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长河
花鸟画中的石块,不论工笔和写意,在处理方法上与山水画不同。山水画中的石块,可通过各种皴法,用细笔一点一点皴擦点染而成。长帧大幅,更是不知多少笔才能完成。而写意花鸟画中的石块却大笔挥挥,再大的画幅,寥寥数笔即可完成。
石块,在花鸟画中起到配合与稳重的作用,因此它的表现方法要注意笔线的长短、粗细和转折。一笔下去,必须将线的抑扬顿挫和浓淡干湿都表现出来。特别是对形象的要求,既要笨重,又要空灵,既有硬度,又不可见棱见角。如潘天寿先生的《睡猫图》,画面石上横卧着一只花猫,石头虽占全纸很大的面积,但却空灵。究其原因,第一,石块很大,但以线组成,又着淡色,一部分空白使整体不会矗立闷塞;第二,方形石块本有笨重之感,但作者巧妙地画出几处缺口,便空灵起来;第三,石块的侧面用几笔折线画出体积,使石块产生厚度、增加重量。
石分三面是解决体积的一种方法,但没有西画中那么强烈。西画通过明暗来完成,中国画则根据石块的形象,利用笔线的粗细、长短、多少以及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物体的阴阳凹凸,使石块产生体积感。究其原因,它反映物体的本质,而非现象。
由于石块面积较大,作画时要注意浓淡干湿。纸上调墨,五色俱备,是解决调墨、用墨的最好方法,但初学时容易顾此失彼。一般宜湿不宜干,湿润以后苍茫浑厚、气韵生动,可克服板刻枯涩等毛病。总之,浓淡干湿,全在用水,要认真向古今名画学习。
花鸟画中石块的硬度,必须靠画家手上的功夫和工具来完成。对于见棱见角的问题,一般在用笔时克服,如少用尖角的笔线,多用圆转的笔线。有时在收笔时,重复一下也可避免。
《睡猫图》潘天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