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茶文化与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相融合的探讨

2021-12-13 11:42:30王妍莉
福建茶叶 2021年4期
关键词:饮茶茶文化英语教学

王妍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1 中西茶文化的差异

1.1 时代背景不同

中国的茶文化起始于封建社会,那时推崇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所以茶文化结合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佛教文化。提倡以茶修德的“中庸思想”;以茶修性“普度众生”的价值观;以茶修心“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同时中国的茶文化还强调崇尚自然、崇尚真善美、崇尚返璞归真的美学理念。唐宋时期,茶文化更是多以诗歌、词、赋为载体借物喻人,发展至今茶文化越来越丰富。西方的茶文化形成的时间要晚于中国茶文化,18世纪中期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我国茶文化传入到西方各国,西方各国开始掀起饮茶热,最具代表的就是英国,英国是全球饮茶最多的一个国家,茶文化在英国也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西方的茶文化结合着资本主义的到来应运而生,代表着时代的变迁和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

1.2 中西方饮茶、品茶的习惯不同

中国人喜欢喝绿茶,绿茶清新爽口,排毒养颜。对于饮茶的温度、茶具、茶道也很讲究,注重品茶,喝茶的时间也不固定,一般都是饭后喝茶养胃排毒。所以中国人喝茶喝的是一种休闲和养生的标志。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喜欢喝红茶,红茶更加浓郁芳香,口味醇厚。他们喝茶时间也比较固定,他们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之分,大多喜欢在茶里添加白糖、牛奶、咖啡等调味剂,中西方两种不同的饮茶习俗和礼仪正是由于其两国不同的文化和理念的差异,这在无形当中让茶文化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和融合。

1.3 茶文化影响不同

饮茶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早已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习俗,从宋朝以来开门七件事就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民不可一日无茶”,五湖四海的亲朋好友来相会只要有我们中国人待的地方都会有茶来待客。“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为传统的待客之道。作为多民族相结合的国家,我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历史地理环境等都有不同,但我们的饮茶习惯和待客之道却是共有的。少数民族更是视茶为珍品佳肴“宁可一日无来,不可一日无茶”“早茶一盅,提神去痛;一天三盅,雷打不动”饮茶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饮茶酿诗、借茶明理也已成为传统文化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西方国家则把茶当成是生活的调味剂,他们很享受下午茶的美好,更注重用饮茶来社交,所谓的家庭茶室和农庄茶园都在用其独特的静谧、和谐、休闲特性区参与社交。茶作为一门综合的艺术无时无刻不在向世人展现西方国家优雅的格调和对友人的尊重。

2 茶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也要贯彻这一方针,高职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把茶文化教学融入到高职英语课堂上,引导学生纠正文化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本土文化,让本土文化得以弘扬光大,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从而让中国在世界上拥有一席之地!文化也能带动语言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促进中西方的相互交流、为世界培养有用之才。

通过开展茶文化教学,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变迁,也能从中学习相关的英语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领略四个意识当中的大局意识,懂得全球战略合作的发展方向需要语言作为其交流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要想真正的学好英语就必须深入学习西方文化。大部分中国学生都会对英语有抵触情绪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英美文化了解不够,对其风俗习惯的不适应。教学中不仅要灌输基本的理论知识,也要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渗透西方茶文化结合中国茶文化进行比较学习,学生会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变迁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3 英语教学中融合茶文化的现状

3.1 学生学习状态

高职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抵抗心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氛围也不够浓烈。

3.2 教师教学状态

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表现严重影响教师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教师对茶文化知识的拓展和补充;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依然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只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忽视口语交际沟通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属于“哑巴英语”无法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高喊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仅仅停留在表面,只重视对教材和基本方法的改革,忽视以学生为主题的改革,教学活动变得异常被动。

3.3 师生缺少交流互动

随着高考英语不再像多年前那样受重视,导致更多的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几乎都是零起点,学习兴趣根本提不上来,教师也很大程度上受挫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不了质的飞跃,师生无法用英语交流。老师也尝试在课堂上融合茶文化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但效果一般,所以只好点到为止简单的介绍并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内涵,起不到任何突破的作用。

