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君
摘要: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高职教育至关重要。高职教育是为国家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摇篮。然而一直以来,受固有教学思想的局限,这一教学目标始终未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改革任务推进以来,各层级教育工作者都能够主动的创新教学方法。合理的调整教学目标,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创新导向,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方向。文章将选择体育教学,探索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体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目标逐渐转化为增强人才的技能水平,为国家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在这一前提下,高职教育的地位也逐步提高。体育在高职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身心素养的发展,也有助于其技能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但一直以来,受固有思想的局限,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始终未达到实现状态,人才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明显的脱节情况。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意义
新课改教学环境中,高职体育教育的地位在不断提高,甚至已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目标实现的重要转折点。所以,在高职阶段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需要肯定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地做好教学思想及教学模式的转变,满足学生的发展诉求,将其培养成技能型人才。在这一全新教学目标的带动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意义出现了进一步的深化。
一方面,可以促使体育教学具备更高的科学性。在不同目标的引导下,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例如,在以往的学分为主教学环境中,教师大多会采取机械式教学手段。但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的驱动下,教师则需要侧重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而相对应的所能够选择的教学方法也更加的多样。
另一方面,这一目标的驱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全新目标的引导下,高职院校需主动作出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的创新,激发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而潜移默化提高其综合素养。
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
(1)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内容
首先,高职体育教师需要立足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入解读目标的内容与内涵,侧重强化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打造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综合素质发展的全新体育教学目标[1]。教师要对固有的教学思想加以创新调整,能够践行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与课堂体参与,促使学生产生终身体育的训练意识,优化学生的体育学。
其次,主动创新设置教学内容。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以及动作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教师也需要酌情考虑教学大纲以及当下环境中学生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合理的调节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最后,教师需有意识提高个人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能够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优化,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的教学服务,增强体育教育的深度广度,达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所设定的要求。
(2)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所构造的单一教学流程,要跳出固有教学手段的限制,以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力,使之主动的探索体育,进而提高个人技能,成长为技能型人才。高职体育教学中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任务导学法,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首先,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学生的专业课程。高职阶段的教育工作中,体育大多会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出现。不同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开展体育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专业设定不同的项目。例如,对于汉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在完成一项活动后背诵一首古诗词,而后进行接力比赛;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引导其开展贴人的小游戏。如在短跑训练中,带领学生进行贴人游戏,在学生身上贴上不同的数字,而教师可随机喊出数字。学生听到后,快速的与其他同学组成小组,彼此身上的数字相互运算后,需对应教师所喊出的数字,借此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运动能力,也有助于学生职业发展诉求的满足。
其次,教师要落实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要注意在课堂上与学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学生主动地开展体育学习活动,能够在体育课堂上获得进步产生自信,逐步形成技能型人才所设定的各种要求[2]。
(3)改变教学评价模式、框架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当下的状态,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案。通过评价,学生可以判断自身对于各项技能或者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但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驱动下,教师需要对教学平台的模式框架展开创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使之能够主动的进入到体育教学平台中。
一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发的选择体育项目,而不是强行要求学生开展某些体育活动,以自主性开放性较强的教学形式,消除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抵触心理,使之体会到体育的魅力。而在此期间,教师也要提前了解学生的整体状态,并适当的以评价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建议。
另一方面,教师可加强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信息要素、渗透音乐要素,在协同教育的状态下,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而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同样可以评价教师。例如课程融合的质量,教师所选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等等。以此促使师生共同體的共同进步,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支撑。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需遵循多样性原则。一方面,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如教师可成为主体,学生也可成为主体。两者可以自行评价,也可相互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评价对象的多样性。不仅要评价学生的运动结果,也要评价学生的课堂状态以及表现情况,以综合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之不断的挖掘自身潜能,提高个人能力,成长为技能型人才。
结论:在当前教学环境中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侧重培养技能型人才以是高职体育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方向。体育教师需肯定这一教学目标的现实意义,并能够在目标的驱动下推进体育教学改革。一方面,需要科学设置教学目标、内容,需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以及手段。另一方面,需要改善教学评价的模式框架,加强协同教育的力度,提供充足保障,营造体育教育氛围,促使学生体育素养的有效形成,成长为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磊.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3):19-20.
[2]李长华.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分析[J].田径,2019(10):67-69.