的打造,品牌化的出版运营更加方便出版机构的管理和发展;机构将资助的资金投入到绘本创作人员的统一专业培训中,聘请专业人士,对绘本创作人员进行集中系统且高效的培训,有利于对绘本创作人才力量的集结和绘本创作流程的规范化;提高并保障绘本创作者的薪酬水平,让从业者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持可增长的积极态度;设置与绘本创作相应的奖励机制,如国家或地方美术协会设置原创绘本大奖赛、原创优秀绘本发布会和展览等,激起原创绘本工作者的创作热情,吸引更多艺术工作者和教育者投入到绘本创作中,发掘原创绘本人才。
(四)开辟互联网绘本发行阅读模式,探究新形式绘本
开发电子绘本阅读软件和网站,采用互联网线上发行模式,读者可直接从线上购买和阅读绘本,满足大部分成年人读者对电子阅读的需求,促进成人绘本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优势,开发有声绘本和动态绘本等新形式绘本,借此壮大电子绘本市场,促进中国绘本市场的全面发展。
四、对中国高校绘本教育的建议对策
(一)开设绘本专业课程,多方位细化精化课程内容,培养专业人才
高校开设绘本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规范专业且循序渐进的课程教育,让学生掌握创作的基本规范性;多设置原创能力训练课程,提升学生的原创能力,对原创作品的制作过程和完成状况严格把控,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改善学生在创作作品时“不加思考,提笔就画”的现象;按读者年龄段细化课程内容,如分化出儿童绘本、青少年绘本、成人绘本等有读者针对性的课程教学,了解每个读者群体的思维发展模式和阅读需求,打造出符合各个读者群体需求的绘本;设置大师绘本和国外优秀获奖绘本赏析课程,提高学生对于绘本的认知和欣赏能力,了解中国绘本和国外绘本的差距所在,并从优秀作品中学习借鉴,汲取经验方法,提高绘本创作的整体质量,缩小中国绘本与国外绘本质量上的差距;基础绘画练习课程也必须安排到位,扎实学生的绘画基本功,学生在日后的绘本创作中才能有较强表现力,达到用静止无声的画面有效的传递内容思想的水准,为此也能提高中国绘本整体的艺术性,让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绘本;开设创意实践课程,不一味地拘泥于完全用笔画绘本这一传统基本的方法,在可实现的基础上尝试添加一些新型材料,丰富创作绘本的形式手法,如用布条、食品包装袋等物品来表现颜色质感和丰富画面层次;又或是用剪纸或折纸的方式表现各种图案,摆脱老旧感,追求新试的美感,满足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倡导具有民族特色的绘本创作
第一,开展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文学典籍的学习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化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懂得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价值,建立文化自信,创作出真正蕴含中国民族文化内涵的绘本。
第二,学生在校创作时就应该时刻保持“做具有民族文化精神的有价值的作品”的意识,学校应适当根据情况在学生学术作品考核标准上增加民族文化性这一点,发扬铭记民族文化精神的学术作风,做出真正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作品。
第三,学生在将中国民族文化融入到作品中的时候,切记避免生搬硬套直接挪用。“要认识到中国风是精神,不是表象,是风格,不是图案,是普世地影响世界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只有地域色彩的民族标签。”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具象化。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创作绘本时如何让所用的元素风格更好地表现作品画面,作品与元素技法是否能和谐地融入在一起或如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考虑适用性、可实现程度以及画面的和谐美感等因素。
五、结语
中国绘本在近十多年来已有飞速的发展,但从质量和数量来看,还是远远不及国外绘本行业的高度,市场环境也远没有国外的成熟完善。要使中国的绘本持续大力发展,首先得扩充绘本题材,扩大读者群体,让绘本成为能面向全年龄段的书籍,稳步发展绘本出版品牌市场,加大对绘本行业的扶持力度,利用互联网使绘本发行阅读模式与时俱进,多元化发展。高校需开展绘本相关专业课程,注重原创力的培养,培养出能在熟练掌握绘本绘制创作技能的同时密切关注本民族文化发展与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鲁迅先生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绘本要走向世界,必须以本国的民族文化精神为基石,融合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元素,借鉴国外优秀绘本的绘制创作方法,取长补短,创作出独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绘本作品,让中国绘本在世界绘本行业中独树一帜,向世人展现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吴雯莉.中国图画书的形成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11(04):155-160.
[2]耿明磊.绘本阅读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及教育建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3]贾如丽.谈成人绘本的特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4]孙清祥.论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分析[N].南昌高专学报,2012(01):64-66.
[5]段妍坤.中国绘本发展现状研究[J].艺术教育,2010(09):130-131.
[6]梅若冰.国家出版基金引导效果研究[J].学理论,2015(35):76-77.
[7]陈传夫,汪晓方,符玉霜.国外版权图书馆员岗位设置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02):39-42.
[8]郭智惠.新形式下学报编辑应树立六种意识[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9]刘蕾.原创绘本“老字号”[J].出版人,2016(04):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