4 中西茶文化与英语教学融合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想更好的掌握一门外语,发挥其语言的作用,我们必须要深入学习其文化,更深层次的去理解这门语言。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文化元素才能让语言发挥其独特的交流功能。新的时代提倡文化与学科并存相结合,如果能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融入茶文化,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两国不同的文化,更有助于语言的学习。了解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的习俗和礼仪,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欣赏中西方茶文化文学作品

阅读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增加其课外知识,发散思维并提高其认知,正如伟大的诗人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读好书可以多方面提升一个人气质、内涵。英语的学习亦如此,除了课堂上我们要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要点还要在课下多背诵一些诗、词、歌、赋来培养语感和认知能力;多读一些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杂志。并让学生多做摘抄笔记,让学生尝试用英语总结读后感,教师做出有效的点评和指导。

多阅读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收获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解读其内在的文化,因为很多文化都在作品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如英美文化都浓缩在一本《圣经》里,所以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学好英美文学就必须解读《圣经》。我们的文学作品里体现茶文化的有很多,代表有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有七首诗写到了茶;第一手咏茶妙诗为西晋诗人张载的“芳茶冠六清,溢位播九区。人生苟安乐,兹士聊可娱。”再次之后,更是涌现了众多的赞美茶的妙诗绝句如杨万里的“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白居易的“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陆游的“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都是这些把茶与生活紧密结合的诗句都是咏茶的代表作。《茶道》、《茶颂》、《铁观音传奇》更是将茶推到历史的高度,折射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点。西方文学作品里也有很多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如《傲慢与偏见》里茶文化十分精彩,其中对泡茶、喝茶、茶杯进行细致的描写。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的《维莱特》详细描述了英国下午茶背后的社交文化内涵;狄更斯的《匹克威客外传》借用茶来隐射作品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们可以在课下多阅读此类与茶文化有关的书籍充实自己的文化知识。

4.2 组织开展茶文化活动

教师可以改变其传统的教学活动方案,尽量可以跳出课堂的束缚,定期组织师生对中外文化进行交流,还可以聘请一些外教做指导,进行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茶艺大比拼,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思考茶道的精髓及如何正确使用“喝茶六君子”。再学习西方人的饮茶礼仪,与中国饮茶方式比较,加深文化的学习。利用空余时间还可以邀请师生们一起举办下午茶聚会等交流活动,选择一个与茶有关的问题学生们一起交流,并聘请专家解说茶文化背景,这种创造真实情景的学习模式,学生们也非常感兴趣对英语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4.3 欣赏中西方经典茶文化电影

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语言的环境电影赏析无非是最好的选择。与茶文化有关的国产影片有《茶馆》、《功夫咏春》、《赤壁》、《爱有来生》等都是在中国茶文化的主题背景下,展现了追求茶道文化最高境界的两代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西方的诸多影片也与茶文化有关《和墨索里尼喝下午茶》、《与维多利亚共品香茗》等都反映了西方国家对中国茶的追求和情有独钟。这些影视作品都能反映中西方人民的生活方式,也能反映一部分现实生活和文化内涵,对学生学习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在欣赏外国影视的同时还可以带动学生练习地道的英语口语,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为日后的国际交流做好铺垫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熏陶,文化的交融也离不开语言这一媒介。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加深,作为国际性语言的英语势必担当起重要的责任。现代的人才语言知识要过关还要在学科中融入文化教学。将茶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通过比较中西茶文化的差异性,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两国的文化,从而为英语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今后的工作播下成功的种子。

猜你喜欢
饮茶茶文化英语教学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现代装饰(2021年2期)2021-07-21 08:28:26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09-25 03:04:42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世界各地的茶文化
现代苏州(2019年16期)2019-09-27 09:30:32
别具特色的俄罗斯茶文化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四季饮茶与健康
红土地(2016年7期)2016-02-27 15:06:06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