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洋
事业单位预算是指其根据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预算工作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编制,三个阶段依次实施,形成完整闭环,按年循环。预算编制一般于执行年度前一年完成,预算编制的精确度决定第二年预算执行的难易程度,控制预算执行又影响着决算编制,三个阶段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多以研究所(院)的形式存在,一般包括行政部门,如计财科、人事科、科技科,以及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组,预算工作一般由财务部门牵头,会同人事科、科技科、各个课题组等,在充分了解本单位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基础上,对下一年度开展各项工作进行合理预测,编制各项收入支出计划及拟实现的绩效目标。
一方面是领导班子不够重视。预算工作关系到整个单位下一年度的资金安排,应由单位各个部门作为预算编制主体,预算工作开始前单位负责人应召开预算工作推进会,明确各部门任务。有的科研单位没有及时召开预算推进会,有的单位召开会议流于形式,并未细化预算工作,没有将具体预算落实到各部门或者课题组,由于领导不够重视,财务人员想推进预算工作就很被动。另一方面是科研人员重视不足。有些科研人员认为预算只是财务人员的事,与课题组无关,财务人员只需要结合前几年收支情况大概测算一下即可;有的科研人员对预算工作有抵触情绪,认为做预算是浪费时间,与科研业务不相干,于是在做预算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直接将上年预算数据和测算依据照搬下来,或者稍微改几个数字、变一下表述就上报了事。究其原因,多是未意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理解编制预算的真正意义。
首先是人员经费预算,有些单位为了省时省力,直接用人数乘以估算的人均收入,或者拿上一年人员经费乘以一个预估的增长率,没有根据薪资调整、职位晋升变化等预测第二年实际的人员薪酬,导致人员经费高估或低估,与实际经费差异过大。其次是公用经费预算,一般财政部门在预算工作开始前会制定“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单项定额标准表”,各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该标准编制公用经费预算,但有的单位对该标准视而不见,超标准编制公用经费,尤其是“三公经费”年年上涨,有的单位未能从第二年实际业务需要出发,公用经费各科目编制不合理,实际执行时随意调整预算支出、调剂预算科目。再次是科研项目预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农业科研项目一般周期性长,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科研人员在预算时难以预判这些不确定性因素;二是科研项目的获得也不确定,有些把预计次年可能争取到的项目纳入了预算,但由于种种因素实际并未争取到,或者没有做预算的项目第二年实际收到了拨款,这些因素都给项目预算增加了难度。
预算编制完成报省人大审核通过后,意味着预算工作告一段落,第二年年初即进入预算执行阶段。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以法律法规和单位内控为标准,严格控制各项支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老是有“超预算、超标准”的情况出现。因为预算编制不合理,致使第二年实际执行中,与当初预算差异过大:本年度亟待使用的实验设备预算时遗漏了,“三公经费”超预算支出,编制了好几十万元的“会议费”到年末实际支出仅几万元。由于预算编制不够精细,考虑不够周全,实际执行时不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出现较大预决算差异。另外,很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单位直接照搬国家或省市的规定,并未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农业科研单位有其业务特殊性,照搬规定可能会使简单事情复杂化。
很多科研事业单位设立了有关科研绩效奖励管理办法,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论文等都有相应的奖励标准,但是却鲜有关于预算编制成效的奖惩管理办法。这也是导致科研人员参与预算工作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做得不好没有什么损失,做好了也没有什么奖励。于是很多科研人员做预算时就抱着一种应付态度,闭门造车,没有集体讨论、没有考虑到所有的项目收支,做出的预算当然与实际差异较大。具体执行时,由于没有约束机制,有些课题组随意支出,顾此失彼。长此以往,大家对预算工作越来越不重视,预算的准确性越来越低、预决算差异越来越大,形成恶性循环。有的课题组对预算下了功夫仔细研讨,合理规划,也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了,可后来发现跟随意做预算的课题组也没什么差别,还费时费力,干脆以后也随便应付一下罢了。
首先要求主要领导对预算工作重视起来,单位各部门才会高度重视。预算工作正式开始前召开动员工作会,单位负责人、主要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预算编制人员应如期出席,成立预算管理小组,单位负责人任组长,主管会计任副组长,会议要明确年度预算总目标及分解方案,明确各部门预算责任,传达主管部门对预算编制的要求和限制,细化预算步骤,要求各部门按时间节点上报有关预算文档,逾期者视为无预算,下年度不得支出。各部门负责人对预算初稿进行预审,预审无误后签字盖章,上报至计财科。财务人员对预算进行再审,重点审核预算数据、逻辑及测算依据,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沟通。副组长和组长对预算审核通过后,预算方案按照“三重一大”有关决议议程在领导办公会审议通过,相关人员做好会议记录。
人员预算,要求人事部门综合考虑现有人员结构、预算年度退休及新进人员情况,合理预测预算年度人事调整,包括正常薪资调整、职称晋升、奖励计划,以及由此带来的公积金、保险费用、医疗费用等变化,力求考虑全面、数据准确。公用经费预算,严格按照“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单项定额标准表”,结合下年度目标任务在限额以内合理编制,“三公经费”力求稳中有降。科研项目预算要求科研人员根据项目完成进度,合理估计将结转或结余的项目,对于预算年度确定会新增的项目,结合项目绩效目标,认真测算各项支出,确保测算依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对于暂时不确定的新增项目,综合内外部专家意见进行预估,对于气候、环境等难以控制的外部因素,可寻求有关外部专家的意见作为参考。
首先,要坚持“无预算不支出”、“超预算不支出”的原则,财务部门尤其要把好关、严格审核控制支出,培养各部门良好的预算习惯。因内外部环境变化或者发生不可抗力等因素,预算实施有困难、确实需要调整预算的,应严格按照有关内控制度逐级汇报,并详细说明预算调整的理由和调整方案,待上级部门批准预算调整后方可按新的预算执行。其次,业务部门要查漏补缺,完善本单位各项内控制度,如有必要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单位内控建设进行改进。同时根据最新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及时更新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切不可盲目照搬。最后,内控制度要公开,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单位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有关内控制度培训或交流活动,使各部门熟悉本单位内控制度,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经费预算。
对预算进行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预算考核要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照预算完成情况评价各部门预算执行业绩,预算绩效目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调整,另外预算考核必须公平,相同的绩效要给予相同的评价考核标准,绩效评价结果要及时公开。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补充有关预算工作内控制度,制定相应奖惩措施,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对于应付预算工作、不主动不配合、预决算差异较大、无法完成预算绩效指标的部门,可以采取谈话、通报批评、扣减预算经费的方式达到惩罚目的。对于严格执行预算、预决算差异小、积极完成预算绩效指标的部门,可以采取通报表扬、发放证书、奖金等方式予以奖励,以增强各部门认真对待预算的积极性,形成预算工作的良性循环。
科研事业单位工作重心是科技研究与创新,预算工作正是科研事业单位对未来一年开展科研工作的展望和计划,对当前和未来工作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当前项目完成进度如何,计划争取哪些项目,项目要达到什么绩效目标,怎么安排项目收入支出以实现目标。详细周密的预算计划,可以帮助科研事业单位认清科研发展方向,理顺工作思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肩负着开拓农业发展、挑战科技创新的使命。做好预算、用好资金、实现目标,不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